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能交通改变出行 得天时地利行业快速发展

——智能交通改变出行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编辑部
2013/5/20 16:45:382215
  中国安防展览网讯 近些年,我们的出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智能交通概念为主导的各种出行方式越来越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城市中交通量激增以致交通运输管理出现各种各样问题,智能交通系统是在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加速了城市交通事业发展的步伐,使城市交通将迈向新的台阶。
  

  智能交通正在改变我们出行
  
  —以前乘坐公交车要上车买票,地铁要先排队买票,通过入口处把票交给验票员才能够上车或者入闸,如今一张公交卡在手,上车后或者入闸前刷一下公交卡,便可以轻松乘车;驾驶小轿车时,很少再会有人使用纸质地图,取而代之的是网络上的电子地图或者车载导航地图,车载导航还能通过语音播报为我们指路;道路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是临近路段的实时路况,绿色代表畅通,黄色代表缓慢,红色则代表拥堵,司机可根据电子屏幕提示的信息选择相对畅通的出行路线;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如果你的车上安装了ETC设备,便可以走ETC专用车道,实现不停车收费,能够迅速通过收费站,大量节约出行时间……这些变化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和便捷,而这些变化都指向一个概念,那就是智能交通。
  
  1、2011年我国导航终端销售了1212万台
  
  10余年来,我国智能交通迎来发展的春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汽车*进入家庭,保有量在10年间迅猛提升。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多问题,集中的体现便是拥堵。
  
  在缓解拥堵的众多解决之道中,以提升出行效率见长的智能交通呼声很高。车载导航能够为我们清晰地指明方向,驾驶者行进在道路上就会心中有数,而不用再为找路左顾右盼,在提高行车效率的同时也让行驶更安全。10年前,或许不少人还不知道车载导航为何物,而如今,这种产品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导航终端销售了1212万台,其中车载导航一体机的销售量达到700多万台。
  
  2、安装有ETC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
  
  统计显示,1条ETC车道的通行能力相当于1条普通收费车道的4倍。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英文缩写。如今,全国有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设有ETC通道,汽车不停车便能实现收费,这让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2008年之后,安装有ETC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目前,全国有24个省份实现基于国家标准的ETC建设与发展,共建设3800条车道,全国用户数量已近500万。在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5省1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已经实现了ETC区域联网运营。近日,交通运输部还启动了收费公路电子收费联网运营与客户服务规范编制工作。可以预见,ETC实现全国联网运营之后,1张ETC卡片就能畅行全国各地高速公路。
  
  3、全国公交IC卡发卡量已突破两亿张
  
  如果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城市道路拥堵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们的共识。公共交通智能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公交IC卡的大规模使用以及智能化的管理和调度。乘车时刷卡,我们就可以轻松实现乘车。在很多城市,公交IC卡既能用于地铁,也能用于公交车,方便大家实现换乘。截至目前,北京市公交IC卡的发行量已超过4000万张,全国公交IC卡发卡量也已突破两亿张。未来,公交信息服务系统还能够为公交乘客提供车辆到站信息和换乘信息,智能调度系统将随时监控车辆的运行,结合道路拥堵的信息调整车辆班次。
  
  4、电子显示屏“红、黄、绿”尽显实时流量
  
  室外的电子显示屏能够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告诉我们临近道路是否通畅。交通指挥中心的城市道路电子地图也能够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展现道路的实时通行情况,整个城市哪里拥堵,哪里通行缓慢就一目了然了。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也许你只能看见道路上方的电子显示屏,却并不知道,在路口的各个方向和道路上有交通监测仪器正在监控车流,在北京等大城市,主要道路上每隔500米就有1组这样的设备;出租车上装的GPS定位系统也成了监控车流速度的辅助手段。而有了实时路况,红绿灯也能够实现电子控制,即根据实时的流量选择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智能交通织起了一张无形的网,让城市交通实时处于掌控之中。这张网其实就是智能交通综合管理体系。
  
