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三市同日增设电子眼 有隐患却能用技术说话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2014/3/26 9:27:276261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 3月25日,成都市新开14套电子警察抓拍设备,对货运车辆违反禁令标志通行的违法行为以及机动车逆向行驶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处罚。同日,重庆市1.5万台客运车辆均已实现GPS定位或北斗导航系统安装全覆盖,通过“电子眼”监控,客车司机在驾车过程中的超速、疲劳驾驶等都将被安全监控员及时叫停。山东省乐陵市也实现了鼠标轻轻一点,大屏幕上立即显示出全市重点污染源的监测数据。
  
  电子警察逐步在全国各个地区普及应用,或是抓拍违法行为,或是监督疲劳驾驶,小小身躯却具有大作用,如此一来,激起应需而增的市场形成竞争格局。
  
  厂商多电子警察系统有隐患
  
  尽管国内从事“电子警察”系统业务的厂商较多,各家的产品在结构组成、功能、通信数据格式都不太一样,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这对系统的使用带来了隐患,尤其随着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对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综观全国各地所建的系统现状后,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产品类型繁多,稳定性较差
  
  公安部于2004年颁布了“电子警察”系统的行业标准GA/T496-2004《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为各个厂商的产品研发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但是,“电子警察”系统是一种系统集成类型的产品,没有固定的产品形态和设备配置,导致产品运行不稳定的不可预测因素较多。由于各地用户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很多实现功能都不是标准的做法,也有部分安装使用环境不规则,要求厂商需要根据各种特定条件进行产品定制,部分厂商往往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偏好来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实施,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2、适用性较差,系统格式混乱
  
  无论固定“电子警察”系统,还是移动“电子警察”系统,往往只能针对某一类的违法行为进行监测和抓拍,监视范围也几乎固定在某一个区域,由于技术和条件所限,当前绝大部分“电子警察”系统还无法实现智能化的跟踪监测。由于行业标准的定义未做明确要求,不同厂商研发的“电子警察”系统的控制单元和摄像单元都不尽相同,各家的数据接口、证据格式和管理软件更是五花八门,无法达到统一,资源难以实现共享。
  
  3、参差不齐,低价竞争
  
  研发和销售类似“电子警察”系统的国内厂商就有上百家,技术实力参差不齐,给系统建设带来隐患,尤其是系统信息实现共享困难。部分厂商的产品没有通过国家部门的检测,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验收机制,尤其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没有专业人士为技术和质量把关。此外,由于系统建设的经费属于各地自筹或财政拔款,按照中国政府采购法规又必须招投标,所以产生低价竞争现象,为日后系统维护和升级带来不便,事实上有些招投标实属暗箱操作。
  
  4、管理严重不畅和滞后
  
  日常管理“电子警察”系统的人员往往属于基层大队,使用系统的人员又往往是秩序部门,掌握系统技术的人员又属于科技部门,管理部门的不协调严重影响系统整体性能的发挥。
  
  5、售后服务跟不上
  
  户外安装的设备需要定期保养和清理,特别是摄像机、工控机等主要设备更需要定期检修。由于很多厂商限于资金和能力,没有按照承诺进行售后服务,提供的专业维修服务无法跟上,也有些用户单位的领导总以为系统不需要人管理的,没有重视开展这部分工作,造成系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由于网络条件的限制,一般公司难以进入专用公安网或互联网查看系统运行效果,这样在售后服务上无法及时响应,当用户真正使用时才发现系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6、认识上存在差距
  
  一些领导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警察”系统的作用,一是将安装“电子警察”系统当作政绩工程,二是将“电子警察”系统当作敛财工具,或者“特批”使用。
  
  7、现场使用环境制约
  
  “电子警察”系统一般安装在现有的路口或路段,往往道路的规划建设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建设都没有考虑日后“电子警察”系统的安装位置和监视范围,造成了后装的“电子警察”系统经常由于现场安装条件所限,无法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8、没有规范的资质体系
  
  在公安交通领域没有建立应有的资质体系,往往借用安防质量体系,实际上公安交通有自身的特点,开发商、集成商、工程商混合不分难以将工作做好,而不规范的运作又容易蒙蔽业主,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验收机制,尤其在项目评标中没有专业人士参加,难以把握技术和质量关。
  
