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新概念 看智慧交通如何创新发展
- 来源:智慧交通 作者:董海龙
- 2018/1/3 11:01:3241000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数据统计,2010-2017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合计投资超过2000亿,对于系统集成商而言,享受了过去20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爆发式发展带来的利好,一大批集成商企业登录资本市场,企业年度营收规模达到20+亿。
也许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2017年,会发现这可能是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史的一个拐点,尤其体现在创新思想方面的百花齐放。2017年,有不少概念和口号相继被提出,创造这些概念和口号的,多是企业,有面向集成平台,也有面向设备创新。
企业管理学方面有句俗语,叫“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做代工”,智能交通行业发展二十来年,从模仿到拥有自己的技术,到树立国内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现在也要进入到炒概念和口号的阶段了,有实力和野心的企业、门口的野蛮人等来行业发展。
在去年的年终总结中,ITS114就提过一个观点,我国的智能交通发展即将进入到失去“榜样”,没有“对标”的阶段,国外的智能交通发展虽然在部分领域仍有较强优势,但是在应用和管理规模上,以及对服务的深入需求上,环顾,也就只有中国了。
多种创新技术的井喷发展,给智能交通应用带来更多可能,这是时代的馈赠,也是机会。竞争激烈,吸引力就是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有企业各出奇招,本质上还是“叫卖”。提出口号和概念的目的,客观上可能是为推动行业发展,主观上自然是先入为主,希冀开创一个新市场,并享用先发者的红利,简单两个字,还是“逐利”,没有项目和利润支持的技术和模式,还有口号、概念,都是不可持续的,只有获得订单和利润,口号和概念才能持久。好了,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两年智能交通行业的那些口号和概念吧。
交通大脑/交通小脑/交通管理大脑
不管叫法如何,大致原理是一样的,将交通因素数据化,道路、车辆、驾驶人、停车场、交通电子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等都电子编号数据化,然后通过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对所有交通状态进行感知、计算,然后通过超大规模计算平台、数据存储交换中心、开放算法平台、数据应用平台等五大系统进行运转,对城市交通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警力等。
实现交通大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交通感知采集手段完备,有较好的覆盖率,同时车辆、枢纽、停车场、信号诱导等都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能力。另外,能够基于完备的基础数据和计算能力,来计算路网承受能力和路口通行能力,也就是"身体"的负载能力,以及血液系统的运载能力。
现阶段,交通大脑偏重于交通管理方面,主要的着眼点也在于路口交通信号的优化、拥堵事件的减少等等。
事实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所建设的交通信息中心/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TOCC)/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其实也类似于这么一个中枢大脑的角色,在以往的宣传中,也以“大脑”为宣传口径,但接入的信息主要来自宏观和中观方面,如公交、轻轨、出租、轨道、枢纽、城际客运、城市路网等,路口的信号、监控、流量采集以及其他路面交通设施并未囊括在内,数据类型还不够完善,交通口的数据等信息大多用于公交调度、应急指挥、交通仿真、交通规划、支持交通决策等相对系统化的工作。
交通大脑的未来,应是所有数据都集中到一个中心,为交通管理、停车管理、运输管理、公交管理,以及为出行服务提供数据和方案支持,而不应是偏向于某一个方面。同时作为城市数据大脑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配合,优化城市运行管理。
现在较为明显的趋势是,公安交管对于城市交通大脑更有兴趣,阿里云主导、银江股份、浙大中控、海康大华等合作的杭州市、萧山区,中山大学、方纬科技试点的宣城,华为主导合作的深圳,皆是如此,当然,阿里云不会满足于只在交通领域做实验,还会延伸到其他领域,比如安防、医疗、教育等等,朝着城市大脑的蓝图直奔而去。另外,据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顾家悦副研究员介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在重庆和宝鸡也在开展城市交通管理大脑的试点工作,未来或将向全国推广;苏州高新区交警牵头和海康威视合作,计划构建国内融合交警、交通运输、城管三网合一城市交通大脑。
