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2015/10/9 8:56:4216293
专栏2:智慧城市社会管理重点
一、政务共享服务。以全市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以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目标,集成市政府信息公开、跨部门通用办公、全市网上行政审批、辅助决策服务、行政效能监察等应用体系,建设形成规范统一、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全市电子政务体系和政务共享应用平台,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效能。(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配合)
二、政府决策支持。依托全市电子政务外网、350兆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等政务公用网络,以全市公共信息数据为基础,整合全市经济运行、社会管理、自然资源等各行业部门业务动态信息,构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和动态更新机制,面向政府管理决策需求建立决策支持服务系统,随时、随地、按需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智能分析及其他决策支持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地为政府决策指挥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规划局、市公安局配合)
三、政府数据开放。借鉴国内外城市开放政府数据的先进经验,以全市公共信息数据为基础,整合重庆市智慧城市时空云平台,建设重庆综合市情系统,健全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及共享交换机制,形成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开放有价值的数据,鼓励社会力量挖掘数据价值,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数据生态,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经济信息委配合)
四、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整合政务公共信用信息资源,逐步建成与法人库和自然人库相互关联、内容完整的重庆市公共信用信息大数据。构建“诚信重庆”门户网站,开发面向信用主体、政府部门和信用服务机构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建成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平台,为加快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商局、人行重庆营管部配合)
五、社会综合治理。搭建社会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纵向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综治机构,横向覆盖公安、人力社保、民政、司法、卫生计生、国土房管、教育等市级部门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综治信息网络,实现各级综治组织信息采集的电子化、各类案(事)件横向和纵向流转的自动化、综治业务的自动统计报表、分析研判和综合查询等智能化应用。(市委政法委)
六、城市治安管理。充分利用平安城市建设成果,完善立体化治安视频网络体系,升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工程,提升公共安全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推动智慧型平安城市综合技术应用示范,推动小区、商圈、校园的智能识别、智能监控、远程值守、政务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等多项示范应用,创新社会公共安全联防联控和管理服务机制,助推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市公安局牵头,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配合)
七、应急管理。整合公安、环保、交通、水利、卫生、安监、地震、气象等职能部门应急信息资源,构建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互联互通的全市智慧化政府应急平台,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全市统一的应急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应急处置相关的人力、物力及重要防护目标空间分布与动态信息管理、调度及可视化能力。(市政府应急办牵头,市规划局、市市政委配合)
八、电子口岸管理。“纵向”依托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等部门完整、的信息化系统,“横向”对分散的通关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汇集、整合和再利用,打造重庆口岸数据交换中心,开发适应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需要的应用项目,形成便利企业、促进开放,联网协同、“一站式”电子口岸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口岸网络化协同监管服务。(市政府口岸办牵头,市外经贸委、重庆海关、重庆检验检疫局配合)
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信息监测、投诉举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推进食品药品企业及品种信息、安全知识、监管动态、警示系统等信息共享和查询服务。建设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统一信息网络和智能移动监管平台,提升对重点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十、生产安全监管。搭建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行政执法、事故查处等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数据中心,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市安监局)
十一、生态环境监控。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着力构建覆盖环境质量、“三高”企业、污染源、风险源等环境监管对象,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点的全要素生态监控体系。大力开展重庆环境监控网络和排污交易管理实时交易及计量系统、三峡库区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示范平台、城市扬尘污染源监测与视频管控平台、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监控系统、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和应用,提高全市生态环境监控能力。(市环保局)
十二、城乡规划管理。整合基础地理信息、城乡规划及管理信息、涉及空间管控的其他部门数据资源等,建设城乡规划综合数据库,服务于城乡规划编制、管理、评估和决策。全面开展地下管网普查和更新维护。通过社交网络、物联网等手段,广泛收集来自于市民个体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数据资源,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和产品研发,发现和解决城市问题。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建立规划分析模型,建设服务全市
各级领导和政府机构的智能规划决策支持平台。结合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和政府简政放权要求,深化规划业务流程再造,建设覆盖全市的城乡规划电子政务云平台,提升规划管理行政审批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利用“互联网 ”思路提供面向公众的规划信息服务平台,让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全面实现阳光规划。(市规划局)
十三、城乡建设管理。建立城乡建设领域工程项目、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综合信息平台,以及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与诚信信息管理工作平台。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北斗卫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城乡建设领域中的应用,大力推进传统建造模式向建筑产业现代化转变,推广智慧建筑、智慧小区、绿色建筑等,提高城乡建设综合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市城乡建委)
十四、税务监管。通过整合申报缴款、网络发票、财务报表、重点税源管理等系统,构建具备网上办税、税收动态实时监控、车船税缴纳及减免、网络发票开具、纳税识别号查询、发票查询、报送电子资料等一体化的重庆市税务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个性化的纳税服务,通过对纳税人的行为特征分析,将特征相似的纳税人归类管理,提高税务服务和监管能力。(市地税局)
