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电能计量管理
时间:2024-07-15 阅读:114
安科瑞 陈聪
0引言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日常工作的重点之一,国网河北馆陶县供电公司从管理创新、加强人员培训、防范窃电等方面入手,加强电能计量管理,确保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可靠运行。
1加强管理创新,提高计量工作效率
(1)严把电能计量装置的“进出口”关。供电企业成立电能计量专项管理机构,配备电能计量专职管理人员,健全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从计量设备选购、运输、入库、储存、试验到安装、验收、运行、更换、淘汰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全部纳入系统化管理,从各个环节保证产品质量。
(2)选择电能计量装置时,结合实际用电负荷,选择相应类别的准确度等级,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安装维护到位,建立相应的档案资料和有关记录,确保电能计量设备的质量可靠和计量。
(3)在计量设备日常管理中,要及时更换淘汰落后产品。做好老电能表的定期轮换,对明令禁用或淘汰的电能表及时进行更换。严格按照电能计量规程有关要求,选择稳定性好、度高、技术含量高的多功能电能计量设备。
(4)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①严格加强计量监督,按照电能计量装置有关分类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各类互感器和户用电能表的校验和轮换周期,严格按照计划定期开展周期轮换和校验检测工作,定期试验测试电能表误差,严把计量装置的校验和轮换关,做到应换必换、应校必校,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②新增计量装置在投入使用前,做好相应的试验调校工作,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在要求的合理范围内。③加强电能计量封印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建立计量封印从进货到保管、领用、报废、封存的全过程管理流程。同时,严格管理封钳、封扣的使用权限,对校表、装表和用电检查3个专业的铅封,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封印权限,统一封印的编码和防伪技术,加大考核管理力度,严禁私自拆启电能计量装置的各种铅封。
(5)加强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在电能计量管理的各个环节,推广应用高精度、高可靠的电能计量设备,逐步实现电能计量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远程化管理,在客户端推广应用电能计量智能化管理,如远程抄表技术、条形码管理系统、计量MIS系统等,通过三级集中的方式实施台区、居民表计远程集抄,运用网络实现抄表数据共享。同时,结合供电企业实际情况,将这些的管理系统和科技产品进行有机的优化整合,因地制宜,形成本单位特色的、系统科学的电能计量技术管理体系,使计量查询更简捷,工作流程更优化,系统维护更方便,计量数据更安全,计量监测更。
2加强计量人员培训,提高计量队伍素质
加强计量人员培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人员的素质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培训方案。采取多种学习形式,加强电能计量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和有关规程及制度的学习,确保计量人员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掌握新的电能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管理方法、专业实务及操作技能等知识,提高计量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知识水平,推动计量队伍素质水平整体提升。
3加强反窃电管理,堵塞电能计量漏洞
(1)反窃电工作不仅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还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形成企、警、群反窃电合力,在技术措施上也严格落实到位。首先在技术操作上科学规范,电能计量装置要全部安装到计量箱内,电能表的表盖和接线端子都要加铅封,计量装置的安装接线也要规范标准,不得在开关上引接电能表的电压线,表计的进线不能在接线盒外裸露,导线和表孔之间不能有间隙,以防止出现窃电现象。如果在装表接线方面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在计量装置的日常巡视检查中,一般通过直观检查法就可以检查出来计量接线是否接触不良、电能表运转是否正常、表计铅封是否被启封或伪造过等问题,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堵塞窃电漏洞。
(2)推广应用防窃电高科技产品,加强对计量装置的实时保护。如:研制或采购、引进高科技防窃电计量设备,安装就地电能量监视器,使用防窃型电流互感器,防窃电功能的电能表箱和计量箱,计量封印全部使用防伪封印。广泛应用智能反窃电监控系统,对电能计量设备进行远方遥控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实时监控计量设备运行情况,及时遥测和排查运行异常的电能计量装置。还可以通过现场检测仪器,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客户计量装置现场进行检查测试和诊断分析。
4安科瑞Acrel-3000WEB电能管理解决方案
4.1概述
用户端消耗着整个电网80%的电能,用户端智能化用电管理对用户可靠、安全、节约用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推广用户端智能仪表、智能用电管理终端等设备用电管理解决方案,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良性互动。用户端急需解决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的表计,智能楼宇、智能电器、增值服务、客户用电管理系统、需求侧管理等课题