城市智慧心脏
海信网络科技11月提出的概念,感觉和城市交通大脑并无差别,只是指向性更明确,路网是血管,基于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挥中心是心脏,长远目标就是交通无人化管理,信号优化无人化等。
根据海信网络科技介绍,城市智慧心脏1.0”分为城市分析系统、策略支持系统和信号控制系统三个子系统,可见后的落脚点还是信号控制,为道路这个城市运行的血管疏通调优,是智慧心脏的工作目标。
海信网络科技有一个优势,即在交通运输、城市公交、城市交通管理都有较强技术优势和较多的落地项目,理论上来说,将各领域的数据汇集融合处理,海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目前还在发力公共安全和轨道智能,其多领域均衡发展潜力,是ITS集成商中不多见。所以,海信的城市智慧心脏将不仅服务于交警部门,也为交通运输部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部门提供数据支撑。
云图交通
官方说法:“云图交通”是海康威视AI Cloud架构在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通过对交通世界各类信息的完全感知,在AI 云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运算能力支持下,为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务提供强大支撑和实战应用。该系统是利用AR鹰眼、AR高空云台等设备,将各监控前端采集的信息汇集,建立综合联网联控图像资源库和图像监控综合应用系统,形成以海康AI Cloud为神经中枢的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应用体系,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交通管理、车辆查缉布控、侦查破案、巡逻防范、*处突等。
通俗的理解就是原来以GIS地图承载反映交通运行情况,换成以视频全景来体现,结合原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的大数据可视化,为交通管理、应急处置、警情研判等带来更好、更直观的手段。
简单的说,就是原来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地图+各种图表数据,现在是重点区域的视频全景展示+数据图表。
云图交通把视频可见在管理上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往的视频可见都是局部微观,宏观上视角大的应该是高空云台。而视频全景,点哪看哪,点哪打哪的模式,对现有公安交通集成指挥系统是一种完善,但需要更多的落地实践去打磨。
智慧交通3.0
这是银江在推出超能计算平台时所提出的概念。具体论述是:1.0时代打通了城市交通“物理通道”,完成设备、业务集成应用。2.0时代通过突破技术,打通了“数据通道”,完成全领域解决方案和大交通数据汇聚。3.0时代,深耕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通“服务通道”。
超能计算平台是银江智慧交通3.0概念下的典型产品,实际上就是交通大脑的概念,只是囿于某些原因,就称为了超能计算平台,当然超能计算平台很好听,也上口。官方表述是作为提供城市交通科学计算与服务的基础平台,通过深度应用AI技术,汇聚领域模型、算法,交通超能计算平台主要面向2G、2B、2E、2C和2T五大服务对象打造城市交通画像、交通元素素描、出行规律掌握、执法支持、交通健康检查、数据共享交换、知识智库建设和交通引擎开放八项功能。
按照银江的表述,智慧交通3.0主要是为了打通服务通道,也就是2C部分,智慧停车运营平台、警察机器人大π、行车助手机器人小π、互联网+交通管理APP交通宝等,也是这部分业务的主要内容。
智慧路口
有大脑,有心脏,再来个智慧关节,也是可以的。开个玩笑,至少目前还没有哪家企业提出智慧关节的概念,当然如果以后哪家企业要用,只需一顿饭钱,ITS114还可以帮忙鼓吹一番。
在路网、出行习惯、交通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前,优化交通核心的地方就是路口,在未来的交通管理中,路口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道路路网是固定难以改变,出行习惯的改变,是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不管是从下里巴人的路面交通管理角度出发,还是从高高在上的“大脑、云管理”角度出发,路口都会要发生一些变化,是重构,还是整体集成的EPC管理,都有可能。
智慧路口的概念,并不是小编生造出来的,不少业内企业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类似的概念。海康威视徐志军提出过一个想法,将所有路口监控信号设备集为一体,从设备层面来完成智慧路口的感知;电科智能董事长陈红洁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到,电科智能针对路口的泛感知层面,在做一个叫“智慧路口盒子”的产品,“把行人、违法行为、车辆等以及环境的感知集成在一个系统里面,再进行信号干预,从而优化交通”,个人感觉和海康威视徐总的想法类似;此外哈工大交通电子曹泉在和我们沟通的时候,从路口交通设计层面,提出过智慧路口的概念,用AR和交通仿真技术来实现新建路口的渠化设计,也可以对已有路口的渠化设计进行评估。
路口就是节点,不仅是设备企业必争之地,更是“大脑、心脏”们展示其智慧和能力的必经之地。
