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软硬差距大 离真正智慧还远
- 来源:太火鸟科技
- 2017/1/3 16:38:0827678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自智能交通概念诞生以来,给智能交通为概念,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智能自行车等曾出不穷,但对于真正的智能交通来说,这次产品并没有解决号人们对交通拥堵,安全驾驶等的需求,其本质是智能交通软件的发展滞后与硬件的发展过热存在的矛盾。
先来看看近一段时间智能交通领域发生的大事件。
•2016年4月1日——电动智能汽车行业的和开拓者特斯拉公司于北京时间上午11点30分正式发布Model 3。同时也是特斯拉所有车型中亲民的,起售价仅为35,000 美元。
•2016年4月20日——乐视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乐视超级汽车LeSee正式亮相,并且在现场进行了无人驾驶功能展示。
•2016年4月21日——创造高记录的牛电科技正式发布旗下新产品小牛电动M1
•2016年4月26日——野兽骑行3月份发布的SPEEDX刷新了京东上自行车产品的记录,同时也刷新了Kickstarter上自行车相关产品的记录,终金额达到231.9万美元
智能出行就是电动化?
在智能出行领域,不管是针对长距离出行的特斯拉、LeSee,还是面对中端距离的智能自行车和平衡车厂家,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电力作为其能源。2014年中国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为75.20%,*火电是对环境污染大的一种方式。如果以电力为能源的出行工具持有量增加并形成主流的话,势必对上游的发电量的需求增大,但在上游产业转型缓慢的现状下,电力能源的工具并不能像宣传中的那么环保。
在日常试用过程中充电也是个问题,长距离出行时这个问题更加明显。不过电力做为清洁能源在二次污染上相比于其他能源要好很多,如果进入智能出行的厂家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与上游能源厂家展开更多合作,目前来看除了特斯拉外,并没有厂家在这方面积极布局。
智能交通工具靠什么打动消费者?
野蛮生长的智能交通工具领域正处于三无状态:无品牌、无产业化、无明显差异化。那么这些厂家靠什么实在的东西去打动消费者呢?
1.独特的设计
不得不说,设计美学在目前的智能交通工具里处于核心地位,很多厂家设计的产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很多产品大胆前卫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从平衡车,体感车,再到电动车、汽车,每个产品为了突显不同,都在设计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设计驱动在这个领域的重要起来。
2.超高的性价比
头两年这些炫酷的出行工具还是那么高高在上,但近两年变的越来越亲民,普通消费者的接受度也逐渐提高。小牛M1刚发布的时候3999元的售价让不少消费者抱怨不已,但相对于出色的续航和体验,这样的定价也并非不能接受。云马C1时候的价格定在1999元,把智能自行车这个产品的价格拉到了2000以内,后获得了1100多万的金额。体感车这种短途出行工具甚至已经探底到千元内,市面上标价低的产品只需要500多元就可以买到。
尴尬的销售现状
由于是新兴领域,大部分的智能交通领域的从业者都选择在线上发布其产品,很少在线下铺设完善的销售渠道。笔者统计了淘宝和京东这两大平台的公开数据。(图中蓝色部分为京东上线项目,白色为淘宝上线项目)
1、两个平台有关智能出行工具的项目共计60多个,超过100万的项目共有25个。
2、已结束项目中金额高的是小牛的M1,金额高达72,022,526元,低的仅筹集了9,556元,两者相差7536倍。
3、百万的项目在智能交通工具总金额占比超过90%,而智能交通工具这个品类的总金额约为2.5亿左右,在两大平台的整体份额为7%左右。
4、在IT桔子上收录的数据中,从事智能代步工具的企业共有21家,融资到A+的只有牛电科技一家,牛电科技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已经超过8000万美元。
什么可以代表未来智能交通的趋势?
前不久深圳出台了“禁摩限电”的规定,给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有限的地面资源上,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和工具变的越来越迫在眉睫却又困难重重。到2030年,世界上将有41座特大城市,其中7座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等会成为人们出行的痛点。
1、公共交通和自动驾驶
无人驾驶作为智能交通软件的发展严重滞后,相对于各种交通工具,无人驾驶能够更好的利用交通资源,缓解交通压力。公共交通的大力发展也是快速有效解决出行问题的方式,Uber和滴滴这类打车软件的兴盛,也可以算作公共交通的补充,在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资源的前提下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而且这两家公司也在大力发展无人驾驶技术,Uber更是拿下了微软必应的地图团队。
2、私人飞行器
2016年初,在美国CES展会上,亿航推出的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亿航184”,并透露已经量化生产了9台,这个飞行器更加方便也更加安全。如果在政策监管和技术层面上更加完善,将会真正成为智能交通的划时代事件。
不过笔者认为智能交通一直是个“伪命题”,消费者对于交通的需求是:方便、安全、快捷、低价。如果未来某一天智能交通的产业成熟,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需求的时候,那时候的传统势力一定会全力阻挠。毕竟如果一个住在河北的人来北京上班只需要很短时间和很少金钱的话,谁还花大代价在市中心买房子,租房子呢?围绕住宅布局的传统商业模式将会迅速崩塌。当然,这都是很遥远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