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云天(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网免费1

收藏

掌静脉识别技术原理(智慧云天第二代生物识别技术)

时间:2023-02-22      阅读:128

静脉识别的发展历史:

1983年,柯达公司的员工J. Rice首先发现了利用手背血管红外成像可以作为身份识别依据,并命名为“veincheck".

1992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生物工程系的K. Shimizu发表文章同样认为可以利用手血管红外成像作为身份识别依据,由此日本和韩国进行了掌静脉识别技术的研究工作。

1997年,韩国的BK System公司发布了一款商用手背静脉识别产品BK-100.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日本的日立和富士通分别推出了指静脉识别技术与掌静脉识别技术,其中富士通在2004年7月份成功将掌静脉识别技术应用于日本骏河银行(Suruga)ATM自助柜员机的身份验证环节。

掌静脉识别技术优势:

1. 掌静脉属于人体内部生理特征,受手掌的外部环境影响较小

2. 掌静脉的特征明显,抗干扰性好

3. 掌静脉不会留下痕迹,从外部很难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所以很难伪造

4. 掌静脉识别因为利用静脉中血红素吸收近红外线的特征,所以是一种活体识别技术

5. 掌静脉识别是主动识别技术,用户只在识别时将手掌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不像人脸识别是无感知的识别

6. 掌静脉识别是的非接触式识别,易于被公众接受

手掌静脉识别技术工作原理:

利用近红外线照射手掌,静脉中血红素是失去氧气的还原血红素,其对760nm波长的近红外线会有吸收,造成静脉部分的反射较小,从而产生静脉图像。

其流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

1. 静脉图像的采集,

2. 静脉图像的预处理,

3. 静脉特征的提取,

4. 静脉特征的匹配。

随着机器学习在算法中的运用,通过大量样本数据的训练,手掌静脉匹配算法将越来越成熟。

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

1. 公共安全中的门禁考勤

2. 信息系统中的身份识别

3. 零售行业中支付系统中的身份识别

4. 新能源汽车的车门解锁

5. 轨道交通闸机通行及扣费的身份认证

智慧云天的掌静脉产品

智慧云天已经在量产的8寸门禁哨兵上集成掌静脉识别,从人脸识别走向更严谨更安全可靠的掌静脉识别。


掌静脉.png


上一篇:基于人脸视频的生理指标测量技术分享 下一篇:小区门岗机,小区门岗哨兵,小区落地式门禁核验一体机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