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RFID产业市场规模将达320亿元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 2013/6/19 14:56:494440
多年的积累终于引发了中国物联网的“质变”,基础设施、技术装备、行业政策、企业人才的准备就绪,与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对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呼唤,正在碰撞出一个冉冉升起的产业新星。随着RFID应用与市场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厂商加入RFID产业链中,渴望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将日趋激烈。这将推动RFID相关产品价格迅速下降,有利于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和推广;当然也会加剧产业的竞争,企业将面临调整和重组,或将造就出若干RFID企业,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观点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秦海:做新型文明的创业者和体验者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正司长级)秦海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局高度以战略眼光作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决策部署,1993年先后启动的金卡、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中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序幕。如今,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秦海介绍说,2012年我国的网络购物交易额突破了万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了5.7%,社会保障卡的持卡数在2012年年底已经达到了3.4亿张,各类市民卡、交通卡、银行卡等智能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迅速普及并得到了广泛使用,同时许多的城市正在加快推进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秦海认为,正像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正在成为传统文明的后一代,同时成为新型文明的代创业者和体验者”。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应用的蓬勃发展,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显著增强,同时引发了诸如3D打印制造、智能机器人、能源互联网等新的技术创新,深刻地触发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业态的创新,并正在推动消费结构的调整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智慧养老等新型服务形态日益丰富,经济和社会进步正在开辟新的广阔前景。
然而秦海也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经济结构的调整正加速向新技术应用、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的转移与重组推进,发达国家凭借再工业化、再制造化正在触发产业的重组和分工深化。与此同时,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正处于攻坚时期,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热点,对我们正确应对挑战、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为此,我们要按照“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需求、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协同推进,进一步激发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放大效应。要整体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以信息化做强研发、设计、营销、物流等服务环节,普及推广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服务制造等新型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向价值链的中跃升。同时顺应我国消费市场启动和消费结构变化的新的现实,加快开发新一代信息产品和新型的信息服务,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扩大信息消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邹力:交通物联网建设势在必行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处长邹力表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着一轮经济社会的变革,随着物联网的技术向高性能、跨领域、多方面的快速演进,人们掌握数据、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冲击和挑战。
邹力认为,交通运输行业是点多、线长、面广、流动性强的行业,面对巨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庞大数量运载工具、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管理,更需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近年来交通运输规模壮大,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领域都有了更为精细的行业管理需求、更为顺畅的客货运输需求,和更为便捷的出行服务需求。这就要求必须重视行业运行状态信息监测、处理分析与信息服务能力的提升,发展更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而物联网的技术特征及理念,能够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新需求相贴合,为交通运输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更为牢固的技术支撑。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物联网发展,既是破解行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途径,也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载体,又是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的关键举措。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徐晋耀:移动支付需产业链合力探索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总工程师徐晋耀认为,现代的电子商务发展尤其是移动电子商务,跟移动支付形成了共生共荣的关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促使商务经济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柜台商务到互联网商务再到移动电子商务,都带来了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
徐晋耀指出,电子商务移动化的趋势,现在已经逐步明确,在此过程中移动支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相比传统的交易模式,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利用了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的特性,打破了线上线下、实体和虚拟的壁垒,对整个居民消费和社会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在享受移动支付提供的基础服务的同时,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动力和需求,在产业合作模式以及服务用户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为移动支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面向下一步移动支付的发展,徐晋耀认为,首先是要依托TSM(可信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更好的服务。TSM服务使得联网通信的范围不断扩大,具备了空中发卡的能力,通过TSM转移中心的作用,开展金融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安全的空中下载服务。其次,开发共享是未来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旋律。由于产业链比较长,涉及商户、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厂商、系统的集成商和专业软件供应商,单靠一方面是不行的,必须靠产业链各方共同努力,使各方都能从中受益。现在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有所欠缺,真正实现共赢的商业模式还在探索过程中。后,线上线下逐渐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的特点,各种渠道间的整合也在加速,这也为创造全新的购物和消费体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未来以移动终端为载体,采用各种客户端插件,提供安全认证,基于LBS定位系统的O2O商业模式,将是移动电子商务下一拨的亮点和发展方向。
实践
商务部:肉菜追溯试点已覆盖大中城市
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介绍,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要求,商务部提出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着重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全面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目前商务部推进的肉菜追溯体系应用试点,已经覆盖了全国大中城市。
商务部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现代流动产业的战略任务,推动营销网、物联物流网、信息化的有机融合,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提升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完善商品质量的监控和追溯等方面的应用,为商贸流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