智慧城市网

登录

2017年两会 PPP到底有多受关注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2017/3/29 16:13:2645819
  
  6、丁时勇:《规范推进PPP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丁时勇在主题为《规范推进PPP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发言中表示,要规范推进PPP模式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PPP模式已逐渐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他表示,由于相关法规体系不健全,地方政府在推进PPP模式时呈现出流程个案化、管理分散化、合同非标准化和分歧解决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实施中凸显社会资本参与难、合作项目选择难、确定边界条件难、政府监管到位难等问题。
 
  因此,他建议,严把PPP项目“入口”关,在项目适用领域界定上,严格限定在符合中央、地方党委政府有关文件规定的公共项目,优先在商业模式清晰、现金流稳定、资源能平衡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进PPP模式。
 
  同时,监管机制要明。如,强化招投标管理,对社会投资人引入、资产或股权转让和出售必须采用公开方式,对资源配置、财政补贴等要让市场发现价格;加强对项目全程跟踪监管,建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运营收支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加强项目建设造价和运营成本监控,建立项目建设质量标准、运营标准和安全评价制度,确保公共产品或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延续性。
 
  他建议,评价论证要实。在确定项目总投资前应经过规划、设计、论证,并通过资格预审、公开招投标等竞争引入社会投资人,以控制项目投资;对涉及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收费定价,应引入第三方评估,通过对运营全成本的测算,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合理界定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加强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防止变相融资,严防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情况的出现,避免形成政府隐性债务。
 
  此外,权责界定要细。按照“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交易公平、诚信守约”原则,确定双方权利义务,政府既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又要防止不合理让利或不当利益输送,并在签订的合约中对利益风险、价格调整、违约、提前终止等关键内容和核心条款作出明确规定。(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作者:耿丹丹)
 
  7、南存辉:民资参与PPP热情有限
 
  全国政协*、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对财经记者表示,PPP推出后,有些地方政府不知道怎么干,没有一个标准,不同的地方对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理解,“民营企业参与PPP需要一个预期的,什么时候退出、谁来接盘等问题是需要明确的,类似这些情况之前都没有碰到过,很多地方理解起来都会不一样。”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徐均健对财经记者表示,从他们对民营企业的调研中发现,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积极性不高的背后确实是存在项目收益率偏低,投资周期长且退出机制缺乏等原因。
 
  为此,徐均健提出建议,一是制定专门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让利于民营资本。建议相关部门在现行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对PPP项目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政策,以降低PPP项目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以提高项目收益率。鼓励政策性银行参与PPP项目融资,为PPP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
 
  二是推行PPP项目对接资产证券化,化解民营资本退出机制缺乏等问题。PPP项目对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中,那些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收益的项目,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要求契合,适合开展资产证券化。通过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将为民营资本投资PPP项目提供规范化、市场化的退出渠道,增强PPP项目的流动性,提升项目价值,有利于调动民营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对于各类机构投资者来说, PPP资产证券化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渠道。对于不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资产,还可研究通过上海自贸区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向海外出售,吸引境外资本参与投资。
 
  此外,也有民营企业反映,尽管项目合作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有合同约束,但在具体项目运作及投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依然处于强势地位,这也造成民营资本有所顾虑。
 
  对此,徐均健提出,首先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合作双方进行有效的法律约束;其次要建立相应的第三方仲裁机制,在政府与企业出现纠纷时,能切实公平维护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履约行为;后,为避免当地政府的干扰,应明确相应的调解或司法诉讼在异地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打消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顾虑,也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来源:财经日报 作者:任小璋)
 
  8、傅成玉:PPP让政府有更大空间保民生
 
  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表示,当前,政府保民生的任务非常重,还要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口袋里是很紧张的。在这样情况下,建设工作也要做,但可以考虑更多以给政策的方式,让市场主体更多地参与到建设工作中来。
 
  傅成玉表示,实际上,PPP就是运用市场力量参与、支持政府项目的一种很好的尝试。通过社会资本的参与,降低了政府在项目建设上的投入,把有限的财力更多放到解决民生问题中来。
 
  “现在在PPP模式中,政府还有一定比例的出资,或许,未来可以实现政府即便不出资,只要出项目或给一定的政策,也有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只要政府和社会资本都对整个项目的率有相对理性的估计,判断一致,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傅成玉表示。(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张瑶瑶)
 
  9、吴超:在武汉探索建设PPP二级市场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吴超提交提案,建议在武汉开展PPP权益二级市场试点。“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吴超介绍,到去年12月底,全国入库PPP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1351个,投资额2.2万亿元,落地率31.6%。尽管PPP项目落地率较年初有较大程度提高,但与政府的预期仍有较大差距,而融资渠道不畅和退出机制不完善是症结所在。
 
  吴超表示,武汉PPP行业协会及PPP智库建设全国,项目入库规模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拥有助推PPP二级市场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湖北省和武汉市高度重视PPP二级市场建设,目前拟将筹建区域PPP交易中心作为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议国家发改委与证监会尽快以区域性PPP交易中心为载体,批准武汉等地探索建设PPP二级市场,为全面推广以及建立全国性PPP交易所积累经验。(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江卉)
 
  10、陈文辉:险资进PPP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设计好交易结构
 
  陈文辉在回答《金融报》记者提问时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关于‘拓宽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而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保险资金投资PPP项目。”在陈文辉看来,这是险资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之一。
 
  险资也可尝试小型PPP
 
  对于险资为了防止风险和获得较高收益,参与投资PPP时更青睐数百亿规模的大项目,陈文辉指出:“PPP有两类,除了大项目,还有很小的那种,保险资金也可以进去投资,关键是要把地方企业交易结构设计好。”
 
  关于如何设计交易结构,陈文辉补充说:“险资的投资渠道现在已经非常宽了,关键还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交易结构,使得它与保险资金的特点相适应。比如,保险资金需要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回报,比较大的资金,不希望太大风险存在,交易结构两面要对得上。”
 
  在解释“何为交易结构”时,陈文辉表示,“交易结构有各种各样的,关键是市场主体如何去创造。比如,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项目,这家公司交易结构设计很好,保险公司也觉得很安全,现在就成为险资参与PPP项目的一个模板。”(来源:金融报 作者:王丽颖)
 
  11、周纪昌:PPP模式不能走向无序状态
 
  PPP模式过快的推广及项目过多地上马,使PPP项目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不得不重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周纪昌在两会期间便呼吁“PPP模式不能走向无序状态”。
 
  “目前各个省份到下属的市县,所有的项目都在谈PPP。正如有句话所说的,‘PPP是个筐,什么项目都往里面装’。这种固定资产的投资,固然能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更要考虑其投入产出和效率。现在PPP模式发展过于激进,设计、规划等前期工作难以保证。PPP不能走向无序状态,要有序可控。” 周纪昌表示。(来源:证券时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智能硬件发展势不可挡 但其未来趋势你都知道吗?

下一篇:5G是智能世界纽带 三个未来关键应用场景你知道吗?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