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抗体制备三个阶段具体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5/15 16:32:20
浏览次数:61

   抗体是什么:

    抗体是哺乳动物适应性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核心,它是在病原体刺激下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所分泌的一种免疫球蛋白,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异的病原体抗原,随后通过介导中和作用、调理作用、效应T细胞杀伤等来清除病原体。随着抗体制备与改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抗体已经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包括科学研究、诊断、治疗等。

638083330075893042760.png

    抗体的制备历史和工艺决定了抗体的质量和类型。抗体制备工艺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方法免疫动物获得抗体、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体和基因工程技术制备抗体。具体如下:

1、传统方法免疫动物制备抗体:

    将通过各种方法获得的免疫原(抗原)注射至动物(比如大鼠、小鼠和兔等)体内,刺激动物体内B细胞分化成熟,产生、分泌抗体,再通过收集动物血清,分离纯化而获得成品抗体。由于早期免疫原制备、纯化技术和成本限制,早期通过传统方法制备的抗体多为多克隆抗体。此种方法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使用大量动物,容易导致“虐dai动物",甚至会因为虐dai动物而遭天价罚款,并禁止多克隆抗体销售。

2、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体:

    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和法国科学家Kohler将鼠源的B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即具有B细胞的抗体、分泌功能,又具有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功能。工艺上,首先采用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血管内注射等方式向动物体内注射免疫原,刺激动物产生特定的B细胞;然后处死动物,收集脾脏B细胞;体外融合B细胞和肿瘤细胞制备杂交瘤细胞,体外筛选、培养杂交瘤细胞;通过体外扩增杂交瘤细胞收集、纯化培养基上清获得抗体,或者在动物体内(血管内、腹腔等)注射杂交瘤细胞、收集和纯化动物体液(腹水、血清等)获得抗体。杂交瘤技术诞生了第一代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特异性高,易于大量。

3、基因工程技术制备抗体:

    基因功能技术使得研究者能在体外重组——将任一基因片段插入到特定表达载体(质粒),通过将编辑好的质粒转入特定的细胞系和细胞系的体外扩增、培养,获得基因片段在体外的转录、翻译,从而制备抗体。基因工程技术使得抗体的更加快速,并使得人源化抗体更为便捷,进而成为临床应用的抗体药物,用于临床治疗。这一技术产生的抗体是特异性ji高的均一抗体,易于工业化大量。近几年,Abcam公司推出的重组单抗即为此类技术产生的抗体,特异性高,亲和力强。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