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视角谈智能交通
时间:2021-01-12 阅读:388
一、对城市工作的一点体会
对城市工作或者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印象深刻的就是城市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系统性。城市和所在区域是一个整体,就像深圳和粤港澳地区是一个整体;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今天的深圳也离不开很多城中村的支持和发展;城市与自然生态也处于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同时,城市与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一个整体;铁路、机场作为重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本身也形成一个整体。如今城市面临很多的生态问题,总体来讲应该更多地强调和注意到城市的空间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它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每一个部分都是它的相关的子系统,我们怎么样来看待这个系统?
按照系统理论,大系统对子系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子系统又对大系统具有重要的反馈。这就是系统论的特点,这一点在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上更为凸显。从很多专家的报告中大家可以看到,虽然花了很大的心思,解决了很多数据的汇聚和相关技术问题,但是为什么收效很小呢?实际上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的工作中越来越注意到,凡是在工作中注意和把握了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的,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协调工作就好。掌握了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相互作用规律的,很多交通问题就能更好地解决。
高度重视城市工作,也反复强调要尊重城市的发展建设规律,强调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统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整体性、系统性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个主要规律,推进智能交通的建设,需要深刻认识,始终遵循这个规律,也就是说既要考虑技术本身带来的交通领域的变革,也要看到交通与城市的关系,要注意城市空间的变化与城市交通的相互作用和促进。
二、关于CIM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简介
在城市这个大系统中,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个专家能发挥的作用都是有限的,我们都离不开一个大系统。这就涉及到怎么样来共建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我特别要解释一下,不能简单地把高速公路、铁路场站的管理移植到城市,因为区域的交通、国家骨干线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注意到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推进城镇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不可避免,也深刻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也自然涉及到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服务工作。
通过工作,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的城市交通一定是需要将人车路环境等有机地结合,协同发展,个性化和智能化的运作。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高效、集约的数据汇聚和业务协同的平台,支撑构建智能化的交通体系,提升交通运行的效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早在2012年就开始推进智慧城市的工作,2016年以后配合发改委等多部门一起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其中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强调利用统一的数据平台推进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
在这项工作中就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就是关于系统的逻辑,重视城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就可以实现系统上所说的1+1>2的效果。特别是近些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强国和智慧社会建设的相关要求、决策部署,会同工信部大力推进了CIM的工作,在广州、厦门、南京、北京副中心、雄安新区组织开展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试点,前一段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今年7月份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对CIM基础平台的功能、数据库建设以及CIM+的应用提出了要求。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多规合一为切入点,推进CIM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进城市治理、社会公共服务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技术导则,在这些工作中,CIM具有重要意义,建设CIM平台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城市信息和数据汇聚的基础平台,融合大场景GIS技术、小场景BIM技术和物联网IOT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物、基础信息的三维模型,表达城市的三维底板。这项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了从城市的整体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城市交通领域也是如此,也需要一个孪生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8月份住建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建落实新基建,要强调将CIM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来推进。其中就提到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要以能支撑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和改善城市的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的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的感知体系,打造智慧出行的车城网,要推进5G+车联网的发展,加快布设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感知系统等等,目前也正在开展新的试点。
三、对推进城市智能交通工作的思考
当前,智能交通工作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智能交通是大数据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交通强国战略多个战略的交叉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推进城市智能交通工作,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厘清和回答:
(一)城市交通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否一致?
当前,对绿色城市、人文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已经形成共识,就是要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途径。我认为,城市交通智慧化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必须考虑绿色城市建设、人文城市、韧性城市建设,不能简单地就交通谈交通,就智慧谈智慧。
(二)智能交通与传统城市的关系是什么,与现代城市交通的关系是什么?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融合,汽车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智能网联汽车有三大特点——智能化、联网化、共享化,它不仅改变城市交通工具,还将改变城市空间,包括城市用地结构、停车场建设方式,甚至改变城市的道路交通组织形式、断面形式。反过来,也需要在用地功能布局、道路断面、城市停车等方面,适应城市交通智能化的发展。这不仅是城市交通领域的变革,也会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城市规划,甚至是居民的出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将是一项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工作。
(三)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发展智能交通?
我国城市已经进入到城市更新时期,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外延扩张、粗放发展,进入内涵提质、精细发展,要限定总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规划已经不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要通过研究智慧化的交通体系,来解决存量发展中交通效率优化提升的若干问题,推进城市更新,增加城市活力。
(四)智能交通与智能城市到底有什么关系?
未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通过协同共享、互联互通,不仅实现交通系统内部信息互联,同步可与更大的城市系统互联,获得更可靠、更全面的数据,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现有城市交通问题,支撑全面实时的交通信息管理和便捷、安全、集约的出行服务。
四、如何推动智能交通
推进城市智能交通,不能简单的就交通谈交通,就技术谈技术,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制度上的改革创新
面对绿色城市、人文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建设,以及城市更新、城市治理等多项复杂的、系统的城市工作,很多的制度机制已经不适合了。智能交通的推进过程也是如此,涉及到交通、规划、建筑等多个行业的共同协作,要打破惯性思维,利用改革的思维,用新技术的进步推动破解不适应的旧制度、标准,促进数据、领域和业务的深层次融合。
(二)要注重工作上的多元协同
城市交通绝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信息化工作,需要多方面管理人员的深度参与,更不是单一的交通部门、技术企业可以简单完成的,也需要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共同的推进,需要一个产学研结合的过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工作一定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同,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实际上还要在经济上做文章,要特别应注意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平台建设要考虑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但也不能脱离经济条件。
(三)要注重基础平台的共建共享
要通过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形成这样一个机制化的流程,把智能交通的建设与智慧城市的建设起来,把智能交通平台与城市CIM平台的建设关联起来,基于CIM平台开展智能交通的建设,强化基础平台的共建共享、基础数据的共享融合,实时获取CIM平台的交通数据,辅助城市的高质量管理,同时也依托平台实现车联网、车城网的互联互通,提高城市交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水平。
(四)注意数据资源的统一共享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各类数据体量庞大、数据格式不统一,交付成果不通用,所以就需要打破行政和技术的壁垒,建立数据的标准、进行数据的综合治理,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共享。
总结以上几方面,其实关键就是两点,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在智能交通中做好制度、机制、标准的管理工作;二是底层问题,通过共建共享一个基础平台,来构建三维数据底板,推动数据的汇聚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