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黑科技”助力智慧粮仓建设
- 来源:仪表网
- 2022/6/24 8:58:2138179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2》和《2022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报告预计,今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向好,粮食总产量将超过去年,预计将达到1.38万亿斤。
当前,夏粮收获过半,麦粒滚滚入仓,堆积着保障粮食供给的底气。想让这份底气更足,不仅要做好粮食高产增产的“加法”,还要做好粮食减损降耗的“减法”。有数据显示,如果我国粮食减损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减少损失650万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损就是增产。
储为国计,备为民生,粮安天下。我国是世界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做好粮食储藏工作意义重大,关系军需民食,也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智能粮库建设,促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强化粮食库存动态监管。这为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
何为智能粮仓?智能粮仓是以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储存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粮库信息对粮库(仓)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数字化描述,并利用数字信息系统作为工具支持,完善工作人员对储粮的管理。
粮食在存储期间,由于环境、气候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粮仓内的温度或湿度会发生异常,这极易造成粮食的腐烂或发生虫害。同时粮仓中粮食储存质量还受到粮仓中气体、微生物以及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小麦颗粒归仓之后,保管得好不好是实现节粮减损的关键。在小麦主产区河南,当地通过“绿色”储粮技术和工艺,采用信息化、智能化装备,让新粮“入住”智慧粮仓,粮食安全有保障。
在濮阳皇甫国家粮食储备库,每个粮仓外都配置了智能化控制系统,相当于在粮仓建了“千里眼”,有高清可视探头和337个感应器对粮堆内的温度、湿度、虫害、气体含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监控,并同步显示数据到智慧粮库管理系统平台上,遇到异常情况就能及时发出预警,提醒人员提前进行干预。
此外,库区还设有专门气象站,实时监测降水量、风速、风向、气温、大气压等,真正实现了粮食储藏看得见、管得住。
除了现代化的存储技术和异常监控技术,每一批粮食在入库前都经过了层层检测“大考”。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配备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大米食味计、面筋测定系统等仪器设备,对入库粮食质量、重金属、农残残留、真菌毒素等项目检测,保证入库粮食的品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先后启动了“粮安工程”、“放心粮油”、“智慧粮食”、“优质粮食工程”等项目,使我国粮食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传统粮库向数字粮库、智能粮库、智慧粮库的转变,大大提高了粮食仓储能力,为守住百姓粮袋、端稳群众饭碗、促进农业发展增添了更足的底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