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慧城市与民生大数据应用研究报告

来源:36大数据
2015/11/13 10:32:1717308
  2.2解决痛点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
  
  智慧城市是富有远见的未来发展之路,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灵魂。从各大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也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如温哥华的绿色城市、韩国松岛的绿色建筑、纽约的环境保护等等。
  
  如果说智慧城市带动下的智慧经济能切实地提高GDP、增加就业岗位,那么解决城镇化加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低效利用问题就是降低了未来的隐性成本,从另一维度促进了经济发展。目前各地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大刀阔斧、过于急切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弊端,开始意识到智慧城市不是花点钱做些项目就能搞成,而是一个生态圈以及长时间的可持续运营模式。

  
  城镇化加速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因为城镇化会带来集聚效应,包括更为集中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更小的交易成本,以及更便捷的知识和技术流动。截止2014年世界城镇化人口占比为56%,而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这个比例将超过62%,平均每年会诞生1座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或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都市、9座100万至500万的中等城市,以及22座小型城市。
  
  2.2.1中国城镇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就逐渐加快,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2.9%上升到2014年的54.8%,但发展至今仅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根据预测,中国的城镇化率将在2015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并在接下来的35年间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与美国相比,中国目前的经济贡献集中度仍相对较低。美国前都市对GDP的贡献比例在38%左右,而中国前都市对GDP的贡献仍不到20%。世界银行预计,中国将是未来世界上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多的国家,从2014年至2050年约有3亿人口将从农村地区集聚于城市,农村地区人口将下降47.3%。中国未来城镇化集中度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2.2中国城镇化对资产和土地使用效率有待提升
  
  中国近年来的城镇化增长显着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对比其他历*曾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中国的人均资产存量水平仍较低。但是,随着资产相比劳动投入的增加,其投入产出的边际效应也在递减,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投资占GDP比重已超过45%,相比其他国家处于较高水平。此外,中国积累资本的效率也在下降,如果以增量资产产出比例来衡量,即平均1单位增长需要多少投资,中国1991~2011年的平均值在3.6,而2012年已上升至5.4。不管是纵向对比,还是横向对比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国的资产投资效率目前处于较低水平。

  
  此外,水资源的日益稀缺可能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难题。根据Imperial Team预测,中国水资源稀缺百分比将从1995年的10%~20%,上升至2025年的20%~40%,考虑到水资源低于分布不均、以及水源污染问题,许多城市可能因严重缺水到不得不远距离调水,或是过度开采地下水,从而导致一系列恶性循环的环境问题。此时,智慧城市中的统筹智能化管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借鉴美国哈德逊河的智能生态保护恢复系统建设。哈德逊河从上游到纽约入海口,全长520公里,穿越19个县1200多万人居住流域,灌溉了美国东部富庶地区,且河谷中有众多濒危保护物种。二战后GE、GM等商业巨头的投资、加上公路铁路网的建设使得河流流域卫星城建设快速发展,但也对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为了建设一个长期保护和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IBM与美国贝肯研究所针对美国哈德逊河生态保护联合开发的“水下传感器网络”系统,他们把传感器网络部署于哈德逊河中,每个传感器拥有独立计算机芯片,传感器网络还装备有光学成像系统,以实时收集和分析河流的生物、水质、化学物质等数据信息。后,科学家基于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送的实时数据,分析人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从IBM的新一代水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可以看出,透过传感器网络收集实时数据,利用大数据进行虚拟化建模,在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同时,分析人们活动与自然环境共存、和谐发展的优解,从而为政府决策者修订区域发展政策和模式提供参考,这正是理想中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雏形。
  
  2.2.3智慧城市从关注技术转变为关注民生
  
  根据Navigant的评估,IBM是目前世界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应商中的。其实,早提出智慧城市概念模型的IBM,其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从2010年时期为关注的系统与技术,转变为如今更加关注具体民生应用的各细分领域。预计城镇化进程加快,随之而来的各种冲突和民生矛盾也将日益突出,利用大数据解决民生应用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智慧铁东”正全面推进 将重点建设12个智慧应用体系

下一篇:中国智慧城市渐入黄金时代 未来五年值得期待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