  9、条块分割、形不成合力
  
  由于网络建设不足和各自的利益关系,全国各地建设的“电子警察”系统大多没有进行跨市、跨省联网,监控能力有限,无法做到步调一致,难以发挥整体作用。
  
  10、入行“门槛”低
  
  电子警察行业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门槛低”。电子警察行业是公认的朝阳行业,在吸引众多公司眼光的同时,也引来了大量的投机公司,想要分羹于匙。这些投机公司大多没有什么实力,整个公司就几个人,既研发实力又无服务能力,却夸下海口说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他们口中的产品不过是从其他厂家买来的设备,再从软件公司购入低廉的软件拼凑而成,根本保证不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就更提不到使用效果了。在不断的市场运作中这些公司的缺点就会一点点的暴露,其必然不能有更多的生存能力和空间,但对于投资者和使用者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
  
  认识不足  电子警察需学会用技术说话

  
  (一)视频检测技术将逐步取代线圈检测技术。交通检测方式主要有人工检测、地感线圈检测、超声波检测、红外线检测、视频检测等,目前国内电子警察产品应用的检测器多为地感线圈。地感线圈具有工作稳定、数据准确、灵敏度高、检测率高等优点,但由于线圈检测型电子警察在安装设备时,不可避免的要封道、破路进行施工安装,使路面破坏比较严重,施工后还要面临道路翻浆、塌陷等诸多隐患,人力、物力、时间资源大量浪费;视频检测技术具有安装简便(完全不需破路施工)、升级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势。随着视频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线圈检测技术将逐渐被视频检测技术所取代(目前很多电子警察产品采用地感线圈检测 视频检测相结合的折中方式)。
  
  (二)视频电子警察将成为电子警察主流产品。由于不符合公安部标准,无法提供违法过程图片,原有的光学胶片相机、数码相机抓拍式电子警察将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数码 视频”电子警察已经成为市场中的主流产品。但是电子警察使用的数码相机是普通民用设备而非专门为电子警察研发的工业级产品,故本身存在诸多缺陷:1、不适用在恶劣环境中连续工作;2、设备通讯协议不公开,无法对设备的基本参数如光圈、焦距等进行软件设置,现场适应性差;3、设备需经过改造才能实现拍摄等操作,造成设备稳定性、可靠性差;4、设备抓拍的时滞大。所以一旦高清晰工业级摄像机达到实用阶段,具有高速连拍、实时视频、视频检测、稳定性高、故障率低等固有优势的视频电子警察必然取代“数码 视频”电子警察,成为电子警察产品的主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定位系统如GPS、伽利略计划及其它重大科技成果将应用于民用需求,实现时、空结合,信息交流更直观、更便捷、成本更低的产品必然会出现。
  
  (三)电子警察系统的功能将从车辆违法抓拍扩展到交通流量采集、交通监控、交通诱导等多种应用,成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随着电子警察系统应用的沉淀、系统的设备将不断标准化和规范化,电子警察在技术上将不断改进,用户需求的提高将促成其功能日益完善,性能上也将不断提高。因此,未来的电子警察系统功能也将突破现有的闯红灯、超速抓拍等单一性,而由蕴含多种技术的更加智能化的综合式电子警察来领导,成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加上中心管理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形成集预防、控制、打击为一体的道路交通管理方案。
  
  (四)电子警察设备管理智能化,升级、维护服务专业化。近年来,由于电子警察产品发展良莠不齐,导致部分地区电子警察系统实用性差,或因设备管理困难、无专业维护队伍造成设备故障率高、系统使用率低、实用性不强,给电子警察推广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需要建立基于电子地图的设备跟踪、设备参数管理配置、设备故障报警、设备运行情况报告显示等,实现设备智能管理。强化设备后期维护、系统升级,使电子警察系统售后服务专业化。
  
  (五)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是推广电子警察系统、实现现代交通管理的必由之路。目前的电子警察系统后台多是单独的处理系统,且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开发,安装困难、功能单一、系统拓展因难、可维护性差、缺乏与其他系统的互连接口、难以实现信息共享,造成资源浪费,故建立集道路交通信息、车辆违法信息、设备信息、黑名单信息、路口路段视频资料信息等于一体的、与车驾管系统无缝接轨的、预留GIS和GPS接口的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组织、处理,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保证数据间的关联,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与系统工作效率,为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结语
  
  智能口岸强势来袭,电子警察为智能交通做出的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仅如此,它还应用到养殖场,烈士陵园等特殊区域。依据现有的普及程度,足以说明市场对电子警察的需求系数大于它的功能系数,虽存缺憾,技术的革新与产品的创新却是发展的大趋势,让我们共同期待电子警察的明天会更好。

上一篇:液晶监视器复合增长强劲 市场问题需正规

下一篇:货车碰撞电瓶车 庞大身躯如何尽收眼底引思考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