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智慧城市建设亟待“合零为整”
- 来源:华龙网
- 2015/10/18 10:13:2611986
通俗地说,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2013年初,住建部公布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我市南岸区和两江新区顺利入围。同年8月,永川、江北入围住建部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今年上半年,住建部公布国家智慧城市第三批试点名单,渝中区也被列入其中。至此,我市已有5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家住南岸的谭大爷近身体有些不舒服,让儿子在网上挂号,本来以为这样省时省力,但没想到先后在3家医院看病的他,每换一家医院就得再做一遍检查,既花钱又遭罪。“医院的信息就不能共享吗?”他十分不解。
信息技术推广普及,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总体而言,这种便利还是点对点、单对单的,一旦涉及多个主体,问题便浮出水面。谭大爷的经历折射出老百姓对打造“智慧城市”的困惑。
然而,未来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又如何实现真正的智慧?这绝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就能解决的!
现状:
碎片化服务个人体验多组织整合少
市民张碧明认为自己每天都在畅享“智慧”生活:出门前,通过手机地图软件查看出行路况,选择佳出行路线;购物时,付款不需要再掏现金或者刷卡,手机扫码就能完成支付;回到家,也不用拿钥匙,扫个指纹或者输个密码就能开门。
“这的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成绩,但这些碎片化的服务绝非智慧城市的全部内涵。”南岸区建委质监站站长梁小平说,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城市信息化形态,是对现有城市的改造与升级,因此更高层面的社会组织形式才是其核心所在。真正的智慧城市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智能交通;二是带动相关产业升级;三是建设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四是智能化的城市管理与服务;五是智能城市的运用使城市人的素质得到提高。
看来,我们在智慧城市的认识和建设上,仅仅是刚刚起步。但从2013年开始建设以来,我市几个智慧城市试点区(开发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南岸突出商圈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在南坪商圈安装户外智能终端123台,实现核心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引导3000多家商户入驻平台实现信息化提升。
江北则在智慧政务上发力,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了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信息资源集中共享,构筑了全天候在线的网上“政务超市”。
两江新区根据自身开发区的特点,智慧城市建设更侧重于为经济产业服务,通过打造云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上下游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让企业更加、有效地寻找到商机。
而永川则与腾讯签约,将通过微信、QQ、腾讯新闻、APP等产品,把永川的城市生活搬到网上,打造信息化先进区。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所能呈现出来的,依然是碎片式的个人体验,不外乎是网上订票、订餐、获取打折信息等内容,而交通组织、社区管理、公共管理等无一例外是“建设中”、“刚起步”或“无明显效果”。
原因:
信息壁垒资金缺口人才短缺
相关人士认为,是信息壁垒、资金和人才短缺造成了上述现象。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掌握在政府手中,同时也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相互之间缺乏通道,因此成为壁垒。
壁垒为何难以打通?两江新区建管局刘建伟博士称,一是因为设计语言、开发标准、接入方式等标准不一,难以整合;二是因为在信息时代,大数据就是生产力,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愿共享。
以医院为例,在*医院,为一个病人做检查的费用从几十到数百元不等,而一家*医院每年收治病人10万人次以上,这其中产生的费用可谓天文数字,如果没有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谁也不愿意共享检查数据。
另一方面,资金短缺也严重影响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永川区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规划,从2013年到2017年,永川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共需要投入50多亿元,但政府仅能拿出5亿元,剩下的皆要依靠社会资本。
那么,社会资本愿意进入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当前,许多社会资本还处于观望阶段。“规模才能产生效益,眼下智慧城市建设刚起步,数据量并不大,再加上还没有数据共享的平台,各部门对自己掌握的数据守口如瓶,可供分析的数据便更少,效益不高,也就难以吸引企业进来。”刘建伟说。
此外,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人才也是一大制约因素。记者在永川、两江新区、南岸、江北采访时发现,从事大数据研究、智慧产业发展评估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部分政府机关只有1-2名专职人员,工作推进缓慢。
破题:
一揽子计划助推智慧城市
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变——前不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2015—2020年)》,对该项工作提出了一揽子计划。
其中,在数据共享方面,我市将先行建设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运行管理、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建成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三大基础数据库,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完善数据更新机制,不断丰富基础数据资源,保证三大基础数据库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更新。
在投入上,则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应用平台等建设。
区县也开始自行探索。例如,永川将与中国普天和平科技有限公司组建智慧城市PPP项目公司,以此撬动社会资本10-15亿元。而南岸则加快推进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初步建成了融合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等政府业务的云计算中心,以及覆盖南岸主要人口、准确率达到90%的人口数据库。
永川区建委相关人士表示,倘若能够合理制定数据开放计划,智慧城市必将成为投资热点,应用广泛、前景远大。
例如,在远程诊疗上,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定期把患者血压、体重等监控数据从家里传到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这样,患者一方面可以持续监控身体状况并提早确定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及时得到医生的建议并减少去医院的次数。
“或许几年之内,新城区建设智慧城市、老城区的智慧化改造都将迎来高潮,”该相关人士说,“届时,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管理、看病就医等当前城市痛点都可能随着大数据的应用而明显缓解。”
他山之石
瑞典
瑞典城市斯德哥尔摩使用“智能交通系统”来改善整体交通和通勤状况。该系统通过收集并分析货车、交通流量传感器、运输系统、污染检测和天气信息等数据信息,寻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可靠途径,实现绿色交通的和谐环境。3年内实现交通堵塞降低25%,交通排队所需时间降低50%,出租车的收入增长10%,城市污染也下降了15%,并且平均每天新增4万名公共交通工具乘客,有效地实现了绿色、便利的交通。
英国
2007年,英国在格洛斯特建立了“智能屋”试点,将传感器安装在房子周围,传感器传回的信息使中央电脑能够控制各种家庭设备。智能屋装有以电脑终端为核心的监测、通讯网络,使用红外线和感应式坐垫可以自动监测老人在屋内的走动。屋中配有医疗设备,可以为老人测心率和血压等,并将测量结果自动传输给相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