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力争实现350瓦时/公斤
时间:2018-01-22 阅读:413
在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的“把握变革趋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问题交流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预测,zui迟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将达到或超过传统燃油车。那么,想要跨越这个坎,核心技术的突破是离不开的,作为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电池,其性能的提升、技术路线的选择及成本的下降等,是必须要实现的。
实现300Wh/kg目标的底气,是2017年底2018年初,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单体基本已经达到230Wh/kg左右,系统大约150Wh/kg左右。
2017年,固态电池是电池领域zui热的一个技术名词。全固态电池不等同固态电池,所谓“全固态锂电池”是一种在工作温度区间内所使用的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均呈固态,不含任何液态组份的锂电池,所以全称是“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
欧阳明高指出,目前全固态电解质锂电池国内外技术研发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安全性尚待加强。而作为远期目标,锂硫、锂空气电池虽有相应研究,但目前进展较缓慢。他特别提出,目前固态电池的研发产业化持续升温。发展固态电池的路径是电解质从液态、半固态、固液混合到固态,zui终实现全固态。
欧阳明高说,全固态锂电池的技术优势是安全性高,因为它没有有机溶剂作为电解质引发电解液燃烧问题;能量密度高,固态电解质的密度和使用量高于液态电解质;正极材料选择的范围宽,因为负极是锂金属,正极不含锂都可以。此外,电解质的电压窗口会更宽,正极材料选择范围也就大,比能量也可以提高;系统比能量高,由于电解质无流动性,可以方便地通过内串联组成高电压单体,利于电池系统成组效率和能量密度的提高。
但是全固态锂电池也存在问题: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偏低;固/固界面接触性和稳定性差。液体跟固体结合是很容易的,渗透进去。但是固体和固体接触性和稳定性就不是太好了,这是它很大的一个问题;金属锂的可充性问题。在固态电解质中,锂表面同样存在粉化和枝晶生长问题。其循环性,甚至安全性等还需要研究;制造成本偏高。
欧阳明高指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是不成熟的,存在技术不确定性。目前已经显现出有突破的迹象,有性能优势和产业化前景的,主要是固态锂离子电池。他希望到2030年在电解质方面取得突破,就是固态电池会规模产业化。2030年,常规的性价比车型应该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