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安防智能化 智能分析“相传甚久”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 2013/2/4 8:36:241829
监狱安防智能化
在国家司法部大力提倡监狱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切实提高监狱监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近几年内,国内各大监狱启动了新一轮的监狱信息化建设工作,科达结合了之前的安防研发的经验,推出了一套集高清、智能、综合安防于一体的新型安防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监狱安防化、智能化管理。
据悉,上海白茅岭监狱、鹤壁市看守所等场所均部署了科达智能监狱安防系统。该系统以科达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实现看守所视频监控、报警、门禁、巡更、对讲等十二大子系统的集中管理与联合防范,辅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周界进行视频监测并对爬高、打架、长时间逗留、夜间异常起身等异常行为进行自动检测分析和主动报警,一旦出现异常行为(如穿越警戒区),系统将自动上报警情,并联动现场摄像机图像弹出、切换上墙。在降低工作强度的同时使警情发现及处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智能分析技术探索
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的一大热点,安防监控系统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3G无线通信以及智能化多媒体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网络化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今,视频监控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安防、政府、银行、教育、交通等社会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视频监控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中,各种监控需求逐年增多,监控设备也越来越丰富,人们不断对监控系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对智能视频分析的需求是视频监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的产物,它能很好地缓解传统视频监控中海量信息冗余的问题。早在四五年前,以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专业的视讯企业就开始了早期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探索。
经过了几年的技术研究与市场开拓,智能视频分析对人们来说已不再陌生。从业人数的增加、企业数量的攀升、技术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国内智能视频产业的发展。如今,以科达监控为例,其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移动侦测、越界侦测、区域闯入侦测、动态跟踪、车牌识别等功能。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像视觉分析技术,通过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分离进而分析并追踪在摄像机场景内出现的目标。用户可以根据的视频内容智能分析功能,通过在不同摄像机的场景中预设不同的报警规则,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了违反预定义规则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监控工作站自动弹出报警信息并发出警示音,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报警信息,实现报警的场景重组并采取相关措施。
智能分析,1%的误差
司法行业的技防系统就应用面而言已较为成熟,各领域面临的也只是在旧有的系统上进行升级改造,进而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系统建设。正因为如此,各厂商纷纷挖掘新商机,研发更专业、更符合行业需求的新技术自然成为制胜关键。而诸如智能分析、射频识别、人脸分析乃至近呼声较高的SDI技术,均已成为厂商的主力研发技术。事实上,这些技术并不陌生,于用户而言特别期待,只是实际应用中,因未能达到的度,进而给用户带来了较多的困扰。
智能分析,在行业内相传甚久。拿监狱来看,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及时检测出犯人做出的异常行为,有效弥补因警力不足而造成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脱管,提前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同时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将改变之前的人盯海量屏幕的战术,自动检测和发现监狱内的各类突发事件,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咨询工程师刘徐如是说道。
业内人士表示:“监狱作为犯人的重点教育场所,其具有人员集中、看管人员少、看管范围广、进出人员密集等特点,智能化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大大的提升看管效率,目前已经在部分监狱开始使用的智能化技术包括攀高检测、起身检测、聚集检测、单目标主从跟踪等功能。”
那么智能分析是否真正能满足需求呢?据悉,多数厂商均表示其研发的智能分析度可达到99%。按照国人既有思维,可当看待。而这看似可忽略不计的1%,是否能真正忽略?据成都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技术科甘戈介绍:“小小的1%,对看守所来说真是举足轻重。举例来说,有100起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异常行为,99起可以正确分析出结果,1起不能正确分析,看似概率很小,但对于常年工作在同一岗位上的监管民警来说,长期误分析,久而久之,正确的分析也会被认为是‘狼来了',也就是说,这1%的误报率将会造成此类系统99%的正确率仍等于零。”
业内多数用户表示智能化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监狱看管人员工作效率,但由于目前其技术依然还处于完善阶段,监管人员在现阶段只能多亲自查看避免误漏报,未来通过算法上的不断调整,逐步适应监狱应用环境需求。据悉,为了避免在后端海量的图像进行分析,很多厂商着手研发前端智能摄像机。对此,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政法行业产品经理李伟介绍道:“既在前端摄像机中增加具有智能分析的DSP芯片,实现前端采集的同时进行视频的分析,包括区域入侵、拌线等工作。”相信在厂商的努力下,未来的分析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