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标识相关标准制定及研发取得了哪些成果?
- 来源:警察技术杂志 作者:张晓多
- 2017/6/5 17:08:4241232
汽车电子标识相关标准制定及研发取得了哪些成果?
2013年,公安部、工信部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编制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推动超高频RFID芯片的国产化和产业化,规范和各地涉车RFID电子标识的应用。2016年,该系列标准报批国标委。同年,在无锡、深圳等全国公安物联网示范城市开展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应用工作。本期专题人物,我们采访了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正良,请他为我们详细解读汽车电子标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
Q:汽车电子标识技术的研发、应用及推广对于未来我国的交通管理和服务工作将产生怎样的意义及影响?
孙正良:2015年12月底,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地政府要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空气污染等城市病。近十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和社会治安防控系统的建设,在交通秩序管理、社会治安防范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基于视频图像技术的交通监控设备存在号牌识别率低、无法辨别假(套)牌车辆等技术难点,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管理和公众安全出行需求。而基于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的推广应用,是新形势下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服务公众出行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手段,对预防涉车暴力恐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互联网+、物联网、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技术等新一轮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基于超高频RFID 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将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为创新交通管理和执法服务带来新机遇,无锡、深圳、重庆等城市已经在重点车辆通行监管、公交信号优先通行、通行证管理,停车/门禁出入管理等方面开展了规模化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Q:汽车电子标识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孙正良:电子标识技术的特点,一是可信电子身份。汽车电子标识TID号的性和国密算法身份鉴别机制能实现“一车一卡”和“一卡一密”,确保电子标识难以复制、难以拆移;二是识读快速。电子标识具有快速识别功能,在200km/h的车速下可远程识读,识别准确率可达99.9%;三是安全自主可控。基于GB/T 29768国家标准的电子标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防克隆、防伪造、防篡改、防非法识读的安全体系,采用双向安全认证(带国密算法)和“一卡一密”,确保电子标识系统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隐私保护严密;四是无源免维护。采用无源技术的电子标识安装方便,无需专业工具手工即可迅速完成,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无需日常维护。实验表明数据保持时间大于10年;五是跨行业共享应用。在顶层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了电子标识应当满足公安、交通、环保,保险等多个行业的涉车管理和服务需求,各行业具有独立的信息存储区域,实现“一卡多用”。
电子标识在应用上的优势在于:一是可大幅度提升交通感知能力。依托电子标识管理系统,能够准确统计道路交通流量(按车型分类统计),动态监测道路交通状况,有效跟踪车辆轨迹,为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实施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和停车诱导服务等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支撑;二是各城市针对重点车辆的各项管控措施可得到有效实施。依托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可方便实现各类通行证的电子化管理,通过识读基站准确采集通行车辆信息,有效落实泥头车、危险品运输车以及黄标车区域限行限号等管控措施;三是可打击涉车违法*行为。依托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可通过车辆身份的识别,、快速辨别假套牌车辆、故意遮挡号牌、逾期未年检车辆及逾期未报废车辆等违法行为,增强发现查处嫌疑车辆能力;四是推进多行业信息融合共享。电子标识技术上的兼容性可以方便地将年审、保险、环保等多种车辆信息整合到电子标识中,可用于城市停车门禁管理、公路不停车收费、环保执法、城市交通规划,车辆保险等行业领域要,提供跨行业、多部门的“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