安科瑞Acrel-3000WEB电能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对用户端用电情况进行细分和统计,以直观的数据和图表向管理人员或决策层展示各分项用电的使用消耗情况,便于找出高耗能点或不合理的耗能习惯,有效节约电能,为用户进一步节能改造或设备升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4.2应用场所
(1)办公建筑(商务办公、大型公共建筑等);
(2)商业建筑(商场、金融机构建筑等);
(3)旅游建筑(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
(4)科教文卫建筑(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
(5)通信建筑(邮电、通信、广播、电视、数据等);
(6)交通运输建筑(机场、车站、码头建筑等)。
4.3系统结构
4.4系统功能
1)实时监测
系统人机界面友好,以配电一次图的形式直观显示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各回路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能等电参数信息,动态监视各配电回路断路器、隔离开关、地刀等合、分状态,以及有关故障、告警等信号。
2)电能统计报表
系统以丰富的报表支撑计量体系的完整性。系统具备定时抄表汇总统计功能,用户可以自由查询自系统正常运行以来任意时间段内各配电节点的用电情况,即该节点进线用电量与各分支回路消耗电量的统计分析报表。该功能使得用电可视透明,并在用电误差偏大时可分析追溯,维护计量体系的正确性。
3)详细电参量查询
在配电一次图中,当鼠标移动到每个回路附近时,鼠标指针变为手形,鼠标单击可查看该回路详细电参量,包括三相电流、三相电压、三相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总功率因数、正向有功电能,并可以查看24小时相电流趋势曲线及24小时电压趋势曲线。
4)运行报表
系统具有实时电力参数和历史电力参数的存储和管理功能,所有实时采集的数据、顺序事件记录等均可保存到数据库,在查询界面中能够自定义需要查询的参数、时间或选择查询更新的记录数据等,并通过报表方式显示出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定制运行日报、月报,支持导出Excel格式文件,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导出PDF格式文件。
5)变压器运行监视
系统对配电系统总进线、主变压器、重要负荷出线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实时监视,用曲线显示电流、变压器运行温度、有功需量、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变压器负荷率等运行趋势,分析变压器负荷率及损耗,方便运行维护人员及时掌握运行水平和用电需求,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6)实时报警
系统具有实时报警功能,系统能够对配电回路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分、合动作等遥信变位,保护动作、事故跳闸,以及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越限等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事件等级发出告警。系统报警时自动弹出实时报警窗口,并发出声音或语音提醒。
7)历史事件查询
系统能够对遥信变位,保护动作、事故跳闸,以及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越限等事件记录进行存储和管理,方便用户对系统事件和报警进行历史追溯,查询统计、事故分析。
8)电能质量监测
系统可以对整个配电系统范围内的电能质量进行持续性的监测,运行维护人员可以通过谐波分析棒图、报表掌握进线、变压器、重要回路的电压、电流谐波畸变率、谐波含量、电压不平衡度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谐波损耗,减少因谐波造成的异常和事故(该功能需要选配带谐波监测功能的电力仪表,不需要可删除。
9)遥控操作
系统支持对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等进行分、合遥控操作。系统具有严格的密码保护和操作权限管理功能,对于每次遥控操作,系统自动生成操作记录,记录内容包含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类型等。实现该功能需要断路器本身具有电操机构及保护保测控装置具备遥控功能等硬件设备的支持。
10)用户权限管理
系统为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设置了用户权限管理功能。通过用户权限管理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如配电回路名称修改等)。可以定义不同级别用户的登录名、密码及操作权限,为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11)通讯状态图
系统支持实时监视接入系统的各设备的通讯状态,能够完整的显示整个系统网络结构;可在线诊断设备通讯状态,发生网络异常时能自动在界面上显示故障设备或元件及其故障部位。从而方便运行维护人员实时掌握现场各设备的通讯状态,及时维护出现异常的设备,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12)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展示了当前实时画面(视频直播),选中某一个变配电站,即可查看该变配电站内视频信息。
13)用户报告
用户报告页面主要用于对选定的变配电站自动汇总一个月的运行数据,对变压器负荷、配电回路用电量、功率因数、报警事件等进行统计分析。
14)APP支持
电力运维手机支持“监控系统”、“设备档案”、“待办事项”、“巡检记录”和“缺陷记录”五大模块,支持一次图、需量、用电量、视频、曲线、温湿度、同比、环比、电能质量、各种事件报警查询,设备档案查询、待办事件处理、巡检记录查询等。
4.5系统硬件配置清单
5结束语
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完成,有助于提升电力行业发展能力。因此,电力单位需加强计量设备研究,规范操作电能计量装置,发挥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价值,以增强供电单位计量管理效果,为防窃电、分析用户耗电特征等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法勇.浅谈如何加强电能计量管理[J].农村电工,2021,29(08).2021.08.058
[2]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22.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