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引起出血性肠炎的重要病因

发布时间:2012/7/12 8:53:22
浏览次数:1963

 EH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E.coli O157:H7)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埃希氏菌-肠出血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一种,EHEC与志贺痢疾杆菌I型产生的毒素相似。
    EHEC主要侵犯结肠,在肠道能使肠粘膜细胞坏死,引起组织病变-形成肠壁溃疡; EHEC-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是毒力zui强的一种,该毒株对很多抗菌素都有不同的耐、抗药性,严重者,可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症状,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死亡。
    EHEC引起肠道侵袭性病变,主要在结肠部位。研究认为ETEC产生的志贺样毒素与肠壁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损伤,同时激发局部细胞因子TNF、LPS及IL1β增加。这些细胞因子又增强受体对毒素的敏感性,促使血管损伤进一步加重。此毒素是否作用于其他脏器内皮细胞,激发产生细胞因子,引起局部损伤-引起血管出血情况的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经研究认为,能够传播该病菌的动物有牛、鸡、羊、狗、猪等,也有从鹅、马、鹿、白鸽的粪便中分离出O157∶H7大肠杆菌的报道。其中以牛的带菌率zui高,可达16%。可连续排菌1年。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