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浅谈IC卡与ID卡的系统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5/1/22 10:18:45
浏览次数:2559
  ID卡:它是一种射频卡,出厂后便已有了卡号,每一张卡的卡号都不一样,该卡号是固定不变、无法加密、无法擦写的。
  
  IC卡:也是一种射频卡,出厂后的卡号为00000,每张卡都一样,须先写入卡号和姓名方可使用。
  
  1、安全性:
  
  IC卡的安全性远大于ID卡。ID卡内的卡号读取无任何权限,易于仿制。IC卡内所记录数据的读取、写入均需相应的密码认证,甚至卡片内每个区均有不同的密码保护,全面保护数据安全,IC卡写数据的密码与读出数据的密码可设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级管理方式,确保系统安全。
  
  2、可记录性:
  
  ID卡不可写入数据,其记录内容(卡号)只可由芯片生产厂一次性写入,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无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IC卡不仅可由*用户读出大量数据,而且亦可由*用户写入大量数据(如新的卡号、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料等),IC卡所记录内容可反复擦写。
  
  3、存储容量:
  
  ID卡仅仅记录卡号;而IC卡可以记录约1000个字符的内容。
  
  4、脱机与联网运行:
  
  由于ID卡卡内无内容,故其卡片持有者的权限、系统功能操作要*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数据库的支持。而IC卡本身已记录了大量用户相关内容(卡号、用户资料、权限、消费余额等大量信息),*可以脱离计算机平台运行,实现联网与脱机自动转换的运行方式,能够达到大范围使用、少布线的需求。
  
  5、一卡通扩展应用:
  
  ID卡由于无记录、无分区,只能依赖网络软件来处理各子系统的信息,这就大大增加对网络的依赖;如果在ID卡系统完成后,用户欲增加功能点,则需要另外布线,这不仅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投资。所以说,使用ID卡来做系统,难以进行系统扩展,难以实现真正的一卡通。而IC卡存储区自身分为16个分区,每个分区有不同的密码,具有多个子系统独立管理功能,如*分区实现门禁、第二分区实现消费、第三分区实现员工考勤等等。充分实现一卡通的目的,并且可以做到*模块化设计,用户即使要增加功能点,也无需再布线,只需增加硬件和软件模块,这便于IC卡系统以后的随时升级扩展,实现平稳升级,减少重复投资。
  
  6、一卡通行业有两个定论: ID卡不可能做成一卡通,ID卡不可能做消费:
  
  ID卡不能做消费的zui大原因是“信用”问题。因ID卡无密钥安全认证机制,且不能写卡,所以消费数据和金额只能全部存在电脑的数据库内,而电脑是靠物管人员来管理的,从道理上及机制上*存在作弊空间,另外,万一因电脑问题而导致消费数据崩溃,则将出现灾难性后果。因此,要使消费者认同小区管理的ID卡的性(即信用)是不可能的,太多的金钱纠纷只能使ID卡消费系统无法使用。而IC卡消费系统,因为它的高可靠性、不可被破解的符合ISO9001安全认证机制,更主要因为 “电子钱”即IC卡就在用户手中,每笔消费金额都由用户自已“掌握”在手中,所以说IC卡消费系统是极有“信用”的消费系统。当然,联网状态下,电脑内还存有与用户IC卡内一致的数据,对系统而言,这也是实现了双安全数据配份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