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标识相关标准制定及研发取得了哪些成果?
- 来源:警察技术杂志 作者:张晓多
- 2017/6/5 17:08:4241233
Q:汽车电子标识的相关标准制定及装备研发工作在国内已经发展了四五年的时间,取得了哪些成果?
孙正良:首先,在标准制定方面,针对汽车跨区域流通和快速运动的特点,公安部科信局于2013年3月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提出了编制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的立项申请,推动超高频RFID电子标识芯片的国产化,规范和各地涉车RFID电子标识的应用。国标委于2013年7月和2015年9月分批下达了汽车电子标识6项产品类标准和2项应用类标准的编制任务。2013年9月,公安部交管局牵头成立了由公安部交管局、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工信部科技司、国标委工业二部等参与的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直接指导8个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作为标准牵头单位,发起成立了汽车电子标识技术论坛,吸收国内近40家RFID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标准研讨、关键技术指标选择,产品研发和测试工作。
目前,首批6项国家标准历时3年多时间,经过起草、研讨、反复征求意见、指标验证、技术专家论证预审及行业专家审定等编制工作后,已形成标准(报批稿)报送国标委;第二批2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已于2016年底公开征求意见,正在形成标准(送审稿)。
其次,在相关产品研发测试方面,一是组织国内十多家企业完成了电子标识专用芯片、RFID读写设备等产品的研制、中试生产工作,并不断通过测试和示范应用发现问题、改进设计;二是持续开展电子标识及读写设备技术指标验证测试工作。2015年以来共组织6次在黑龙江漠河和黑河极低温度、海南三亚和新疆吐鲁番极高温度下的环境适应性测试,组织在安徽广德试车场进行240km/h高速行驶识读性能测试。从测试结果看,芯片实测灵敏度达到-18dBm,电子标识总体识读性能处于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满足高速自由流交通状态下识读的需求;三是完成了电子标识发行管理系统、密钥管理系统等配套的后台管理系统研发,在无锡、深圳等地部署使用。
Q:我们了解到这项工作已经进入示范应用阶段,效果如何?除无锡、深圳外,接下来是否还将在其他城市进行示范应用?
孙正良:2016年初启动的无锡和深圳示范项目已分别在约5.6万辆和7.5万辆汽车上(主要为出租车、公交车、大货车等运营车辆)安装了汽车电子标识,在城市道路和门禁出入口上分别设置了179个和384个识读基站,开展了货车通行证管理、公交车信号优先,门禁管理等应用测试。无锡、深圳的示范应用取得了预期成效,相关产品和应用技术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例如:无锡通过汽车电子标识识别系统查获5辆非法假/套牌车辆和5000余起货车进入禁/限行区域等交通违法行为;深圳利用汽车电子标识开展交通信号公交优先控制,不停车情况下,平均每个路口可缩短近50秒的等待时间,每天优先动作达到1000余次。为全面落实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的先行先试任务,公安部、工信部、交通部及环保部于2016年12月联合印发了《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作方案》和《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技术方案》,明确2017年试点目标和各地具体任务,成立部际协调工作组,接下来将协同京津冀地方政府开展相关试点应用。2017年2月,国务院《“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示范推广车路协调技术,推广应用智能车载设备,推进全自动驾驶车辆研发,研究使用汽车电子标识”。
Q:汽车电子标识的相关工作进展到目前阶段,还有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孙正良:首先,目前尚缺乏国家和地方层面相关的法律法规。2015年4月,深圳市通过人大立法修改了《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从事道路运输的八类车辆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电子标识”,而无锡市则没有相应的立法权。因此,无锡和深圳试点期间,主要在运营车辆上安装电子标识,私家车只能采用鼓励+自愿的原则,造成电子标识安装进度相对缓慢。下一步,需要国家部委积极论证电子标识作为机动车电子身份的必要性,尽快从国家立法层面确定电子标识的法律地位。另外,一些地方仍出现“类电子标识热”应用趋势。由于汽车电子标识应用范围和领域很广,近年来个别城市仍出现不符合标准的“类电子标识”应用,建议国家部委做好宣传,引导各地科学论证应用需求,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用,避免各搞一套引起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Q:有关汽车电子标识的下一步工作部署是怎样的?
孙正良:为推动汽车电子标识在全国各地应用的有序和规范,我们下一步主要工作,一是抓紧完成剩余2个国家标准的审定和报批工作,同时积极协调国家相关部委,争取电子标识国家标准早日颁布;二是深入推进无锡、深圳两地示范项目应用范围。在信息汇聚、车辆管控、交通控制,涉车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加强示范应用,对汽车电子标识及读写器运行稳定可靠性进行充分检验;三是按计划完成京津冀地区的试点任务。为京津冀部分车辆安装电子标识,在京津冀主要干道和出入口安装电子标识信息采集设备,逐步构建京津冀汽车电子围栏,强化机动车运行安全监控,为进京车辆核查和车辆通行提供便利。在进京通行证管理、重点车辆监管、机动车环境管理、新能源汽车差异化管理、公交信号优先,停车管理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Q: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在汽车电子标识相关工作中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和任务?
孙正良: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是汽车电子标识系列国家标准起草牵头单位,也是超高频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应用的*和开拓者,具体负责汽车电子标识全面推广技术指导与支持工作,承担全国汽车电子标识密钥管理中心工作。通过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坚持“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两大原则,团结和引导国内RFID芯片和读写设备领域的主流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产品测试和市场培育,推动我国自主RFID产品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逐步提升物联网和车联网领域的竞争力。
关于作者:孙正良,研究员,专业技术一级警监,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道路车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智能交通控制、交通管理信息以及牌证数字防伪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等科研项目近十项,主持起草20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201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