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佩亿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网试用9

收藏

针焰试验仪如何校准

时间:2020-06-05      阅读:198

针焰试验仪如何校准

1、仪器概述

针焰试验仪主要用于模拟技术评定设备内部由于故障条件所造成小火焰的着火危险性的专业检测仪器。适用于电工设备及其部件和元件的着火危险性的测定,也适用于固体电器绝缘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的着火危险性的测定。针焰试验仪由针焰燃烧器、工作室和测温装置三部分组成。

针焰试验仪是根据IEC60695-2-2(2004)、GB5169.5-2008、GB4706.1、IEC60695-11-5:2016、IEC 60695-2-2等标准中相应试验要求设计制造。具有自动点火、自动燃烧、具有火焰调节功能且具有火焰测量功能。

针焰试验仪的工作原理是用规定尺寸 (Φ0.9mm ) 的针状燃烧器,通以特定燃气 ( 丁烷或丙烷 ) ,以 45° 角定时定向施燃试品,视试品及引燃铺垫层是否引燃及持燃时间和燃烧长度来评定设备内部因故障条件造成的小火焰的着火危险性。

2、技术指标

施焰时间:1s ~ 999.9s 数显可预置

持燃时间 :1s ~ 999.9s( 数显,可手动暂停保持数显 )

火焰高度:12mm ± 1mm ( 可调节 )

燃气焰温梯度:100℃ ± 2℃ ~ 700℃ ± 3℃ ( 室温~ 999℃ )

升温时间测量:从100℃ ± 2℃ ~ 700℃ ± 3℃的时间为23.5s±1.0s(1s ~ 999.9s)

施焰角度:0~45°可调

针头长度:大于35mm,内径Φ 0.5mm ± 0.1mm ,外径 ≤Φ 0.9mm

试验空间 :≥ 0.5m 3 ,背景黑色;光照度小于20lx

温度传感器 :K 型Φ 0.5mm 绝缘式铠装电偶,铠装套耐热 1100℃

箱体材质:箱体由1.5厚的304烤漆冷板制作(燃烧箱与控制箱在同一箱体)

外箱尺寸:1120*520*1250(mm)

3、仪器校准条件

3.1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15~30)℃;环境湿度:≤85%或符合标准仪器设备规定的其他条件。

(2)负载条件:一般在空载条件下进行。

3.2标准器

1)钢卷尺:用来校准针焰试验仪试验箱容积,钢卷尺测量范围长度大于2mm,准确度0.5mm

2)数显游标卡尺:用来测量燃烧器针头尺寸(包括内径、外径、长度);火焰高度。数显卡尺测量的量程范围0~125mm,允许误差值为0.01mm

3)万能角度尺:用来校准倾斜角度。

4)秒表:校准时间计时器,另外校准升温时间。电子秒表显示分辨率为0.01s

5)标准铂电阻、干井温度计量炉、校准温度传感器、干井温度计量炉稳定性≤0.1℃,孔间温度差≤0.1℃

4、校准项目

针焰试验仪需要校准的常规项目有:箱体尺寸、燃烧器尺寸、火焰高度、燃烧器倾斜角度、计时器、温度传感器(包括温控仪)。校准项目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选择。

5、校准方法

1)外观检查:通过目测观察,试验仪外表清洁;通电后各仪表显示正常。无数字笔画缺陷;时间、气压等调节器可以正常调节。

2)长度基本尺寸校准:用卷尺测量试验箱的长、宽、高通过计算,得出试验仪的容积。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火焰的燃烧器针头的长度、外径、内径尺寸;火焰燃烧时的火焰高度。

3)角度校准:调节燃烧器倾斜角度,应能调节到45°以上,使用万能角度尺校准0°、45°;应符合试验标准中的角度技术要求。

4)计时器基本误差校准:启动针焰试验仪,首先对施焰计时器进行校准。分别在10s、30s、60s、120s四个时间校准点进行校准,重复两次。其次,对施焰计时器进行校准,分别在10s、30s、60s校准点校准,重复两次,时间误差要求≤0.5s。

5)温度传感器校准:将温度传感器(即连接的热电偶)和标准铂电阻放入干井温度计量炉,至于干井温度计量炉底部,设置干井温度计量炉温度为100℃,温度达到稳定后,读取2次标准铂电阻和温控仪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仪表的显示值,计量温度传感器的实际误差;同理、校准温度传感器在700℃时的示值误差。

6)升温时间校准:在温度系统校准完毕后,确认合格的情况下,运行针焰试验仪,在温度达到100℃±5℃,电子秒表与计时器同时计时,到700±3℃同时停止;要求计时器在(23.5±1)s内。

6、校准注意事项

1)在做升温时间校准时,首先将火焰调节阀调至zui小,然后开始点火;试验结束后,将气源关闭。

2)试验时留意气体固体回路是否漏气,以免发生意外和影响针针焰温度校准。

3)如需再次进行升温时间校准,等温度下降到50℃以下时,再重新开始。

4)按尺度要求调节测温铜块与燃烧管的间隔

7、校准结果及其他说明

校准结果符合针焰试验仪技术要求,应对针焰试验仪做出符合技术指标合格的声明。再次校准时间不应超过1年

上一篇: 漏电起痕试验仪试验电路原理解析 下一篇: 智能全自动氧指数测定仪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说明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