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日照:“一码管地”数字化改革 打造土地数治管理“日照模式”

来源:日照市大数据局
2024/6/19 9:32:5123008
  【智慧城市网 城市在线】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数字政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大势所趋。日照市积极响应业务发展需求,研发了“一码管地”系统。“一码管地”改革作为数字赋能创新实践,深度整合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土地精细管理与便民服务,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加速,为实现自然资源全要素、全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作为山东省最早探索“一码管地”改革的地市,日照市积极创新,开展了“一码管地”数字赋能应用场景建设,赋予土地专属“身份证号”——资源码,将土地的“前世今生”串联起来。通过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将此码贯穿地块的全生命周期,实现了要素精准配置、审批公正便捷、资源高效利用,为加快土地要素循环速度、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证。
 
  一码“汇”数据
 
  全过程业务互联互通
 
  从日照实际出发,建立空间赋码规范,依托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赋码引擎功能为每一空间单元赋予“资源码”,为土地管理地块定制“身份证号”,实现预审选址、农转用、供地、规划许可、验收、不动产登记等17项业务串联和数据共享应用,打通建设项目全业务、全流程、全周期管理的各项业务环节,实时掌握每一个地块的全过程,解决了管理部门获取项目信息错、繁、慢等问题。通过以图管地、以图串联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能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地块分布、地块实景、区位优势等信息,供地信息更加透明化。实现基于“一码”的数据汇聚,保障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核心业务成果数据集成、数据融合、业务联动,为“一码溯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提升土地管理行政效能。
 
  一码“链”全程
 
  全周期优化项目审批服务
 
  按照“业务协同化、事项法定化、材料数字化”的建设理念,推进了办理流程和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流程环节精简、材料精简。从服务出发,优化信息有效供给。以“一码”为“切入点”,打通部门信息壁垒,通过平台可直接共享的材料,不再需要企业群众重复提交,实现业务申报和部门审批“双减负”,为实现“交地即办证”、“验收即办证”、“交房即办证”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法人身份认证的企业用户扫码可查询名下项目从规划预审、规划许可、土地供应、到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领域全流程事项的审批进度和电子证照成果等数据,实现“一码知全程”,掌握土地的“前世今生”。
 
  一码“强”监管
 
  全方位提升用地治理能力
 
  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与“一码管地”平台深度融合,将空间数据、业务数据以及管理阶段通过“一码”实现“业务+空间+时序”的三位一体融合,打造业务数据空间化、空间数据业务化,建立数据融合共生新生态,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动态化、精细化、决策化等各类场景应用需求,加速国土空间精准高效智治,赋能自然资源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监管力度。同时,结合土地要素高效保障和全程监管需求,统筹完善土地相关的现状、规划、管理等数据,完成多源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的整合,建成土地全生命周期数据资源体系,动态掌握全域建设用地指标完成情况,年度供地情况,构建资源家底“一本账”。
 
  一码“促”联动
 
  全协同优化营商环境
 
  通过“一码管地”和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数据协同机制,打通土地全业务流程,实现了申请材料在线签署,网上缴纳税费,打造“环节最简、时间最少、成本最小”的不动产登记线上服务体系,实现房地、土地、农房和海域等5大类71种业务的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缴费、网上反馈、一次办结,全流程网办、不见面全自助办理。利用平台或手机短信接收办事结果,及时提供“码上智查”“码上引导”“码上评价”服务,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实现不动产登记零资料申请办证,真正实现业务高效协同、服务便民利民。
 
  以“码”为介,数字赋能。日照“一码管地”改革工作从群众需求出发,从建设项目管理实际出发,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整体联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自然资源系统内部流程再造、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打造了规范高效、便民利企的建设项目管理“日照模式”,形成了土地管理数据多部门共享复用的良好格局,全面提高了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
 

上一篇:邹城市: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激发政务服务效能

下一篇:科技赋能 | 福安公安跑入数字警务“快车道”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