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堵:本质是解决可靠性问题
- 来源:澎湃新闻
- 2018/1/5 10:08:1342584
2)增强运营能力:从既有路网着手
由于城市发展较快,现有路网往往是根据需求东一条西一条道路拼成的。而我国的城市道路规范,之前有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之后的更新中,其要求和依据规范设计的道路,有许多仍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路网中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可以通过对现有路网的修修补补,增大路网的容量。现状路网本身也需要经常评估,调整一些路段的功能,挖掘出更多的容量来。
应该与路网优化同时进行的,还有交通管理和控制的优化。可以使用一些新技术减轻拥堵的程度,如形成单向运行、接入管理、潮汐车道的措施。此外,提升交通控制技术的应用也是增强运营能力的手段。
在现有投资中,较多投入在智能交通中,而控制的基本手段(如交通标志、标线、信号控制)的投资非常有限,尤其在能力建设上(如管理团队和外包力量)不注重交通控制的专业性。现在,经常会关注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规范,其实,符合规范只是进入了专业门槛,并不能解决问题。
因此,经常会出现符合规范但不专业的措施,致使实施效果并不好。这形成了恶性循环,只能增加抓拍来执法,然后司机为了躲避抓拍行驶异常,忽快忽慢或者在没有抓拍的地方随意变道。控制应结合人性和需求,经常出现违法的区域,意味着需求旺盛,一味寻求执法,不阻止需求,只会使问题分散或隐蔽。
大部分的需求应该被引导和控制,规则要被理解、接受并尊重,才会起到佳效果,而非全部采用强制手段。
交通事件的管理也是我国城市的弱项。许多城市对事件发现迟、处理慢,交通事件占了大部分的道路资源,使拥堵扩大。好的交通管理是基于的监测能力和快速的处置流程。不着边际地随意应用新科技,却不改善流程、不改善交通控制,被浪费的不仅仅是道路资源,还有老百姓的时间。
3)需求管理:抑制小汽车,管理土地使用
与其说是抑制小汽车出行,不如说是提高其他出行的性价比。这样的方法有很多,如提高公共运输的通行效率,让乘坐公交的时间短于开车的时间,这是改变旅行时间对比;还可以改变旅行费用,提高个体定制化出行的成本,或者收取拥堵费,或者减少小汽车车道数让给公交车辆行驶。通过时间、金钱的杠杆,改变人们的选择。也有的需求管理方法是鼓励在家办公,或者错时上下班,需求管理的手段是减少出行需求,或者使需求分散、迁移。
土地使用管理则涉及城市整体管理的内容,也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局面。利用税收政策、公共交通引导开发、土地政策等,将一些机构和企业搬迁,减少城市中心的拥堵。
许多城市用各种方法来治理拥堵,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还有的带来问题,使城市竞争力下降。因此,方法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结果,要因地制宜地逐步缓解拥堵。
如何推动拥堵治理
对各城市的治堵工作进行监督、推动并考核,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政策。这样的政策,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并区分考核对象
大到两千万以上人口的巨型城市,小到几万人口的小城镇,拥堵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发生,但原因却各有不同。因此,考核政策的组成要素会相差很大。
譬如,在一线城市,轨道交通承担了主要通勤流量,拥堵可能出现在地铁口,需要考核的重点是公共交通的方便、准时和舒适。然而,对于一些小城市,公交的客流很少,人们通常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上下班,如果需要维持公交的方便且准点准时,会使城市背上很大的财政负担,自然也会减少居民的其他福利。
此外,因为气候的差别和地形的影响,也会造成城市出行方式的差别。南方平原的中小城市,适合骑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而山区城市的居民可能更愿意乘坐公交。一个地区合适的交通政策,也许会是另一个地区造成拥堵的原因。因此,需要搞清楚考核对象,才能制定对应的考核政策。
2)要有真实可靠的监测方法
一些企业地图软件的城市拥堵排名,让许多城市政府感到压力,被排名堵城的城市,立即投入资源去改变交通面貌。虽然,这些企业做出来的排名榜被许多人诟病,有些人认为其有所意图,然而,地图软件对交通的监测能力已被老百姓接受并信任,其形成的结果也自然对城市政府形成压力。
因此,治堵的考核,要求考核者拥有真实可信的监测能力,并要做到公平和公开,考核者本身是谁倒无关紧要。要有监测能力发现是否拥堵;也需要用监测结果来证明是否有改善。
政府日常的报表和纸面文章反映不了这些,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力。治堵考核,不能以文书(譬如汇报材料或者规划设计文本)来反映,而要用真实可靠的监测结果来反映,否则,就会变成文书大赛。
3)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要为老百姓而为,治堵的考核要面向老百姓的获得感,要面向结果,也要面向产业发展。
公共政策的问题,通常也是资源和利益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像治堵这样的公共政策,因其撬动的社会资源之广,已变为一个涉及民生的社会、经济政策。
首先,从大的方面去看,这样的政策要促进社会的公平、提升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应该从治堵具体施政和产业促进来思考产业提升政策;后,还要推动城市政府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协调机制、资金分配机制、人员考核机制等,改善流程和信息传递。
有所不为,是考核人的有所不为。
治堵考核是一项包含有技术要求的公共政策,本质是公共政策。因此,制定者、考核者的定位不是专家学者,无论原先顶着教授还是工程师的头衔,在这项工作中,都是带有行政职能的技术工作人员。这样的工作,仍然需要贯彻这句话: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作为专家学者,要么安心做考核者,推动社会进步;要么就风风火火地做执行者或者第三方,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提升。两者身份如果兼具,即使是在不同的城市,或者用不同的马甲,都会损害这项政策的公平性和可信性。
治理拥堵是我国迈向文明富裕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既然必须走,那就认真地谦虚地走完这段路程。(原标题:交通设施|拥堵不是车速慢,而是没有可靠的时间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