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众议:指静脉《规范》出台对安防有何影响?
- 来源: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作者:李红莲
- 2017/11/3 10:17:1936610
【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指静脉识别,它是通过静脉血液的流动进行身份识别。指静脉识别获取的是手指内部的静脉图像特征,而不是手指表面的图像特征。因此,不存在任何由于手指表面的损伤、磨损、干燥或太湿等带来的识别障碍。指静脉识别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必须活体且有流动的血液。 是否有人还纠结于这样的问题:双胞胎是不是可以替考?肯定的答案是:除非本人,不然即使将手剁下来都没法完成身份识别,
作为生物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指静脉技术经过近二十年不断发展并趋于成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产品需求的提升以及新技术的推进,国内一些安防企业如电子锁厂、门禁厂、集成商等,都开始进行指静脉配套技术研发及相关产品布局,不但国产指静脉核心技术取得了相应突破,同时产品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有鉴于此,2017年5月1日GB/T 33135-2016《信息技术 指静脉识别系统 指静脉采集设备通用规范》的正式实施,更显得恰逢其时。那么,《规范》的出台究竟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安防企业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带着这些问题,特邀请行业企业共同探讨指静脉技术的现在与未来,希望对行业人士有所启发。
参与嘉宾:佛山华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巨勇;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鄢慧晗;广州微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 ;杭州海康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工程师:陈昌凤
问:近年来,随着生物识别市场的快速发展,静脉识别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该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静脉识别整体市场的发展现状?
毛巨勇:静脉识别作为新兴的识别分支技术,因为其防伪性能较好,近年来逐渐得到厂商和消费者的认可,在门锁、门禁市场有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国产化进程之后,静脉识别终端应用设备从价位很快跌落,降落到比较合理的中段区域,逐渐开始的规模化销售证明了客户对指静脉识别技术和价位的认可。
相比指纹、人脸等识别技术,静脉识别大的优势在于防伪,这来自于它的非表面特征采集方式。但因为静脉采集硬件和算法的局限,静脉特征的稳定性、性尚需证明。同时,因为缺乏大规模数据库测试,算法的可靠性也是参差不齐。
静脉识别市场目前的年增长率大约在30%左右,低于高速增长中的指纹和人脸识别市场。静脉识别常见的是与指纹识别的组合应用,这是优势互补的打包:指纹技术的性可靠性与静脉技术的良好防伪功能结合,而且一套硬件完成双特征采集和验证,堪称组合。
张勇:指静脉识别的发展从2008年开始在国内逐步商用化,到2014年前后占比整个生物识别市场的1%,发展到2016年的3%,基于代生物识别技术存在的部分缺点以及多模态生物识别的趋势,指静脉识别的市场前景日趋明朗。同时,目前一些指静脉识别厂商开始提供民用指静脉锁柜解决方案,会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接触到或用到指静脉产品,从而促进整个指静脉识别行业的快速发展。但现阶段在市场培育以及消费者教育上,指静脉识别行业仍面临较大的挑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问:指静脉行业标准(GB/T 33135-2016)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您认为标准对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陈昌凤:首先,指静脉行业标准的出台实施,可以看作是国家对于指静脉行业的一种强力支持。其次,随着各设备商的产品切换至行业标准,不同设备商之间的设备彼此兼容,打破原始壁垒。更重要的是,设备功能、性能标准也将趋于统一,用户在选择上不再盲目,更能从需求角度出发满足自身的需求。
鄢慧晗:一方面,由于标准对技术要求、试验方式、质量评定程序、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进行了规范,因此不仅对于制造厂商的研发、生产与制造具有指导性意义,也对广大消费者、使用者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行业标准,降低了门外汉被厂家忽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指标准的出台代表了国家对指静脉行业内技术的认可和重视,同时为整体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更为良性的发展动力。
问:指静脉识别的技术优势与应用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对安防领域的应用场景有什么样的要求?
