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日照市:数据赋能社区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新路径

来源:日照市大数据局
2023/11/10 9:17:5733386
  【智慧城市网 城市在线】近年来,日照市东港区不断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入网”,着力打造“开门办城管、真诚听民言、为民办实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有效提升。
 
  跳出“三分地”,“一张网”兜起大小事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源头预防社会矛盾,不断深化“执法下沉”改革,延伸服务触角,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网络,坚持矛盾纠纷内控处置,做到问题不扩大、矛盾不上交。
 
  以主动服务为导向,优化“进”的机制。

  印发《东港区“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将涉及城市管理的工作内容融入社区治理,深化领导、明确目标、夯实责任、细化措施,创新“执法部门业务科室+执法分队+城市社区”的“1+1+1”包联共建模式,定期开展“职责进社区”“服务进社区”“执法进社区”“法律进社区”四类活动,巡查“门前五包”责任落实情况,及时沟通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保了“城市管理进社区”全覆盖,实现了“进的准、进的全、进的深、进的实”的既定目标。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内涵,为居民群众“管”出一个靓丽新社区、“理”好一个和谐新家园。
 
  以驿站设置为突破,实现“进”的精准。

  在学校、医院、旅游景点、集贸市场、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周边范围设置“城市管家”服务驿站,打造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前哨工作站”,按照区域、位置、岗亭大小分为ABC三级,明确具体功能定位,安排人员固定值守,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快速处置,实现实事共办、急事共商、难事共解,形成互联互动、共驻共建的新格局。
 
  以依法行政为支撑,展现“进”的成效。

  向镇街道派驻9个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推进执法服务向镇街社区延伸,各派驻街道中队结合区域实际,设立17个综合执法分队,建立起执法力量常驻网格巡查、执法、服务的运行机制,有效破解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人手少、问题多”“部门多、聚合弱”等问题,形成治理合力,做到及时发现、立行立改,治理成效明显提升。
 
  架起“连心桥”,“一颗心”解开千千结
 
  坚持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拓宽群众反馈渠道,让城市管理的“服务之手”和居民群众的“需求之手”握得住、握得牢。
 
  “岗上”听需。按照“一社区、一站点、一窗口”模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区59个社区设立“城市管理服务岗”,快速受理、解决群众问题。
 
  “凳上”答疑。全面落实网格巡查机制,主动巡查摸排辖区情况,坚持到社区访原委、到商铺访民意、到企业访需求的“三到三访”工作法,定期开展“港城家话”活动,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精准掌握群众需求、找出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今年以来,开展“港城家话”活动8期,实施走访调研活动70余次。
 
  “线上”征集。坚持“开门办城管”,真诚听民言,依托微信公众平台,线上征集市民“金点子”,先后开展了线上“公园命名、便民疏导点”等征集活动,采纳市民建议50余条,新增便民疏导点3处。先后有效解决了沙墩社区绿地较少、威海路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后楼河污水管网破损等23个民生热难点问题。
 
  “靠上”管理。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联合属地街道,打造文登路、嘉阳路等一批特色流动摊点便民疏导区,引导流动摊点入市经营,规范管理,实现市容与繁荣、秩序与民生的多赢。探索开展重点商圈开展外摆试点,制定出台了《东港区商户外摆位管理实施意见》,在万达、万象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探索实施“外摆摊位”管理,明确适用范围和经营时间、加强监管力度,缓解就业压力,释放经济活力。
 
  用好“信息化”,“一条链”办好诉求单
 
  依托市级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平台,全面搭建区级应用子平台,建立“受理-研判-交办-处置-反馈”全链条闭环运转机制。
 
  全过程监控。将智慧城管延伸至社区、深入到基层末梢,进一步拓展智慧环卫、智慧排水、智慧道桥、智慧燃热等行业监管子系统,精准掌握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实现了对网格中“人、车、物、事”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
 
  多主体上报。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专职问题采集员和“随手拍”平台作用,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上传平台,分办处理,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行使监督权利,有效发现和解决问题。
 
  闭环化处理。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对平台收集到的问题,限时办结,推动一个事项、一套措施、一抓到底。在机动车停车管理、城乡规划建设等领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对于城市管理执法方面的案件和纠纷,由部门和街道联手联动,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长效化跟踪。建立跟踪问效“回头看”机制,对已办结问题,及时与群众反馈、沟通、回访,检验办理成效,确保“问题得解决、实事办得好、群众得实惠”。今年以来,东港区共受理城市管理类案件15.51万件,按期处置15.09万件,结案率为98.68%。
 
  坚持“全天候”,“一平台”架起平安桥
 
  设立了应对极端天气应急指挥平台,将城区重要路段、重点区域接入平台,实时监控各区域、路段情况,根据情况及时做出应急措施,确保城区道路通行安全。
 
  建立健全应对极端天气应急预案。综合考虑区域内天气和道路情况,科学论证,全面客观地做出应急处置措施,为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提供可靠的依据。
 
  周密组织应急值班。深化预警防范,加强应急值班,将全体人员分为8个组,轮流值班,实时发现险情,及时进行处置,确保将危害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损失。
 
  充足储备减灾设备和物资。购置了龙吸水、铲雪车等排水和除雪设备、储备了编织袋、铁锹、雨具、砂土、融雪盐等减灾物资,统一存在山东路应急库房,确保了物资保障充足,能够满足各种救灾行动需要。
 
  建立了应急队伍。按照快速反应、相互弥补的原则,局设置了应急分队,由局机关和执法中队人员参与;养管企业分别成立了应急救援分队,按养管区域随时执行应急救援任务。
 
  严格落实应急演练制度。今年来,先后在万平口、沙墎河、香河体育公园、淄博路等地开展综合演练活动,提高了遂行应急救援任务的能力,为全面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深圳南山区:重点打造智能传感器、精密仪器设备等产业集群

下一篇:北京经开区智慧城市控规发布,为数字世界划定“红线”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