  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智能交通综合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以应用为导向,城市智能交通实现了大发展。目前,北京市的综合交通管理体系以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为基础,集成了数据采集、信号控制、交通指挥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上海市也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综合交通管理体系,将城市地面道路、高架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信息以及水运信息均纳入其中,特别是在一些高架桥路段,室外屏幕还能够提供通行提示,也就是能够告诉驾驶人从上桥到下桥的大致时间,便于大家更加地了解前方道路通行情况,合理选择路线。
  
  国内智能交通逢天时地利人和,将快速发展
  
  2012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智能交通设备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多个系统,多个系统协同合作共同实现建交通智能化,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智能交通中现行运用多的是:通过综合手段对车辆运输指挥,疏导道路的交通和顺序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车辆出行动向和行为的交通安全管理和控制的卡口系统、对道路和车辆的情况、相关微观数据进行检测和采集的交通调查、对车辆疏导的联网控制和调度,对违章行为记录查处的电子警察、监控公交车辆的具体方位和保障公交车辆安全的公交监控、对道路和区域拥堵状况进行探视、分析和判断的视频监控、对道路综合情况的信息进行处理的系统、发布给相关人员知晓情况,方便决策的交通信息发布平台,以及保障公交车辆的优先和畅通的BRT系统解决方案等等。
  
  1、中国智能交通得天时地利发展迅速
  
  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汽车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城市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与此相伴的是频繁的交通事故、噪声和空气污染,使城市承载能力与社会运行效率受到了严峻挑战。因此,如何破解城市发展速度与提高交通效率的矛盾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智能交通的出现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社会问题,智能交通设备通过信息技术将人、车和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能够提高既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在日益强烈的社会需求下,近几年来,政府投资于智能交通的步伐开始加快,年均增速超过了20%。2012年北京市交通委发布未来5年北京交通信息化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规划投资56亿元提升智能交通水平。与此同时,兰州将筹资7亿余元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欲借助互联网实现道路智能化;南京也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在2年内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番禺投资4000万元、郑州投资8000万元、禅城计划投入1亿元人民币用于智能交通建设;深圳也将在三年内建成六大智能交通系统。政府层面的监管要求是推动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出台,预计2011—2013年,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行业投资额继续快速增长,2013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60亿元。未来,我国智能交通行业也必然会向纵深阶段发展,北京、上海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城市已经开始布局车路协作系统和出行服务。
  
  2、国内智能交通的发展特征
  
  智能交通做为安防行业化垂直的应用领域,目前国内已经涌现了很多智能交通上市企业,例如中海科技、银江股份、易华录和亿阳信通等。而在中国安防展览网近期发表的《核心技术依赖进口智能交通发展受制约》的文章中分析了智能交通技术涵盖甚少的GPS和产业链所遇瓶颈等问题,以偏概全认为“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并得出“智能交通发展受制约”的结论。其实不然,智能交通包涵多项技术,GPS只是其中一种而且涵盖量有限。国内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也随着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进步与完善,才造就了一批批的智能交通上市公司,也开发了大量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技术与设备。2012年涉及这一领域的企业达到4000家左右,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包括中外安防企业、城际智能交通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同时行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从智能交通的发展特征来看,我国以硬件投入为主,占投入总金额的80%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投入主要集中于软件与服务方面,两者发展水平的高低显现无疑。
  
  3、国内智能交通企业不断进步
  
  尽管与国外智能交通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无疑,但日益剧增的社会需求有力地推进国内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行业内不同企业发展战略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化。小型企业专注于做精做深自己的业务领域;中型企业在努力充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同时,也试图打破原有的区域的限制,建设全国性的销售网络;大型企业则把目标投向大交通领域的扩张,试图去涉足包括城际、轨道、航运、航空等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对于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国企在大项目的竞标中展开角逐,其区域市场的集中度也不断提高。例如上市公司易华录依靠华录集团拿下了与河北政府24亿BT合作项目。同时我们也看到公司在华北的区域优势进一步凸显,2012年上半年公司华北地区收入占比高达57%。

上一篇:楼宇对讲迎商机 企业积极面对数字化新趋势

下一篇:倾力交管与公安联动 监控大联网势在必行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