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云浮市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工作方案》

来源:云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5/7/16 9:08:5622756
  【中国安防展览网 政策法规】智慧城市是一种能够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体现了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因此得到了国家大力发展,各地城市也纷纷展开智慧城市建设。为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浮市制定出台了《云浮市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工作方案》,以下是文件具体内容。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云浮市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工作方案(2015—2017年)》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落实,确保按照时间进度完成好相关工作,推动我市智慧城市建设。
  
云浮市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工作方案(2015-2017年)
  
  为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加快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健康发展,依据《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制度及2014-2015年工作方案》(发改办高技〔2014〕2052号)、《广东省物联网发展规划(2013-2020年)》、《广东省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工作方案(2015-2017)》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云浮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为统筹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成立云浮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市规划编制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卫计局、市国资委、市旅游局、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云浮广播电视台、中国电信云浮分公司、中国移动云浮分公司、中国联通云浮分公司、广电网络云浮分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组成。主要负责:
  
  (一)研究解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协调各部门制定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
  
  (二)制定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和计划。
  
  (三)组织实施我市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全市各部门信息系统。
  
  (四)加强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和监督。
  
  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设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一名人员担任联络员。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收集市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动态、政策、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和方案;负责对外宣传(展厅展示)、发布信息;承办领导小组重要活动;组织实施智慧城市具体项目建设;执行落实领导小组各项决策等工作。
  
  二、主要任务与分工
  
  (一)统筹协调智慧城市发展。会同相关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并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将智慧城市纳入市政府工作要点部署实施,积极推进我市畜牧养殖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实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三)实施“三网融合”、“宽带城市”、“无线城市”和功能设施建设工程。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和畜牧养殖物联网应用,推动物联网公共支撑平台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云计算健康发展,鼓励电子政务系统向云计算模式迁移,推广低成本、高质量、广覆盖的云服务。推进政务信息资源集约化,实现信息资源跨部门、跨行政层级、跨区域共享。加强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开发与利用。推动电子商务在石材、不锈钢、农业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促进餐饮、旅游、娱乐、购物等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发展;加强云计算应用,推进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发展。(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四)构建可信、可靠、可控的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实施信息安全基础建设、监管服务、产业支撑等专项,落实信息安全综合监管、完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信息安全总体可控。推进平安城市建设,搭建城市安全视频监控网络,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地面公交、在建工地、餐饮企业、酒店、娱乐、地下空间、公园和居民小区等重点公共场所。推进城市交通智能管理服务项目,建设云浮市路网智能监控体系,加强交通各行业间信息共享和交换,提高交通信息化对综合交通组织、运行、管理的支撑作用;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推广车辆智能终端等智能化应用,整合交通管理各业务系统和静态、动态等交通数据,拓展交通指挥调度、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功能;加强营运车辆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提高交通指挥协调能力和交通智能诱导能力,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在公共收费停车区域(场)推广停车电子计费系统,以多种方式为出行者提供全面及时的出行交通服务信息;建设和完善道路交通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平台、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综合应用系统和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市公安局、市交通局)
  
  (五)指导加强智慧城市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关键技术体系、科技创新的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组织申报广东省科技专项。(市科技局)
  
  (六)以云浮教育资源库为依托,优化教育系统网络基础设施,构建覆盖不同教育类型的教育资源库,推进教育资源校际共享及向社会开放;采用“智能课程资源 移动学习终端 教育服务平台”的模式,开展智能化教学试点,促进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实现学生自主便捷、和个性化学习;建设云浮市教育云平台并以此为依托,为市民提供在线学习、终身学习档案建立等服务,探索建立各类成人教育课程学分和学习成果相互认定、转换的机制及学分银行系统。(市教育局)
  
  (七)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智慧化应用,整合住房城乡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智慧城乡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智慧规划、智慧建造、智慧住房和智慧城乡基础设施等智慧应用。结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和推广。推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创建工作。(市规编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八)推进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项目。以政务外网为依托,建设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网络,连通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信息系统;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通过市、县两级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遵循自动建档、自动更新原则,为每位市民建立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市民健康服务门户网站,及时发布与市民相关的卫生医疗信息,为市民提供在线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宣教、个人健康档案和检验检查报告网上查询、医疗服务资源网上查询和预约的“一站式”服务。(市卫计局)
  
  (九)推进智慧农业应用,建设智慧农业综合示范区,开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示范应用,开展农机及农业装备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改造。支持在农业种养领域应用动植物环境、生命信息、成熟度、营养组分等智能传感器应用,开展生长过程智能化监测,发展农业。(市农业局)
  
  (十)推行社会保障(市民)卡。建设和推广“一卡通工程”(包括社会保障一卡通、交通一卡通、校园一卡通等),使市民能持卡享受医疗、就业、养老、消费支付等社会服务;将社会保障卡和居住证作为前端载体,实有人口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平台作为后台支撑,承载相关职能部门的持卡办理事务;加强网络化基本公共服务,推广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提供基于网络的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患者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建设保障性住房网上服务系统,完善用人单位、劳动力、服务机构三方便利的“一站式”网络就业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信息记录、电子凭证、信息查询、身份认证等便捷的公共服务;加强基层信息化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城市信息平台、农村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促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优抚安置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十一)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和挖掘云浮文化旅游资源,建立互联网宣传频道,全面介绍云浮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疗养等旅游资源。实现互联网、云浮家庭电视、3G手机或旅游集散呼叫中心等多元化途径预订机票、酒店、门票等,并且重点推介云浮的酒店、餐馆、温泉等旅游资源;实现酒店、餐厅、温泉、名胜古迹信息化管理,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旅游信息化统一管理平台。(市旅游局)
  
  (十二)推行智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应用,加快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化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业务工作水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十三)推进智慧财政应用,鼓励各县(市、区)有关财政资金重点投向基础性、公益性领域,优先支持涉及民生的智慧应用。(市财政局)
  
  (十四)深化智慧水务建设。通过完善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实现移动智能终端实时读取险情上报、防汛指令流转、预警信息等信息,提高防汛采集、监测预警、决策支持、组织指挥和抢险救灾能力,减少洪水灾害损失。(市水务局)
  
  (十五)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主线,加大建设投入,着力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设施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建设高速融合的下一代宽带网络,形成多层次、立体化、高带宽的无线基础网络覆盖。建设T级骨干网、G级接入网、业务IP化的下一代高速融合网络,打造无缝连接的城域泛在网,支持多业务融合创新。(中国电信云浮分公司、中国移动云浮分公司、中国联通云浮分公司、广电网络云浮分公司)
  
  今后我市拟开展的智慧城市相关工作,应提交领导小组审议,以确保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统筹协同推进我市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上一篇:《广东省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工作方案》

下一篇:关于天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