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防盗报警器之入侵探测技术

发布时间:2016/4/14 11:38:58
浏览次数:1701
  入侵探测器是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的用来探测入侵者入侵行为的电子和机械部件组成的装置。入侵探测器的分类可按其所用传感器的特点分为开关型入侵探测器、震动型入侵探测器、声音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次声入侵探测器、主动与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激光入侵探测器、视频运动入侵探测器和多种技术复合入侵探测器。也可按防范警戒区域分为点形入侵探测器、直线型入侵探测器、面型入侵探测器和空间型入侵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红外线是地磁波谱中的一段,处于微波波段和可见光波段之间,波长在780纳米到100000纳米之间。利用红外线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制成的探测器成为红外探测器。
  
  主动红外探测器
  
  由主动红外光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红外发射机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发射出一束调制的红外光束,红外接收器通过光敏晶体管接收发射端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并经过光电转换将其转变为电信号。红外光在人眼看不见的光谱范围,经过光束聚焦,在收发器之间形成红外光束,有人经过这条无形的封锁线,必然全部或部分遮挡红外光束,接收端由于红外光束产生变化将自动识别是否报警。
  
  红外对射探测器在安装部署时,为加大保护面,同时减少误报,一般采用双光束或多光束的方式,只有当多光束当中的两路或多路同时被遮挡时,睬触发报警,此方式可以保证如小动物、树叶、沙尘、雨、雪、雾遮挡则不报警,人或相当体积的物品遮挡将发生报警。
  
  被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辐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称为被动式。被动红外探测器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组成,其核心部件时热传感器,通过光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某一个立体防范区域内热辐射的变化。当被防范范围内有目标入侵并移动时,将引起该区域内红外辐射的变化,而红外探测器能探测出这种红外辐射的变化并发出报警信号。
  
  被动红外探测器,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电元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一旦入侵人进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而聚焦,从而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被动红外探测器防误报措施:
  
  采用温度补偿电路,使得探测器对不同温度环境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采用多元红外光敏元件
  
  采用非聂耳透镜防宠物
  
  采用抗白光干扰设计
  
  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使用要点:
  
  探测区域不应该有障碍物
  
  不得将探测器对着温度变化快的目标,如通风口
  
  微波入侵探测器
  
  微波是一种频率很高的无线电波,波长很短,一般在0.001m~1m之间,由于微波的波长与一般物体的几何尺寸相当,所以很容易被物体所反射。按工作原理微波入侵探测器可分为移动型微波探测器和阻挡型微波探测器。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将微波收、发装置设置在一起,基本原理是利用了微波得多普勒效应。所谓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发射源(生源或电磁波)与接收者之间有相对移动时,接收到得信号得频率将会发生改变。
  
  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振荡源发出频率为f0的电磁波,并横速向前传播。如果接收者相对于振荡源是不动的,那么由它发射回来信号频率与振荡源频率相同,如果接收者有接近振荡源的相对径向移动,则接收者发射的信号频率高于振荡源的信号频率;反之,如果接收者有远离振荡源的相对径向移动,则接收者发射的信号频率低于振荡源的信号频率。
  
  因此接收机可以根据反射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的多普勒频移,来发现移动目标,并测定其径向速度。
  
  墙式微波探测器墙式微波探测器是将微波收、发设备分置的利用场干扰原理或波束阻断式原理的微波探测器。微波发射器内有一个微波振荡源,通常采用脉冲调试方式,利用天线发射调制微波束。微波接收器接收的微波信号通过放大、检波等信号处理之后送往报警控制电路。当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无遮挡物时,检波出的信号有一定的强度;当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出现遮挡物时,由于破坏了微波的正常传播,使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微波信号强度减弱,因此可以利用微波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来判断是否又入侵者。
  
  双鉴探测器双鉴探测器一般即指被动红外加上微波同时探测,以减少误报的发生。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波的多谱勒效应,即探头主动发射微波,在物体上反射回来。若物体是静止的,则反射的频率是不变的;若物体是运动的,则反射的频率会发生变化,探头将接收回来的微波与发射的微波频率作比较,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当红外与微波都产生信号才触发一次报警。在环境较恶劣的地方如过道、厂房、仓库等容易起风触发被动红外,而流动的空气是不反射微波的,所以不会发生误报,从而大大降低因为环境因素引起的误报。安装时要避免附近的金属物体对微波的干扰,因为日光灯会反射微波造成干扰,所以还要有滤波器滤除反射波的干扰。
  
  激光入侵探测器
  
  激光探测器与主动红外式探测器有些相似,也是由发射器与接收器两部分构成。发射器发射激光束照射在接收器上,当有入侵目标出现在警戒线上,激光束被遮挡,接收机接收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报警信号。
  
  在防护区域的开始端设置激光发射机,将其发射出的定向强激光束直接射向接收机。在接收机通过光电器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开关量信号,并经单片机处理。当确认信号正常时,指示灯全部熄火,保持监视状态;而当光束被遮断时,则信号失常,指示灯同时点亮,同时输出报警信号,从而实现对激光光路所经过的全路程的监控。
  
  激光入侵探测系统与同类主动探测器相比,对恶劣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显著增强。激光束发射功率密度大,发散角小,光束集中,方向性好,在使用同等功率器件的条件下,接收机接收光束的功率密度是红外接收机接收光束功率密度的数百至几千倍。因而在同样气候条件下,激光的传输衰减远小于其他同类探测器,穿透雨雾能力强,探测距离可达数百米至几千米,极大降低了气候环境所产生的误报警。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