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打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 守护祖国未来

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2023/10/25 15:36:1036799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家庭的幸福安宁,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给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亟待通过立法加以制度性解决。
 
  《条例》包括总则、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法律责任、附则共7章60条,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将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
 
  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实施涉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投诉、举报渠道,通过显著方式公布投诉、举报途径和方法,及时受理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条例》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突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提升,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优质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产品。《条例》强调社会共治,明确家庭监护、学校教育、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设定网络企业及行业义务,强化社会监督和保护。这些规定,既明晰了各方应为能为的工作范畴,又注重约束限制,大大提升了条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着力解决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贯彻落实《条例》,要紧紧抓住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顽瘴固疾”,精准施策,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成效。突出重点,加大对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等易发多发问题的打击和整治力度,坚决守住网络安全底线。从深从细,全面整治清理真假难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的信息内容,鼓励制作弘扬正能量、传播优秀文化的作品。标本兼治,在引导青少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同时,推动技术改良升级,让“青少年模式”真正能用、管用、好用。
 
  《条例》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上一篇: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

下一篇: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等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