在这节,我们特别提一下广东振业优控的口号“路口健康管理专家”“,这是一个可以深入人心的口号,对应起来,振业优控就是一个骨科关节科医生。
智慧停车4.0
2017年智慧停车行业依然比较热闹,虽然比不上前两年资本扎堆往里面钻的“繁荣”,但不少做设备和方案的企业都活下来了,而且活得不错,一个市场被钱点燃了,燎原了,要炼出金子,才会罢休了。
智慧停车分两块,一是道路停车,二是路外停车,索性现在两大块都发展的不错,只有做停车信息平台、共享停车的企业,还未找到春天,活的好的是卖设备和做项目的,做平台的,讲故事的,都在拼命圈地,也就是获得停车位的经营权,ETCP、阳光海天这两家融资海量的创企,千方科技在北京买总部基地停车场运营权,也都是如此。
讲故事的,实际上是一些卖设备的,提出智慧停车4.0的,多是一些做视频停车设备的,比如信路通、大华、爱泊车等等,也有做RFID的,比如本能科技。就路内停车管理而言,智慧停车1.0是咪表管理,2.0是人工手持机计费,3.0是地磁+电子收费,4.0是车牌识别+电子支付。理论上说得过去,并不是生搬硬造。
但智慧停车4.0的技术流,到底是基于视频的智能识别分析,还是基于RFID短程通信,可能还会有一点点的争议,但现阶段,显然是视频分析占了上风。
智慧信号灯/智慧诱导屏
看标题可能很多人就知道,这是那两家推的新名词,没错,就是滴滴和百度,两家都有类似的说法,而且在济南、成都等城市有落地项目。
智慧信号灯并没有太多内涵,对外都是号称接入了移动互联网数据,然后用来优化信号配时,滴滴在年底还推出了智慧信号灯2.0,实际上是接入了浮动车数据的区域信号优化。
智慧诱导屏呢?比传统的诱导屏信息更加丰富和明了,虽然还是用红黄蓝来标示动态交通状况,但加了一些提示性信息,比如到达时间。诱导系统的数据来源是移动互联网数据+交管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较以往准确度要更高,更新频率也要更快。
数据湖
易华录的城市数据湖概念。数据湖是大型数据存储库和处理引擎,拥有大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在数据存储方式上,易华录利用了长效光盘库存储技术。其核心是蓝光存储的运用,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储空间扩展灵活、安全性高(可抗核磁攻击)、保存时间可达50年以上,并且对环境没有特殊要求,无需恒温恒湿,无需长期在线存储,可降低能耗80%。数据存储之后,通过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开放大数据应用。
和云图架构一样,数据湖也不是单独面向交通,而是整个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当然交通管理方面有大量的非结构化视频数据,对于大容量可分析的存储模式,还是有大需求的。
此外,易华录今年发布了两个新产品易慧、易策,个人感觉实际上就是交通大脑架构,只是被分为了两个部分,易慧面向综合交通的大数据资源体系,支撑公安交管和交通运输两大业务方向,而易策就是基于易慧的交通管理决策支撑。
易行平台
在出行服务领域很热门的MaaS(出行即服务),在国内略有些冷清。但是网约车、共享单车、分时租赁等出行领域创新模式,却是火光四起。也许要等各出行领域大局初定后,多出行方式组合搭配的MaaS,才可能发展起来。
7月,高德集团在未来交通峰会上宣布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易行平台正式上线。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摩拜单车、飞猪等出行服务商,已作为首批合作伙伴接入该平台。
高德发布的云+端公共出行服务平台供包含云和端两个部分。在云端,高德将致力帮助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云端交通大脑对信号灯等公共交通设施、对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指挥调度;在端上,滴滴、摩拜等出行服务商可以基于易行平台获得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自由选择从任意起点到终点的个性化规划,采用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组合,终实现体验优、规划优和成本优。
高德和淘宝的路径类似,“我们不卖商品,我们只是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卖出他们的商品”。
ETC 2.0
这不是今年才提出来的,在前两年,金溢科技掌舵人罗瑞发就提出了这个设想,希望推动ETC“进城、上车、连云、在手、出海”等等,也就是ETC2.0,将ETC前装化,用于城市停车,用于连接车后市场以及走向海外。
ETC全国联网的用户增长红利,已经进入稳定期,但ETC标签的价格一降再降,利润大幅下降,而且面临着移动支付的冲击影响,ETC 2.0需要加快发展。但也不是没有亮点,首先是用户规模庞大,而且可预见的是,在政策支持和便利性的吸引下,用户流失率会很低,在接下来的产品升级换代,多功能产品(ETC+行车记录仪、ETC+DSRC、ETC+4G/5G等)或将有机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其次是政策的继续支持,如可开具增值税发票;第三是地方ETC运营商在金融、加油、充值等方面服务拓展;第四是在“进城”方面,也借政策之便,入驻了机场、枢纽等一些具有示范作用的停车场。
原标题 年度回顾之盘点2017'智能交通行业的那些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