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智家的物联网生态的发展是可持续的?
- 来源:搜狐网
- 2020/9/24 9:13:0238216
【安防展览网 上市公司】 近日,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及摩根大通为联席保荐人。
在此之前,海尔智家已完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及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的上市,其前身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其大家电零售量在家电企业中连续九年*。2019年,青岛海尔宣布更名为海尔智家,以聚焦智慧家庭生态为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若此次在港股能够顺利上市,海尔智家将成为*在“A+D+H”三地上市的中国企业,对海尔智家目前发展来说,无疑是利好的局面。而在三地上市的背后,海尔智家的底气又从何而来呢?
三地上市的底气
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家电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白电三大品类销量呈大幅度下滑的趋势。但海尔智家的表现却相对稳健,在第一季度的家电寒冬后,紧抓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的市场机遇,在第二季度迅速反弹,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在海尔智家前不久公布的2020年的半年报来看,上半年海尔智家实现整体营收957.3亿元,其中,二季度国内收入同比增长了14%,白电和厨卫产品同比增速高达21%。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尤为突出。2020年上半年海尔智家海外市场实现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0.64%。海外经营利润率由一季度的2.3%增加到二季度的3.8%。
海尔智家的物联网生态的发展是可持续的?
此次能够逆势增长,也是由于海尔智家抓住了市场机遇。对内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优化运营效率。对外及时调整产品、渠道及营销策略,加速拓展电商渠道网络,探索线上营销新模式,实现了逆势增长。
除此以外,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慧家庭已经逐渐变为“新刚需”,也成为了传统家电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作为行业者,海尔智家自然也在不断打造海尔智家体验云平台。
从传统家电到构建物联网生态,海尔智家在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下,早已跨入了全新的行业赛道,并布局了许多物联网生态的措施。除了积极推进“1+N”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的转型升级与落地以外,还创“体验云众播”模式,不断推进营销转型,为费用优化“加速度”。
上半年,海尔智家物联网生态收入37.7亿,同比增长96%,数字化转型以及生态圈的化合反应成果已经显现出来。在取得好成绩后,下半年海尔智家将持续建设衣联网、食联网、空气网等生态品牌,探索智慧新生态商业模式。
由此可见,海尔智家的物联网生态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作为行业巨头的海尔智家,的确拥有再次上市的底气。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其它领域,海尔智家的物联网生态方面受益略显单薄,构建物联网生态的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资本去支撑。海尔智家选择此时冲击港股,也是存在自身的考量。
海尔智家的焦虑
虽然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海尔智家的未来布局中依旧存在风险。
首先,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在家电成本中,原材料占比较大,如果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价格持续上行或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成本端压力。
其次,海外市场运营风险。海尔智家在海外市场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营销中心,海外市场经济政策可能对公司本地运营造成一定影响。并且国外疫情依然严峻,营收占比近一半的海外市场对海尔智家来说也非常重要。
后,也是重要的一点,便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价格战风险。在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家电领域的竞争越发激烈,格力、美的曾多次下调家电价格,而海尔智家的产品价格定位本就较高,这使得其在价格战之中并不占优势。
当下,由于疫情的发生,大白电也进入以需求为主的发展阶段,行业库存过高、电商渠道下沉,导致价格战持续升级。而在价格战的过程中,成本却并没有随之降低,也会导致利润减少的状况出现。
虽然2020年上半年海尔智家成绩不错,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四成有余,其中不外乎有价格战的原因导致,而且对*来看也是逊色不少。比如在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只下降了8.29%。
另外,从近三年的营收规模来看,白电三巨头年营收均在千亿规模,但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均进入了2000亿元阵营,而海尔智家稍稍落后,这和海尔在资本市场的布局有关。此前,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兵分两路,在两地上市,海尔电器分走了海尔智家部分品类的营收。
但是,由于海尔智家持有海尔电器的股份,两家上市公司业务交叉,且业务领域划分导致两家公司签订了大量关联交易,形成了不必要的内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海尔智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此次上市之前,海尔智家便早已提出将私有化海尔电器的方案。
私有化海尔电器的必要性
海尔智家港股上市的代价,便是海尔电器退市。
7月31日,海尔智家发布公告,拟以换股和现金交易的方式私有化海尔电器。协议安排生效后,海尔电器将成为海尔智家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从中国香港联交所退市。而海尔智家将通过介绍方式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
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兵分两路,却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问题,而私有化却有可能实现双赢。这么一来,私有化海尔电器对双方来讲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私有化交易完成后,海尔电器经营的产品与海尔智家研发、生产、采购、渠道资源将进一步协同,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海尔智家还计划在整合后更有效地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的业务系统变革,在其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而私有化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让海尔智家组织管理架构、股权结构及财务表现等得到全面的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长期来看,内部运营效率的增加无疑是对发展的全力保障。
此外,私有化海尔电器后,海尔智家的上市主体会变大,也会获得更准确的资本估值。加大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股票的流动性,进一步夯实海尔智家的股东基础,提升度。
由此可见,私有化对它们双方来说,是一件好处诸多的事。而就在海尔智家与海尔电器发布联合公告宣布私有化方案通过的同时,中国香港证监会将派发计划文件的时间延长至今年11月30日并决定是否表明同意意向。
新IPO只是开始
一旦决议通过,海尔智家将发挥1+1的大协同效应,在资本市场掀起巨大波澜。然而无论成功与否,上市对一个海尔智家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
虽然海尔智家并不是第一次上市,但此次上市的规模远超之前,在获得资本青睐的同时,意味着挑战也随之增加。
海尔智家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就是行业内的激烈竞争。目前美的集团市值4700亿元、格力电器超3300亿元。而对比来看,海尔智家如今市值超过1400亿元,海尔电器市值约724亿港元,私有化之海尔电器之后的海尔智家在市值方面能否赶超对手还是问题。
美的和格力这种家电巨头在行业内盘踞已久,特点鲜明,度也不并不逊于海尔智家,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海尔智家无疑要尽快推陈出新,用自身硬件去吸引消费者。
然而由于技术迭代更新,家电行业的标准不断向精细化发展,产品性能也在不断提高且极易被模仿,导致新的产品越来越难以开发,海尔智家面临的产品困境也近在咫尺。
另外,海尔智家在开展业务,而海外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偏好取决于各种因素,如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等。如果不能及时做出预测和措施,海尔智家的海外市场将会面临严重的损失。
如此看来,海尔智家私有化海尔电器,并在港股上市后,能否达到1+1>2甚至更好的效果还未可知。虽然在目前的家庭互联互通、智能化智慧化方面,海尔智家优势明显,但其它同行也在奋起直追,纷纷布局物联网。而海尔智家的未来是*还是泯然众人,依然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