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
-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2016/3/4 10:20:1819214
1.行动目标。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到2018年,基本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教育、民政、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对城乡的全覆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主要任务
“互联网+”政务。整合完善以门户网站和市民主页为主体的信息公开渠道,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加快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渠道融合应用的便民服务“一张网”。加快推广政务单一窗口模式,实现专业窗口向综合窗口、各自受理向统一受理转变。加快建设统一共享的电子证照库,推行政务全程网办,推进电子印章和电子档案应用,推广政务申办材料电子化提交,大幅减少纸质材料。构建政民互动公共平台,及时收集整理民众意见建议,跟踪分析公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公共服务资源使用率等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服务质量。到2018年,全面形成一个窗口统一受理、网上全流程办理、电子证照库为支撑的办事服务体系,90%以上服务资源实现网上预定和交付,全省80%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网上渠道成为群众办事以及获取、反馈信息的主流方式。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发改委
“互联网+”医疗卫生。探索互联网在线医疗新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提供预约诊疗、个人健康档案查询、第三方医疗支付等便捷服务。建立远程视频门诊系统、区域影像诊断平台,以信息化促进医疗机构开展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等服务,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纵向流动,共享普惠。搭建医患信息互动平台,开展社区医生网上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健康风险评估、慢性病跟踪随访、老年健康照护等服务。推广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实施对病人家庭化监测和远程医学指导。到2018年,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改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健康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责任单位:省卫计委
“互联网+”教育。开发、整合、汇聚、引进教育资源及应用,建设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利用资源和设备开展教育教学,努力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建设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开放30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推动开展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创新高校教育服务提供模式。支持高等学校联合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加强“互联网+”领域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到2018年,基本形成配套完整、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源中心,通过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一站式”服务,培养一批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人社厅
“互联网+”民政。推进“互联网+”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现代社会组织、福利慈善、救灾减灾、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护理机构信息共享,实现养老、保健、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建设信息化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管理和全覆盖。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志愿者动员系统。打造福利慈善救助信息综合平台。到2018年,建成社会安全运行基本保障预警体系以及民政公共服务平台和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为建设现代服务型民政提供可靠支撑。
责任单位:省民政厅
“互联网+”旅游。推进旅游目的地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覆盖。大力推广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等智慧旅游服务。推进旅游电子门票预约系统、清新福建移动APP、虚拟旅游平台等示范工程的建设,打造平潭旅游岛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推动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体系。搭建旅游产业运行监管平台,提高旅游产业运行管理水平。构建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数据资源库,并向各级旅游部门和企业、社会信息平台开放,盘活全省旅游资源,全面提升福建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到2018年,80%以上的A级景区、饭店和出境社的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互联网+”智慧旅游产业格局。
责任单位:省旅游局
“互联网+”社会保障。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省社会保险业务集中“五险合一”和网上申报与办理以及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领取资格的认证。推进村级(社区)业务代办服务网点信息化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参保登记等业务经办。开展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以及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鼓励全省各统筹区开展“点对点”跨省结算,逐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到2018年,基本完成社会保障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责任单位:省人社厅
“互联网+”就业服务。建设全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平台,统一对外发布各类就业信息,扩展就业信息服务内容,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为劳动者求职和企业招聘提供便捷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建设远程视频见工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远程招聘和职业培训服务。建立创业培训服务平台,提供线上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网络业务,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化水平。推动海峡两岸人力资源服务业合作,实现就业人才信息互通共享。到2018年,初步形成综合、多元、互通的公共就业人才与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省人社厅
“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推进福建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充分整合全省司法行政业务资源,与各设区市“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衔接,实现法律服务网上查询、咨询、预约、受理、审核、投诉、监督等。到2020年,基本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覆盖全省城乡,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责任单位:省司法厅
“互联网+”便民服务。鼓励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行业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发展健康医疗、幼儿教育、生活服务等社区服务O2O模式,促进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加快“三网融合”进程,拓展智慧家庭应用,发展数字家庭信息互动服务。鼓励和规范发展网络约租拼车,推广在线租房等新业态。积极建设城市服务APP,并与微信、支付宝等合作,构建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实体零售商应用移动支付,发展智能试衣、3D家装新业务,打造体验式购物模式。
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
(七)“互联网+”公共安全
1.行动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重点领域保障能力。到2018年,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及快速响应、精细管理、资源利用和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2.主要任务
“互联网+”平安福建。建设省市县三级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政府部门、运营商建设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的联网共享,加快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总目标。依托视频专网,全省规划建设一张统一标准、统一通道、统一运管、全警共享的立体化、智能化公安感知信息采集网。优化完善警务大平台和移动警务系统,持续扩展公安移动警务应用,推进全警业务一体化。深化民生警务应用建设,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警务服务。建设警务数据云,加大社会重点行业信息数据采集力度,整合建设统一的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库,完善网络数据共享、利用,建立社会安全运行基本预警平台。到2018年,基本实现综合防控、社会信息采集与互联网融合,全社会共建平安福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责任单位:省公安厅、通信管理局等
“互联网+”食品安全。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信息化。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托互联网打造“透明车间”,建设“明厨亮灶”。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企业及预包装食品批发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追溯平台试点。探索在特大型餐馆、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及中央厨房等餐饮服务单位建立食材采购电子台账,实现餐饮服务单位食材安全可追溯。推动食品安全信息多渠道发布、食品安全问题多渠道投诉、食品追溯信息多渠道查询,建设全省统一的食品召回系统。到2018年,建立一批覆盖生产经营环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示范点,基本建成辐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社会公众、专家、媒体的食品安全社会共防共治体系。
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厅
“互联网+”安全生产。大力推广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在企业生产流程管理、仓储物流和工艺设备中的应用。构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包括重大危险源和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综合平台。在化工园区和大型非煤矿山建设中,鼓励使用智能机器人实现远程监测监控,实时抽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分析事故隐患。建立福建省级安全生产大数据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安监系统和省直各部门数据交换。到2018年,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安全监管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责任单位:省安监局、经信委、煤田地质局等
“互联网+”信息安全。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平台,推进云计算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启动互联网信息内容监控指挥平台建设,提升网络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管理能力,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运行、网上网下相互衔接的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加强“互联网+”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完善网络数据共享、利用等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开展网络安全应用示范,提高“互联网+”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水平。落实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和防护标准,建成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指导相关企业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建设。
责任单位:省公安厅、通信管理局
(八)“互联网+”物流
1.行动目标。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和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到2018年,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显著提高,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有效促进我省成为对外开放合作的战略通道。
2.主要任务
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大力推广射频识别、多维条码、卫星定位、货物跟踪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建设面向第三方应用的物流信息平台,鼓励物流企业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对物流基础设施及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和综合集成。
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大力推广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流程可视化,基本建成全省统一共享的物流信息数据库。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形成集物流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服务中心,推进物流供需信息对接,提高物流企业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
加强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自贸试验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及与港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建立以县级物流场站、乡镇物流和快递配送站、农村快递信息点为支撑的三级农村物流快递信息服务网络;完善现有城市配送体系,鼓励发展智能快件箱、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寄递模式,解决快递配送“后一公里”问题。建设物流标准云服务平台,推进物流标准化。推广供应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智慧物流园区信息系统,推进制造业、农村、电子商务、冷链、等物流及城市配送智能化。
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经信委、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