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停车场管理系统方案小区停车场管理系统
时间:2015-04-14 阅读:2976
1、居住区停车以夜间为主,泊车位利用率高。白天闲置率较高。
2、多采用固定存取方式停放和管理。
3、停车位数量由小区人均收入水平、建筑面积和人口数等因素影响.
配建指标
居住建筑物的配建指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小区所在城市的位置,距离中心区的距离。可以设定部分区域配建指标的上限,用以调控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以及交通压力。
2、按住宅建筑的不同性质,也可分别对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大学生宿舍等进行停车位配建指标的设定。具体可参照2005年北京市建筑物机动车标准车位配建指标表。
居住区停车规划建设
住宅类建筑物停车位主要服务于居住在该建筑物的私人车辆停放和探亲访友车辆停放。一般情况下,小区分为停车位和非停车场位。
1、停车位与非停车位要合理搭配。由于一些住户为了方便自己停车,往往要求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提供停车位,但是,停车位限制了停车位的调配利用,因此应收取较高的停车费的同时,非停车位应保持一定的数量。
2、合理规划。许多居住小区配建停车位不能满足停车需求,如条件允许可在楼前楼后、小区道路上合理规划设置一些临时性停车位,缓解“停车难”状况。在小区道路大于5m宽且实行单向交通的前提下,可设置夜间停车带。
3、调整居住小区的绿化方式和绿化率做适当调整,以种树和垂直绿化为主;适当降低绿化标准,以换取建设停车场(库)的空间,改善居住小区秩序和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小区整体品质。
4、设置机械式停车库。机械式停车库具有占地少、车辆排列紧凑的优点,可利用小区的空地,进行建设。城市规划部门应在容积率、间距等方面做一些调整,利于机械式停车库的应用。
5、此外,可设立必要的小区交通设施,保证停车秩序,并在夜间利用附近的公共建筑停车位的剩余空间来停车。
另外,白天也可以将较多闲置的停车位对周围公共建筑停车进行开放,以实现停车资源的平衡分配和充分利用。
6、由于部分城市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不少居民区是胡同的形式。这类区域一般在三环以内,也是历史留下的文化建筑。胡同的宽度4~6m左右,一般只能满足单向行驶。夜晚停车数量较多。由于停车资源的限制,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对此可利用胡同周边一般夜晚车辆较少的支路段做临时停车或*停车使用。也可以利用周围空地,建设机械式停车位,充分满足停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