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引下线验收技术要求和指标
时间:2016-12-21 阅读:1312
引下线可在建筑物外明敷,因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实际上现在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普遍采用构造柱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因此.引下线分为明装引下线、暗装引下线和利用主筋作引下线的结构引下线,以下是有关技术要求和指标。
(1)明装引下线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A.材料规格:引下线应采用圆钢(优先采用)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Φ8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48 mm,其厚度不应小于4 mm;并应采取防腐措施。烟囱引下线采用圆钢时,直径>Φ12 mm,采用扁钢时,截面积>100 mm,厚度>4 mm,上下电气贯通的金属爬梯可作为引下线。
B.安装位置:*类建筑物独立避雷针的杆塔处至少设一根引下线,第二、三类的建筑物引下线一般不少于两根,且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第三类建筑物周长小于25 m且高度低于40 m时可只设一根引下线(特别在边角、拐弯处应设引下线).在易受机械损伤和易于与人身接触的地方,从地上1.7 m处至地下0.3 m处,应采取暗敷或用护管保护等防护措施。
C.固定支撑间距:引下线固定支撑间距要求均匀、平直且间距不大于2m.
D.断接卡: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1.8m之间设断接卡。要求其过渡电阻R<0.03欧姆.
E.电气线路与防雷地不相连时与引下线之间距离:*类:地上部分,当h<5 R时,S>0.4(R+0. 1 h.);当h>5 R时,S >0. 1(R+h),第二类:当1<5 R时.S>0.3 K(R,+0.1 1),当1>RS.》0.075 K, (R,+l'),第三类:当1,<5 R时,S.a>0.2 K,(R.十0. 1 K,),当l>5 R‘时,S>0.05K, (R, +K, ).其中h二是被保护物高度,l二是引下线计算点距地面长度.当电气线路与防雷地相连时,第二类:S>0.075 KR,i第三类:S >0.05 KR.
F.布设间距:*类:间距<12 m,第二类:间距<18 m{第三类:间距<25 m.
G.接地电阻:每根引下线所对应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二类的R<10欧姆。第三类的R<30欧姆。
(2)暗装引下线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暗装引下线的基本要求与明装引下线的技术要求一样,但材料规格要求有所提高,暗装引下线若采用圆钢,其直径不应小于Φ10 mm.
(3)结构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子钢筋作引下线)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A.材料规格:同于暗装引下线的要求,一般柱筋规格足够满足要求。
B.安装位置:沿建筑物四周外墙柱筋布设,*类:间距<12m第二类:间距<18m。第三类:间距<25 m.
C.短路环:要求用作防雷引下线柱筋每层至少有一个箍筋与主筋相焊接。
D.引下线数:*类:独立避雷针的杆塔处至少设一根引下线,第二、三类:不少于两根;利用柱主筋数不少于两条;引下线越多,安全度越高。
E.电气预留接地:检查首层及各层是否按设计要求预留电气接地,要求离地板面约0.3m处,用Φ10 mm以上镀锌圆钢与用作接地的柱主筋焊接引出,引出长度>0. 2 m.
F.引下线连接:检查连接质量,柱筋引下线选定对角的两条主筋,从承台、地梁至天面与避雷带连接,单面焊>12d,双面焊>6d,且焊接饱满。
G,钢筋表面积总和: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距地面0.5m以下,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满足S>4.24(1.89)K。
H.断接卡:当同时采用基础接地时,可不设断接卡,但应在室内外适当地点设若千连接板,供测量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采用人工接地体时,应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 m以上处设接地体连接板,并有明显接地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