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突破口 浙江开始谱写治安防控建设新篇章
- 来源:新浪网
- 2017/4/25 9:58:3838000
【中国安防展览网 城市在线】平安浙江建设是浙江省发展的一大亮点。同志*浙江时,在全国早提出建设“平安浙江”。13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众志成城、久久为功。
在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的新起点上,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审时度势,把2017年定为全省基层基础和治安防控建设年。4月1日召开的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和治安防控工作会议提出了“防控优先”理念,标志着浙江公安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总体布局的调整,也为加强基层基础和治安防控建设确定了总基调。
从“应对处置”到“防控优先”
近几年来,浙江省公安机关以平安浙江建设为抓手,以派出所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G20杭州峰会等大型安保活动的成功实践,反复证明了基层基础和治安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也为新时期公安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年持之以恒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不断严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我们就很难有这种确保‘安全’‘*’的底气。”多年主抓基层基础的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金伯中表示。
据了解,去年以来,浙江突出社会面治安管控这个重点,注重发挥体制优势,压实社会各部门各单位主体责任,形成党政统揽又动手、警民合力又合心、各部门联动又联勤的“善治”局面;将社会治安管控*拉至“*”高度,实施23项治安要素排查率、登记率、管控率100%的顶格标准;在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同时,坚持科技支撑,提升基层基础和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在夯实公安工作根基的同时,稳妥推进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全省社会治安步入良性发展通道,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攀升。
“虽然社会治安总体平稳,但防控社会风险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深耕基层基础,提高敏锐感知并化解风险的能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警预测预防转变。”徐加爱表示。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家住老旧社区的杭州市民吕晶晶一直在为停车问题发愁,每天回来晚了会挡住别人的车、出门早了还要等别人来挪车。这样的烦恼在他安装了浙江省公安厅开发的“掌上110”APP后迎刃而解。只要别人扫一扫他置于车头的二维码,系统就能自动提醒他移车。除了自助挪车功能外,这个APP还具有身份认证、违法查询、一键报警等功能,颇受年轻人欢迎。
服务就是管理,服务的范围越广,管理的能力就越强——在浙江省公安机关,这样的理念正在成为共识。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积极把管理与服务融合起来,通过更全面、周到的公共服务,有效覆盖专业工作难以触及的领域,有效采集日常管理难以采集的信息,全时空服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服务有形、管理无形。
智能警务也让社区民警进入“看数据模式”。去年6月,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分局中港警务室民警通过掌上“智慧E警务”APP进行数据巡查时发现,辖区一居民用户水电用量突然异常激增,立即上门走访,随即查获了一个生产无牌无证口罩的“黑作坊”。
以“互联网+”为支撑,全省公安机关深化流程再造,进一步简政放权,取得了便民利警的实效。衢州市公安局在试点改革中,把原先10多个办事窗口合并成1个窗口,不仅让群众少跑腿,还一下子解放了9名警力。
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
村居社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源头交汇点。近年来,浙江省坚持把乡镇(街道)、村(社区)作为社会平安稳定的基石,并不断往细延伸,探索推行“一格一警”等做法,主动融入综治网络,做深做细“网格模块”。
10.9万个网格中有23.4万名专兼职网格员,他们广泛参与到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中,走访调查、排查隐患、解决难题,发挥着末端触角作用,是浙江群防群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的社工邓邦华是一名网格员。去年6月,他发现网格里一名业主名下的6套房竟然和43户住户存在租赁关系。他和网格长将信息报告给社区民警。不到一个星期,这个群租房隐患就被清除。
除了依靠社会群防群治力量,浙江各地还在人员密集场所等治安复杂地区,建立武警、特警、交巡警、治安民警“四位一体”巡逻模式,同时利用“人脸识别”“车牌抓取”以及物联网等科技手段,积极提升基层基础和治安防控工作智能化水平。一个天上有“云”、中间有“网”、地上有“格”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已在浙江全面建成。
今年3月17日,杭州邵逸夫医院肝病科护士值班室柜子被撬,民警接警2分钟后到达现场,15分钟甄别确定**,指挥中心4分钟后通过视频发现*乘出租车逃跑,1小时12分后发现并抓获*,当场缴获所有赃物。
嘉兴市秀洲区风和苑小区居民夏松只花了几十秒的时间,就利用手机APP“红马甲在行动”报名参加4月7日19时从永泰社区警务室出发的巡逻。他劲头十足地说,每天晚上穿着红马甲跟着民警和老乡在社区里走一走,一方面让小区更加平安,另一方面参与巡逻的积分还能在好多商铺里打折消费,何乐而不为!
在浙江,“红马甲”“武林大妈”“乌镇管家”“南湖义警”等平安志愿者凭借自身优势,在社会治安管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省建立了平安志愿者队伍3.5万余支、230余万人。
让派出所回归基层基础主业
浙江始终把派出所建设作为基层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特别是2014年以来,省公安厅党委连续三年下发加强派出所建设的“1号文件”,树立了重视基层、夯实基础的导向,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步入了加速发展期。派出所回归基层基础主业,把主要警力投向基础管理一线,到离群众近的地方去做群众工作,到工作落实的末端进行管理,真正做到人、地、物、事等要素底数清、情况明。
从2013年开始,余姚市公安局在刑侦大队设立预审办案中队,明确了派出所负责刑拘前的侦查破案,办案中队负责刑拘后的预审办案,法制大队负责案件审查。这种模式实行后办案质量大幅上升,退捕率大幅下降,全局派出所办案民警从150人下降为41人,被置换出来的派出所民警可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基层基础建设中。2016年4月,浙江省公安厅在全省推广建立这一模式。
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确保队伍稳定是根本。为真正给派出所减负松绑,浙江省公安厅明确省厅、市局不直接分别考核县局和派出所,县局减少考核内容,严禁向派出所抽调民警,严禁市、县(区)公安机关过多插手干预派出所工作。同时,全面落实派驻乡镇基层所队民警享受乡镇工作补贴等待遇,派出所基层一线民警公务员年度考核比例提高到20%,建立市、县两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工作机制等措施,真正实现“警力往基层放、干部从基层出、政策向基层倾斜”,不断增强派出所综合实力。
“刚性留人是权宜之计,拴心留人才是治本之策。”徐加爱表示,下一步浙江将借助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做好针对性工作,真正让民警在基层能安心,有盼头。(原标题:浙江:“防控优先”打造平安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