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快速增长 两大驱动力分析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 2014/10/8 14:42:192365
根据生物识别技术利用的特征,生物识别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其一,生理特征,与生俱来,多为先天性的,包括指纹、掌纹等;其二,行为特征,后天形成的,包括步态、笔迹等。
生物识别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达35.2%,市场规模将达到370亿美元。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预计以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以及虹膜识别“三驾马车”为主的生物识别市场规模2018年将达到370.2亿美元,2013~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35.2%。分结构看,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智能终端应用市场的爆发,人脸识别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公共安全市场的需求提升。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由于基数小爆发力强,其在整个生物识别市场的占比,将从2013年的11.4%、5.1%,提高至2018年的22.4%和22.1%。而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在信息安全需求、公共安全需求、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推动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生物识别潜在市场空间正在加速打开。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广泛的领域是交通运输、物流和边境检查。2012年,超过50%的生物识别市场由这些领域产生。分析师强调,这一增长趋势将持续到2019年。新的趋势是银行和金融系统将积极部署生物识别解决方案,并且将成为这一时期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增长快的领域。
安全需求是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个人安全需求层次: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终端市场应用的爆发。根据我们产业链调研情况推测,继指纹识别技术在iPhone5S上应用后,9月发布的三星Note4手机或将搭载虹膜扫描识别功能以提高手机安全性,其它科技厂商也在陆续跟进。2)公共安全需要层次:政府主导下大中型应用系统将加速推进。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国均在加大对暴恐等公共安全监管的投入力度,以美国、欧盟、印度等为代表的主要地区政府相继实施生物识别技术相关大型系统工程,推动生物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加速普及。
以下具体来看:
驱动力一:技术变革催生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市场爆发
个人安全领域,产品形态要求微型化、便携式甚至可穿戴,用户体验要求很高。移动智能终端等消费电子的爆发式增长,加之未来随着生物识别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或将掀起生物识别技术的又一波浪潮。
事实上,2013年TouchID已在智能终端市场掀起浪潮,iPhone5S推出指纹识别TouchID后,其他科技巨头迅速跟进,目前已有VivoXplay3S等多款智能手机支持指纹识别系统。2014年7月,FiDELYS公司发布了*搭载虹膜识别技术的智能手表,可通过虹膜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而准确的采集和识别用户虹膜信息,解决密码输入、个人隐私保护、以及身份认证等关键问题,实现密码输入、门禁、汽车锁、移动支付认证、以及云应用等功能。
驱动力二:公共安全需求提升
近年来,*中对高科技产品的应用在不断增加。目前,发达国家生物识别技术市场中的大中型项目占比已达80%以上(数据来源:《中国安防》)。
新疆等地出现的暴恐事件表明这类违法*活动具有流动性、突发性、以及职业化等特点,建设大中型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的生物识别系统显得迫在眉睫。事实上在08年奥运会上,由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识别系统,已被成功应用在开闭幕式。尽管如此,我国生物识别市场依然严重落后,且生物识别产品主要为小型商业应用和消费类生物识别应用低端产品,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基于以上大背景,生物识别潜在市场空间有望打开。结合市场,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等相关概念或将迎来主题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