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网融合遭遇四大困境
- 来源:国家能源网 作者:编辑部
- 2012/10/15 13:46:051358
2010年1月及6月,国务院分别颁布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以及《三网融合试点方案》,2010年至2012年将成为我国三网融合试点阶段,而2013年至2015年将进入推广阶段,当前首批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的三网融合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随着试点方案的推出,业内对广电系的观点由初的“受益大”转变为“挑战大”。广电系看似广电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实则却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甚至有人预言:“三网融合之日,将是广电系进入困局之时。”
广电系在激烈竞争中遭遇内外困境
宽带成本成为瓶颈
三网融合,意味着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与竞争对手电信行业相比,广电系的整体竞争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表示,电信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市场竞争的基本格局,在体制机制、资本市场、网络基础、用户规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开始进入IPTV等广播电视传输的基本业务领域。而另一方面,广电行业对电信行业的渗透并不乐观。据张海涛透露,目前我国有1亿多宽带用户,但广电的宽带用户只有200多万,大约占2%,而在市场来说,广电的平均宽带份额应该至少在30%左右。
深圳某有线电视运营商管理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所有的内容服务商的服务器都连接到电信互联网上需要交纳服务器连接托管的费用,另一方接入服务服务商也需要缴纳接入的费用,带宽接入成本已经成为主要负担。而我国带宽价格偏高,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宽带接入收入的一半用于支付与中国电信骨干网对接费。
按照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广电地方有线网络获得互联网接入资质,但受制于IDC和互联网宽带出口业务牌照的限制,需要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两大电信运营商购买出口带宽,而由于出口宽带费用连年上升,使得广电系这部分业务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业务拓展积极性不高。而基于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网络平台建设的大优势在于拥有带宽出口和IDC牌照,电信运营商肯定坚持在出口带宽上的控制力,这对广电系的发展极为不利。除此之外,广电系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其在三网融合时代的竞争力。
缺乏全国整体网络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有线网络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有线运营商多达几百家甚至上千家,呈条块分割,也没有全国整网,而省际视频信号和数据信号分别通过卫星和电信网传输。广电总局要求2010年底各省有线网基本完成整合,但形成全国整网则尚需时日。据深圳某家有线电视运营商管理人士指出,国家有线网络公司正在筹建,启动资金为800亿元,这也使得有线网络公司不能像电信运营商那样独立开展互联网接入等全网业务。目前的做法是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出口带宽来开展业务。
管理体制落后市场化程度偏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电企业多年来一直沿袭事业化的管理体制,公司高管多来自地方政府或由地方政府任命,而且一直将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播出安全作为其工作重点,而非将利润指标作为其工作成效的重要考核指标。
这使得广电企业无论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与电信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另外,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广电企业市场化程度偏低,一方面是缘自其多年来沿袭的事业化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承担的政策性的职能和公益性的定位。该人士认为,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广电企业势必要市场化,包括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和市场化的行为,否则要求非市场化的广电行业,与完全市场化的电信行业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广电系则铁定难以抗衡。
资金短缺
长期以来,在我国收看电视节目都是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发展的,有线电视经历了从不收费到收取十多元月租到目前数字电视二十多元月租的过程。在此期间,有线运营商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资本积累,加之事业体制不计成本、不讲核算,如果计算成本、实际经营收益为负。资金短缺也成为限制有线网络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