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无线协议能否成为主流技术决定智能家居未来结果难料

来源:中国万业网
2015/9/9 8:40:5111793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能家居】目前在用的大多数无线联网协议是针对问题和约束条件都很明确的特定应用场景开发的,例如,Wi-Fi就是针对计算机和智能设备的无线连接设计的。新一波物联网的设备种类、电源(如电池、太阳能)和物理环境的多样性对现有的无线协议提出了新的挑战。
  
  现在智能家居不断发展,但是却没有确立统一标准,反而是越来越多,即便除了有线不计,五花八门的无线协议也足够令人眼花缭乱。当下,几乎每家参与其中的厂商都认为,自己所采用的标准或协议会成为智能家居未来不可或缺的主流技术。可是,厂商把通讯协议看得如此重,通讯协议对智能家居的影响又究竟有多大呢?考虑到无线通讯在生活中的影响力,下面所说的都是无线通讯协议。厂商都渴望将自己所提倡或采纳的协议作为智能家居统一协议,但也都没有忘记还可以制定新协议,于是今天的无线通讯协议较之前更加丰富。
  
  如何面对无线协议?智能家居绕不开的坎
  
  小范围协议:射频、NFC、红外等。从技术特点来,这三类协议并没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但在智能家居领域仍拥有一席之地。尽管它们的使用频率较低(射频可用于窗帘电机、卷帘门控制;NFC标签是较快捷的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手段;红外可用于红外家电设备的控制和管理),但都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射频甚至仍是一种可完全布置于家庭设备的协议。
  
  首先,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应用,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而物与物之间相连依赖得就是通讯标准/协议。从系统的角度看,智能家居指的是包括智能主机、设备节点、通信技术和软件应用等在内的一整套系统。无线技术协议作为智能家居领域的主流通信技术,是连接设备节点、实现信息交流的通道,并将各类设备串联起来,形成家庭设备互联网。
  
  其次,同样适用于智能家居,但各类协议存在差异,这也是目前智能家居通信标准不能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安全性、稳定性,还是流畅性、设备承载能力等方面,ZigBee、WiFi、蓝牙、Z-Wave、RF射频、红外、NFC等都不相同,且各有所长。例如,ZigBee比较安全稳定且设备承载能力强,WiFi不需要桥接设备,蓝牙设备比较灵活、移动性强等。
  
  再次,基于同一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也存在差异。“即便都采取ZigBee协议,也不能说明水平都一样,同样会参差不齐。例如,在安全方面,zigbee的通用安全级别中存在信任中心的key和实际进行网络传输数据时的网络key。物联传感的系统为自生态的系统,其信任中心的key暂时并不公开,实际通信网络key为随机生成,每个网络都不同,且可使网络key根据需要动态更新,所以基本不存在安全隐患。但如果厂商对协议随意滥用,忽视安全方面的加强,无论基于何种协议,他们的设备都会被恶意攻击者破解”,物联传感安全专家孙博士表示。对智能家居来说,协议不是一切。事实上,用户真正意义上关心的是产品,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产品。采用较完善的无线技术标准,能够提升智能家居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信息及时反馈能力,但就目前而言,厂商过度迷恋协议是不够的。那么,协议之外还有什么?
  
  大数据。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不断增多,设备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形成巨量数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数据。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专家唐雄燕曾表示,“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贡献者。预计到2020年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一年产生的数据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的信息储量。”而这些数据将为智能家居智能化升级提供更加的参照标准。
  
无线协议能否成为主流技术决定智能家居未来结果难料(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云。对于早期的智能家居而言,设备只要能够执行无线技术传输的命令,就足以应付一般家庭,但是在大数据出现后,智能家居除了无线技术基础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巨量数据的处理,提取大数据价值,而云计算不但是大数据存储、分析、准确提取的重要工具,还将是设备进行深度学习的引擎。尽管目前智能家居仍没有统一的协议,但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通讯协议将成为智能家居的底层技术,而不是各大厂商竞争的主要利益争夺点,更不能终决定智能产品的品质。可以预见,接下来通讯协议对智能家居而言依然重要,但智能家居将会更加注重云计算和大数据,而终决定胜负的关键则是产品本身。

上一篇:智能家居大战:争夺1.3万亿市场

下一篇:智能化时代暗潮汹涌 我们应该规避哪些潜在威胁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