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能可穿戴设备欲成为人体健康“智能管家”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5/6/18 15:09:143212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和谢等。目前智能穿戴市场已经比较活跃,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苹果的iwatch,三星的GearVR,GoPro可穿戴相机等等,可见智能可穿戴设备已经从概念转化为产品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可穿戴设备欲成为人体健康“智能管家“。
  
  什么是智能穿戴?
  
  一是可穿戴设备不一定是“穿戴”在人体上。嵌入到车里的、家居的、工厂的、公司的、环境的这些设备,它们虽然被穿戴在别处,但依然可以不断追踪你,知道你何时在哪里出现过,知道你的睡眠习惯,知道你的起居时间,知道你在公司的工作状态……就是说,这些设备虽然没有被穿在你身上,但它们依然可以量化你和你的环境,将这个世界数据化。基于此,彭兰特甚至认为,汽车算一个比较大型的“可穿戴设备”,虽然是你在它里面,但你可以戴着它出门行动,同时利用车联网技术汽车又可以追踪你在路上的数据。
  
  二是可穿戴设备还有更多种形态和功能。真正受用户欢迎的可穿戴设备并不是手环,也不是手表,更不是眼镜。譬如GoPro,它被穿戴在自行车、滑雪板、旅行背包这样的运动工具上,可以运动摄像,这家公司已经上市了;再比如LifeLogger,这是一个被戴在耳朵上像蓝牙耳机一样的摄像机,在KickStarter上取得不菲成绩;Oculus这类虚拟现实眼镜是可穿戴设备,已被Facebook收购;还有面向宠物、小孩和物体的防丢设备,都比手环需求和场景更加明确……总之,将可穿戴设备与健康追踪归类在一起是十分狭隘的。
  
  三是可穿戴设备不只是个人消费产品。可穿戴设备已被应用在迪士尼乐园作为游客的身份ID标识,中国有房地产物业公司在给保安定制可穿戴手环实现自动化的考勤、定位、开门以及巡更签到。
  
  市场蓝图初显辅助医疗成重点领域
  
  相关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13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为970万台,而2014年达到2200万台,预计2018年将达到1.35亿台左右。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部技术支持与研发副总经理杨佳劼认为,对于智能可穿戴产业而言,2007-2015年属于探索阶段,软件平台、数据库等还不够成熟;2016-2018年将是市场启动期,随着大数据和生态圈的逐渐成长,智能可穿戴产品使用起来将更方便;而2019-2021年预计会成为高速发展期,此后市场可能趋于稳定。
  
  中国赛宝实验室软件评测中心主任杨春晖提出,智能可穿戴的出现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机遇,传统企业除了迎来“互联网 ”之外,也正迎来“智能 ”。在当下物物相连的时代,可穿戴产品将成为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可穿戴设备的价值除提供硬件设备之外,还能与其他智能设备形成一体化体验,基于传感器、大数据和整个产业链,可以提供诸如健康检测等丰富的服务功能。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大家使用可穿戴设备更多的是追求时尚、好玩,而实际上可穿戴产品本源的命题是健康。“可穿戴技术将是医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说,“目前*面临诸多医学难题,尤其是慢性病,应用健康医学模式替代疾病医学模式。在从以往关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转向现今关注人的稳态水平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是不可缺少的成员。”
  
  俞梦孙提出,可穿戴设备之所以成为医学“帮手”,睡眠检测将是很好的切入点。“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有问题,比如,高血压患者,在睡眠中一定有所体现。然而,睡眠问题恰恰是现代医学没有办法解决的。如今可穿戴设备要打开这一广阔市场,前提是相关指标测得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概念火热产品参差不齐
  
  尽管智能设备的概念炒得很火,市场上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设计得足够“炫酷”,但真正的好产品并不多。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产品参差不齐,在安全隐私方面也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让用户放心使用。
  
  杨佳劼指出,充电速度、工业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的度等皆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强制性标准和市场法律法规要求,所以对可穿戴设备无法进行规范,导致很多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产品也自称是智能可穿戴设备。”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人体健康的“贴身顾问”,智能可穿戴设备首先不能影响人体健康,电池必须安全,且不影响其他电子设备的使用。比如,一些低价手环采用的塑胶材料比较便宜,其中的有害物质是否得到管控有待进一步确认。此外,手环的生产过程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否采用可循环材料、是否对医疗器材造成电磁干扰等都还没有具体标准。可用性方面,比如,传感器的度、实现互联互通、保障信息安全都是行业的努力方向。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总监蔡宇航认为,虽然健康才是可穿戴产品本质的追求,但现在整个产业界还不具备基础健康的检测功能,甚至连基础的运动心率的测量还基本难以做到。
  
  与医疗器械在相当稳定的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不同,可穿戴设备是一种新形态,很多方面尚未形成标准,导致在安全性上带来一些风险。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金福伟说,如果给一个可穿戴设备增加很多功能,该设备可能会发热。“比如,iWatch被太阳晒过后会怎样?因此,没有办法对厂商提出安全设计指南,而这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安全风险。”
  
  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昕提出,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应用中的大风险是标准问题。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形态还很难适应现行的医疗体系标准,无论是方法论还是相关测试方法,皆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可穿戴设备可以测血压、血氧、心率甚至血糖,实际上这些检测绝大多数都不符合医疗体系的要求。”
  
  打造行业标准化促进健康发展
  
  标准可以为可穿戴行业立基准线,规范行业形成健康发展,以防良莠不齐。同时可促进实现互联互通,有助产品发展。对于用户来说,产品的技术指标、安全指标等就是一个带有指导性的“指南”。此外,行业监督也需要一个基准。杨春晖指出,标准一旦形成,产品的研发、生产等可以向标准“看齐”,并且有利于区别产品质量。“既要保证有个基准,也要把产品的优劣分出来。”
  
  为了促进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达到安全、健康、有效,杨佳劼提出,可穿戴认证标准需涉及化学检测、电池寿命、电池与整机的安全、适用性、软件与信息安全评估、感应器度评估和无线技术认证检测评估等几大评估方向。
  
  首先,形成产业联盟、产学研合作是制定有效标准的实现路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达成合作,共同制定一些标准,包括产品度方面的评估需要多少个模型,多少人参与等。”杨佳劼说。
  
  其次,关注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大数据的结合。可穿戴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后的传输过程需要无线技术,而无线传输需要遵从相关规定,比如,功率不可过大。显而易见,无论从医疗角度还是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大数据在将来都必然有紧密的合作。
  
  第三,“以人为本”制定标准,保持痛点思维。第三方认证机构可通过用户的产品试用做痛点分析,关注电商网站上电子消费市场的评定就是方法之一。“比如,很多人在亚马逊网站上评价一款可穿戴产品,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经常死机’‘互联不畅’‘表带容易断裂’‘不容易穿戴’等产品问题。”为此,杨佳劼指出,制定标准需要针对4大痛点,即软件检测、电池检测、适用性检测、用户使用的痛点调查。

上一篇:阳泉智慧城市规划五年完成“五化四库一平台”

下一篇:绕开物业管理 能做好智慧社区吗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