十五、市政管理。紧紧围绕城市管理主线,打造行业数据服务中心,升级数字城管系统,构建智慧城管平台,形成城镇一体化的大城管综合协调管理机制。结合行业管理需求,建设市政设施、城市水务、市容环境、城市执法、城市照明等专业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能,实现城市管理要素、城市管理过程、城市管理决策等的数字化与智慧化。(市市政委)
十六、国土管理。优化升级国土房管基础支撑、调查评价和监测、智慧监管及政务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四大智慧应用体系,重点开展“智慧国土”典型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国土管理服务水平。(市国土房管局)
十七、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测分析全市水位、水量、水质、工情、灾情等水利信息,加快防汛信息系统、水电信息管理系统等的集成、升级及集约化建设,搭建水利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各类数据的综合汇总分析、业务协同处理,实现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监控、配置、引水调度、运行管理、应急指挥等精细化管理,提升水利工程运用、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市水利局牵头,重庆水务集团配合)
五、智慧城市公共服务
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医疗健康、教育、社会保障、养老关怀、就业帮扶、交通出行、文化传播、旅游便民、气象预报、智慧社区、智慧商圈、室内导航等以人为核心的智慧化体系建设,加快便民利民信息资源汇集,着力打造信息惠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方式转变,提升全市城乡居民幸福感。
专栏3:智慧城市公共服务重点
一、医疗健康服务。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区域共享电子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动市级医院和区县医院检查结果互认试点,降低市民就医成本。建设惠及全市所有人口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档案数据开放制度,促进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数据共享,鼓励第三方开展健康咨询服务,推动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服务。(市卫生计生委)
二、教育服务。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整合,提供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及继续教育等领域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建设与行业企业相互协作的网络化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和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教育资源供给模式,构建基于信息化的现代终身学习体系。(市教委)
三、社会保障服务。支持跨区县(自治县)业务办理、跨地区业务数据查询,完善跨地区医保费用结算管理服务办法,继续扩大跨省(区、市)医保费用即时结算范围。推动社会保障卡向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其他公共领域拓展应用,丰富社会保障卡在社保缴费、待遇支付等金融功能方面的应用。(市人力社保局)
四、养老关怀服务。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养老服务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推广远程健康监测,支持养老机构利用社会保障卡、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以及医疗机构等资源,开展老年人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医疗救助、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市民政局)
五、就业帮扶服务。整合发布全市就业、创业孵化、就业援助、职业培训、就业扶持政策等公共服务信息。健全公共就业信息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服务和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提供职业培训、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就业扶持政策落实等公共服务。建立就业信息服务支撑体系,鼓励第三方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民政局配合)
六、交通出行服务。加快构建集智能交通控制、智慧调度、预测诱导于一体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立基于多源实时交通信息,进行车流统计分析与预测,采用自适应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公众出行服务系统,以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向市民提供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慢行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智能停车信息服务、实时路况服务等全时空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市公安局牵头,市交委、市规划局配合)
七、文化传播服务。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新媒体城乡传播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主流媒体。推进网络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富有活力、形态多样的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多媒体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手机媒体等新型业务发展。(市文化委)
八、旅游便民服务。整合升级旅游信息查询和服务平台、旅游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旅游自动化办公系统、旅游诚信评价与监督平台等旅游信息平台,推动智慧旅游主导型及示范型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重庆智慧旅游体系,逐步形成一体化、敏捷化、数字化、交互式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市旅游局)
九、气象预报服务。利用多种媒体和通讯手段,结合社会公共传播资源,形成覆盖全部地域、面向不同群体的气象信息发布立体网络。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联接各部门,贯通市、区县(自治县),服务全社会,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市气象局)
十、智慧社区服务。推动建设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居民自治、互助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人文化、社会化综合社区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社区人、地、物、事、组织、空间等信息资源开发和服务。构建智慧水电气服务体系(抄表、监控、节能),确保水电气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鼓励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接入开展电子政务、虚拟养老、停车诱导、娱乐、消费、公众事业缴费、智慧楼宇、智慧家庭、智慧家政等社区智能便民服务。(市民政局牵头,市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配合)
十一、智慧商圈服务。加快构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线上网络平台 线下实体平台 服务站(点)”的服务体系和联动服务网络。全面推动智慧商圈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网、金融平台、物流平台建设,实现商圈与社区互联互通,信息透明,为市民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市商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城乡建委配合)
十二、室内导航服务。利用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高精度、宽覆盖的室内外一体化位置服务体系,结合建筑物室内外信息、交通信息、地下空间信息等,构建一套智能室内导航服务系统,为社会公众逛街购物、休闲娱乐、室内停车以及建筑应急救援(如高层火灾)等提供快捷、可靠的空间位置信息服务。(市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