毛巨勇:上面提到,静脉识别大的优势就是防伪性能好,因为它采集和验证的是非表面生物特征,难以仿制和假冒。但也有其局限,那就是指静脉的特征信息,其稳定性和性是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研究和证实的。
在安防领域,指静脉识别的良好防伪、防假冒功能是大的卖点,但因为其系统安全可靠性尚需进一步证实,所以对较高安全要求的应用场景,将指静脉和指纹两种技术融合,形成双模态识别,取长补短是明智的选择,预计这样的应用将得到更多客户的接受和认可。
鄢慧晗:指静脉识别技术的优点有三:一是指静脉识别是真正意义上的活体识别,解决了识别特征信息外露和非活体检测识别两大困难点;二是指静脉识别技术的性和稳定性,要明显高于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三是准确率高。由于采集的是人手指表皮下的静脉纹路,匹配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非常小,因此指静脉识别样本重复率为1:100万,且指静脉的误识率均仅为0.0001%。
指静脉识别的技术核心本质决定着使用指静脉识别的场景,必然是对人员身份核验要求更高、人员权限把控更加严苛和严谨的使用场景,普遍适用但不局限于金融、银行、政企、监所、公安、军工等安防机要场所,同时指静脉的识别也能够在教育系统、普通门禁安防、企业考勤、公共场所人员识别等安防管理使用场景中应用。
问:您认为指静脉识别在安防行业还存在哪些挑战或技术、市场瓶颈需要去克服?企业在发力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
毛巨勇:每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各有其技术特点和适应性,不能简单说谁更具优势,谁会马上替代谁。和其他应用领域相似,安防行业也是多种生物识别技术都在规模化应用,都在不同的场景得到不同客户的认可和接受。指静脉技术的主要局限,一是其基本理论(通过指静脉识别人)尚需得到进一步验证和证实,二是其采集硬件体积较大,影响了产品形态和布局——希望技术的突破能带来更广阔的潜力应用市场。
鄢慧晗:指静脉识别要想在安防领域进一步站稳脚跟,夺取市场份额,还需在核心技术、算法上进行升级和进一步突破,这是整体产品的核心与重中之重。而在实现产品的小型化方面,由于成像技术要求导致产品体积难以精简,对产品外观设计、成本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作为指静脉识别技术厂商,需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时刻接触新市场动态,了解市场新方向,及时针对市场风向做出战略调整。对于指静脉识别技术,需时刻了解指静脉识别领域新技术,紧跟甚至超出世界的脚步,以核心技术潮流,才能分得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中大的蛋糕。
问: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更安全、更便捷、更可控的应用环境的需求,近年来指静脉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叠加融合应用增多,您认为这种需求是否普遍?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对静脉识别有何影响?
鄢慧晗:近年来,指静脉识别技术不仅仅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同时还表现出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融合,这种需求不仅仅是普遍发展趋势,而且是必然发展趋势。当前指静脉识别技术及产品停留在前端产品硬件的层面,各企业正在努力发展出以生物识别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结合了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使指静脉识别技术在应用领域、框架升级上实现稳步提高,提供解决方案的安全性、智能性、市场行业的贴合性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张勇:指静脉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叠加融合应用,就是生物识别行业的“多模态应用”,实际上已是普遍的方式,比如在社保的养老生存认证上,福建平潭就是既采用了指静脉识别产品,同时也使用了人脸、声纹的多模态认证。每个生物识别技术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一些应用场合上,只有多模态的应用,才能更好地满足高安全、高便利的需求。
毛巨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是基础架构级技术,生物识别可以在这样的架构上以丰富多彩的形态呈现。同时,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这些技术的支撑和促进。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之间的相互结合、融合,是未来的应用趋势。
问:对于未来安防静脉识别的发展趋势您做何判断?特别是未来的市场格局、产业化您如何预测?
鄢慧晗:目前的生物特征识别方式绝大多数还是以单一的识别模式进行,而单一的识别模式必然带来不便和缺陷,因此多生物识别的融合与发展必然成为态势。不久的将来,多生物特征识别将在统一产品形态上实现,获得任何一种单一的识别方式不具有的全面的多生物识别技术,形成多种特征生物识别自由切换,多种生物特征识别自由兼容与结合。并且随着大数据、云存储、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指静脉识别的融入,将会呈现更加科技化、智能化、全面化的多生物识别格局,在实现产业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陈昌凤: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静脉识别在安防领域将主要应用于智能锁与考勤两大业务。随着安防领域的各业务模块彼此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用户对完整的解决方案需求越来越紧迫,单一的产品类型已经不能构成竞争优势,必须结合完整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用户的需求,甚至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方案。
张勇:对于未来安防静脉识别的发展,其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高。安防市场可分为公共识别安防和(私密)识别安防领域,指静脉识别尤其适合识别的安防领域,因此指静脉识别的市场格局也将逐步扩大,产业化也更明朗。
原标题 【聚焦】《规范》或助指静脉步入快车道,多模态融合识别势所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