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典型案例 | 创新固危废处置技术,助力海安“无废城市”建设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
2024/1/18 10:28:0840105
  【智慧城市网 城市在线】培育壮大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一项长期任务,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对我省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解决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示范引导作用,以先进典型引领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近期,“江苏生态环境”微信推出一批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及提名表扬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今天学习的是创新固危废处置技术,助力海安“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案例名称
 
  创新固危废处置技术,助力海安“无废城市”建设
 
  案例类型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科技成果应用地点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
 
  解决难点问题
 
  根据海安市“无废城市”建设战略,海安市循环经济园运用先进技术,对城市废弃物进行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与城市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和再生资源回系统对接,形成固废管理循环经济模式。
 
  主要技术方案简介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引进Waterleau往复式机械炉排焚烧炉制造技术,结合中国生活垃圾特点,实现了炉排制造和ACC控制系统国产化。烟气处理系统采用“SNCR炉内脱硝+半干法旋转喷雾反应塔+干法消石灰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PTFE覆膜布袋除尘器”净化工艺,达到欧盟2000标准。同时接收的一般工业固废,掺烧比例不超过20%,在线监测颗粒物、SO2、NOx、HCl等污染物浓度与掺烧前相差不大。
 
  餐厨废弃物经“大物资分选+压榨脱水+油水分离+干化焚烧”资源化利用,油相就近自流入毛油罐中,再由毛油输送泵外送。分离出的渣相通过三相分离机固体输送机输送至垃圾桶中,再由车辆运至焚烧炉焚烧处理,分离出的水相就近自流入污水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产生的飞灰和添加剂按比例配伍,经等离子体加热1300-1500℃高温熔融,所含有的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有机物被彻底摧毁,含有高浓度酸性气体和氯盐颗粒物的熔融尾气采用“急冷+多级洗涤+湿电+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经消白后排入大气,烟气排放满足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相应要求。液相熔体经水骤冷后形成物理化学性质的玻璃体,玻璃体环境安全质量满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相关要求;玻璃体可作为建筑骨料资源化利用,主要用于沥青道路骨料,无需再填埋。
 
  案例成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要负责海安县及周边地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2022年处理海安市生活垃圾28.84万吨,年上网电量8425.45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8万吨(1度电=0.404公斤标煤)、年减排CO29万吨,减排COD6500吨。
 
  飞灰等离子体熔融项目设计日处理垃圾焚烧飞灰40吨,年产玻璃体10000吨、工业盐4000吨等副产物,2020年1月份满负荷投入运营。项目2020年完成环保验收,取得全国首张采用等离子体工艺处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危废经营许可证。与采用化石能源为主的处理技术相比(如燃料式熔融或水泥窑协同),项目采用垃圾焚烧所发出的绿电,处理每吨固废焚烧残余物减碳量约464-871千克CO2;固废焚烧残余物整体资源利用率大于95%,产生的玻璃体、融雪剂或钠钾盐可作为其他行业的原料和产品实现碳减排。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法规标准与科技处
 
  编辑:李苑
 
  原标题:典型案例 | 创新固危废处置技术,助力海安“无废城市”建设

上一篇:赣州市电动自行车数字化号牌正式启用

下一篇:菏泽:加快推进全域视联感知网建设应用 探索社会“治理”转向数字“智理”新模式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