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解释绝缘电阻的测量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7/19 17:34:19
浏览次数:970

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为您解说解释绝缘电阻的测量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绝缘电阻的测量基于欧姆定律。通过施加一个水平低于电气强度的电压测试的已知直流电压,然后测量电流值,测量电阻值非常简单。原则上,绝缘电阻的值很大,但不是无限的,因此,在测量较小的流动电流时,绝缘电阻测试仪会kΩ,MΩ,GΩ甚至TΩ表示绝缘电阻的值(在某些型号上)。该电阻表征了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质量,并可能表明存在泄漏电流的风险。
许多因素会影响绝缘电阻的值,因此会影响将直流电压施加到被测电路时流动的电流值。这些因素包括例如温度或湿度,它们可能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首先,让我们使用这些因素不影响测量的假设来分析绝缘测量过程中流动的电流的性质。
在绝缘材料中流动的总电流是三个分量的总和:
容量。为了给测试绝缘的电容充电,需要电容充电电流。这是一个瞬态电流,它从一个相对较高的值开始并在被测电路带电时呈指数下降至接近零的值。在几秒钟或十分之一秒后,此电流与测得的电流相比变得微不足道。
•吸收。吸收电流对应于在施加电场的影响下重新定向绝缘材料分子所需的额外能量。该电流下降的速度比容量充电电流慢得多。有时需要几分钟才能达到接近零的值。
•漏电流或传导电流。该电流表征了绝缘的质量,并且不会随时间变化。
温度效应
温度会引起绝缘电阻值的准指数变化。在预防性维护计划中,应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测量,或者,如果不可能,则应相对于参考温度进行调整。例如,将温度提高10摄氏度会使绝缘电阻降低一半左右,而降低温度10摄氏度会使绝缘电阻值增加一倍。

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漏电流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介电损耗复杂,可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增大或减小。当湿度增加时,绝缘电阻降低,绝缘表面的漏电流增加,介电损耗增加。

(1) 绝缘电阻
1、温度的影响:温度对绝缘电阻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绝缘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升高时,绝缘介质中的极化加剧,电导增大,导致电阻值下降,这与温度变化的程度以及绝缘材料的性能和结构有关。因此,在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将温度记录下来,以便换算成相同的温度进行比较。
2、湿度的影响:绝缘表面吸潮,瓷套表面形成水膜,往往会降低绝缘电阻。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较高时,会吸收更多的水分,增加电导,同时也会降低绝缘电阻值。
(2) 漏电流
1、温度的影响:直流漏电流测试与绝缘电阻测试相同,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非常显着。随着温度升高,漏电流增加。
2、湿度的影响:漏电流分为表面漏电流和体积漏电流。我们要测量的是体积泄漏电流。在恶劣天气、表面脏污、潮湿的情况下,设备表面的漏电流非常大,甚至超过体积漏电流,导致漏电流测试结果不准确。这时就必须采用屏蔽的方法来消除表面漏电流对漏电流测试的影响。
(3) 介电损耗(Tan Delta δ)
1、温度的影响:介电损耗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低温时电导损耗和极化损耗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极化损耗显着增加,电导损耗略有增加,因为偶极子容易转动。在一定温度下,总介电损耗达到最大值。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分子热运动阻止了偶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规则排列,极化损耗减小。虽然在这个阶段电导损耗仍然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极化损耗的减少,因此整体效果降低。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升高,电导损耗急剧增加,此时总损耗以电导损耗为主,同时也急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tan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介质损耗率随温度的变化是一致的。
2、湿度的影响:空气中相对湿度的增加会增加绝缘设备表面的漏电流。由于绝缘设备表面的漏电流是电阻电流,所以tanδ会增加。如果长期湿度过高,容易造成绝缘受潮,导致tanδ变大。

信息整理发布:扬州拓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637834740359549707404.jpg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