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云端机器人将会成为未来机器人产品形态

来源:网易智能
2016/12/2 14:22:1924637
  【中国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 作为原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对移动通信网络情有独钟。他认为,如果想把机器人做得像人一样聪明,云端机器人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产品形态。黄晓庆认为,云端机器人的形态,把机器人的大脑放在云端,神经网络变成一个移动通信网络,机器人本体就是阿凡达那样的形象。这样一个架构,能把传统的计算的成本用通讯的成本来置换。


云端机器人将会成为未来机器人产品形态
  
  黄晓庆认为,智能机器人必须是在某个领域完全取代某一个人的角色,能把人力解放出来。黄晓庆向智能菌透露,达闼科技的未来的产品方向是做面向刚性需求的服务型机器人,主要会集中在医疗、服务行业等,如导购、服务员、保安等等。另外,达闼科技要成为云端机器人的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让机器人接入云的同时,还要做机器人的大脑。
  
  黄晓庆称,我认为人类的机器形态将是一个人类人的服务人的家庭保姆,我们的目标是十年内能够做出这样的机器人。“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国有些过热,但我们现在能解决的问题,离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还差很远。未来两到三年,我们还要耐得住寂寞。”黄晓庆说道。
  
  以下为黄晓庆的采访实录(经过本站整理):
  
  智能菌:您在近期的一些会议中多次提到打造云端机器人,能详细解释下吗?
  
  黄晓庆:云端机器人来源于一个假设,这个假设的基础是人类可以把机器人做得像人一样聪明。如果我们把人的大脑和计算机做比较的话,不管是从耗能还是从重量看,人的大脑都要比计算机有效率得多。人脑的平均重量是1500克,但是里面可以有1千亿个神经元,耗能也只有40瓦。如果把计算机做得像人脑一样,理论上需要1千亿个芯片,如果要把这些接起来,有人计算可能要好几千吨的重量,耗电可能要几十兆瓦,比较起来可能差了100万倍。这是大自然几百万年的进化,人要是想复制它,即使摩尔定律再能走几十年都很困难。
  
  人脑很复杂,但是它很慢,只有500赫兹,计算机却很快,大概又可以比人脑快100万倍。如果真的做出这样一个大脑的话,不仅仅是给一个机器人用,而是可以给成百上千个机器人用。所以说,如果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想要做成人脑一样聪明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脑袋是不可能扛在它身上的。
  
  云端智能机器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也是未来的一个机器人形态。云端机器人的形态,把机器人的大脑放在云端,神经网络变成一个移动通信网络,机器人本体就是阿凡达那样的形象。这样一个架构,能把传统的计算的成本用通讯的成本来置换。随着通讯的发展,目前我们用几十美元就可以传送几百兆的通讯信息。这几百兆的信息目前已经足够机器人用来感知,能够传到云端。这种传输的成本远远低于比它贵几万倍的计算机。
  
  智能菌:用移动通信网络代替神经网络可行吗?
  
  黄晓庆:可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就是一个计算机,人的各个部位是没有思维的,从大脑发出指令传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平均延迟都要100多毫秒,如果用移动通信网络,100毫秒的时间足够把一个信号传到一千公里以外。这样说的话,AlphaGo也是一个远程机器人。但是我们想在讲的是能够移动的服务型的机器人。未来的家庭保姆可能是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的服务型机器人。
  
  智能菌:在这种情况下,本体的机器人是否需要复杂情景的判断?
  
  黄晓庆:本体的机器人不需要判断,只需要把感应的传输进来,数据化压缩,然后上传。所以这个时候上传的带宽需求远远大于下行带宽,与多数网友的上网需求刚好相反。这样,以后机器人和人类共享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也有互补的优势。达闼科技的愿景是做云端机器人时代的服务商。智能机器人服务人,达闼科技服务智能机器人。
  
  智能菌:云端机器人的模式具备普适性吗?
  
  黄晓庆:我认为,云端机器人的架构是普适性的,要想把机器人变得聪明,这是的途径。就好像说用蜂窝网络才能实现移动通信的现代化一样。蜂窝通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架构改革,正因为这个改革才能实现移动通信。所以云端智能是一个架构的创新。
  
  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在不同的垂直领域有自己不同的管理和方法。达闼科技要从垂直的机器人开始做起。达闼科技在云端机器人架构的基础上,从简单的机器人开始做,然后是比较难的,后是通用的机器人,甚至像人一样聪明。
  
  智能菌:达闼科技在云端机器人的方向是什么?
  
  黄晓庆:服务型机器人是达闼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且面向刚性的需求。我给机器人提一个定义,就是智能机器人是在某个领域完全取代某一个人的角色,必须能把人力解放出来。我认为医疗、服务行业等有刚性需求,如导购、服务员、保安等等。并且,我认为人类的机器形态将是一个人类人的服务人的家庭保姆,我们的目标是十年内能够做出这样的机器人。
  
  另外,达闼科技要成为云端机器人的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智能机器人服务人,达闼科技服务智能机器人。在运营商方面达闼科技专注两个方面。,让机器人接入云;第二,做机器人的大脑,这其中包括机器人的感知,认知,操控和学习。我们还会把这个平台开放给机器人,让机器人的功能得到加持。
  
  智能菌:您对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判断是什么样的?明年是否会迎来AI应用的爆发?
  
  黄晓庆:我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过热,我听说一个计算机专业尤其是会深度学习技术的博士年薪能达到100万美元。一方面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人工智能不断挑起人的神经,这其中包含着人类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无限憧憬。
  
  但是,就算我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工程师,但是现在大家说的技术进步很快,我都感觉自己应接不暇。事实上,我们现在能解决的问题,离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还差很远。我觉得未来两到三年,我们可能无法取得惊天动地的进步。
  
  智能菌:有人说AI的技术研究在美国,行业应用在中国。您如何看待中美在人工能领域的差别?
  
  黄晓庆:在未来两到三年,我们还需要耐得住寂寞。从国家来看,这次的人工智能热潮中,中国是不落后于世界的,甚至是走在前面的。而且,中国巨大的市场会推动技术的进步,甚至AI的发展,中国在软硬件上的集成创新要比美国强很多。

上一篇:评论:高清监控下 站街不如巡街

下一篇:全国银行业安保会议召开 金融安防关注哪些?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