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数据参考: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市场环境分析

来源:智能交通网
2017/2/16 17:26:4537819
   经济环境简析
 
  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动能转换、结构优化。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中国GDP增长6.7%, CPI上涨2.0%,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314万人。进出口方面,以人民币计算,进出口总额24.33万亿元,势头逐渐向好。作为*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万亿美元。从结构优化看,2016年,服务业的比重继续提高,消费贡献率占了将近2/3,高技术产业加快增长。从转方式来看,2016年,单位GDP能耗下降5%,清洁能源比重上升,企业效益提高。
 
  2016四个季度, 我国GDP增速均稳定在6.7%,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5年来持续下行的趋势开始趋于平稳,即为“缓中趋稳”。同时,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中还有一个亮点和转折点,即PPI和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数据由负转正,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去年9月,PPI由负转正,此前PPI已经连续54个月为负值。对此,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PPI一直为负值非常影响市场预期。而去年9月至12月PPI连续保持正值,这是经济向好的一个重要信号。另外,作为观察企业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2015年的负2.3%升至2016年的9%以上。
 
  总的来说,2016年中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增速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形势趋于平稳。
 
图一 2006-2016年中国GDP及增速
 
图二 2006-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行业环境简析
 
  1. 交通运输方面
 
  据2016年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客运结构持续优化,货运量、港口吞吐量主要指标走势“前低后高”,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78万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9.3万公里,均超额完成任务目标。
 
  客运结构不断优化。铁路客运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客运量28.1亿人,增速达11%;公路客运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56.3亿人,同比下降3.5%,但私家车出行快速增长,联网收费数据显示,高速公路7座及以下小客车流量同比增长16.5%;水路完成客运量2.7亿人,与去年基本持平;民航客运持续快速增长,完成客运量4.9亿人,增速为11.8%。铁路、民航客运量占比提高分别达到14.7%和2.5%,较上年分别提高1.6个和0.3个百分点,调结构效果彰显。
 
  货运增速逐季加快。全年全社会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33亿吨,同比增长5.7%,其中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2.2%、3.8%、5.1%和10.7%,显现逐季加快的运行态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基本一致。其中,铁路货运降幅较上年收窄11.0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同比增长6.8%,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3.7%,民航货运量同比增长6.0%,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或加快。快递业保持高速增长,完成快递业务量313.5亿件,业务量增速高达51.7%。
 
  港口生产呈现“前低后高”。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8亿吨,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年回升1.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保持在2.3%左右,四季度增速明显提高,达5.8%。其中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亿标箱,同比增长3.6%。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全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5万亿元。其中,铁路完成投资8015亿元,顺利完成8000亿元年度投资目标。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7787亿元,完成全年1.65万亿元投资目标的108%,同比增长7.7%。新改建农村公路29.3万公里,完成全年20万公里任务目标的146%。水运及其他建设完成投资1894亿元。民航完成投资770亿元,均与上年基本持平。
 
  2. 智能交通方面
 
  (1)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线上线下结合商业模式蓬勃发展。铁路,建成了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实现了运输生产调度指挥的信息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快速公交系统BRT线路长达3081公里,网约出租汽车等新的业态快速发展。
 
  港口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在水运管理中广泛应用,开发了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的技术,民航商务信息系统处于*水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等现代导航信息技术在民航运输、物流配送中广泛应用。北斗导航系统成为第三个面向航海应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2)市场总体呈稳定增长
 
  经历了“十二五”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投资额以年均 2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测算,2016年中国智能交通综合市场规模超过700亿。智能交通行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技术成果的应用规模和水平,不断地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截止到去年12月底,包括城市智能交通和高速公路机电市场的全年千万项目统计规模为257.4亿,同比增长了41%,而其中交通管控市场千万元项目规模是124.68亿,智慧交通和智能运输市场千万元项目规模是26.94亿,高速公路机电市场千万个项目规模105.8亿。有30多家智能交通车联网的企业已经挂牌或者准备挂牌新三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智能交通市场已经开始步入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正在成为中国智能交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3)互联网+交通运输应用不断深化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互联网+交通运输,推动了大批互联网企业和创业者加入到智能交通行业大局中来,给传统的出行模式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也激发了新的市场。它提供了实时的交通运行状态的查询、出行路线的规划、线上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等一站式服务。手机导航、网络化的票务、共享交通工具等等,已经成为公众出行中智能化服务的重要方式。车联网、智能驾驶服务等相关市场正在悄然兴起,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新兴市场也正在形成,人民群众正在由走得了,向走得好升级发展。
 
  社会环境简析
 
  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城镇化率继续加快
 
  国家统计局消息,2016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82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比上年提高0.9个千分点。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减少1373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35%。
 
图三 2006-2016年全国大陆总人口及自然增长率
 
图四 2006-2016年城镇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
 
  汽车保有量达1.94亿辆,新注册量和年增量均达历史高水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刚性需求保持旺盛,汽车保有量保持迅猛增长趋势,2016年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752万辆,保有量净增2212万辆,均为历史高水平。汽车占机动车的比率持续提高,近五年占比从50.39%提高到65.97%。
 
  科技环境简析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1月10日表示,预计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407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新动能成长速度和作用超过预期。
 
  万钢10日在京召开的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介绍,201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 & D)经费支出预计达15440亿元,比上年增加9%,占GDP比重为2.1%,企业占比78%以上;SCI论文总数达29万篇,比上年增长9.7%,被引次数世界*四位;发明申请量居世界,有效发明保有量超过100万件,位居*三。
 
图五 2006-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图六 2006-2016年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
 
  科技是产业发展重要的促进因素之一。从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来看,近十年来,科研经费支出所占GDP的比率处于持续稳步上升态势,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
 
  2016年,经济大环境平稳。行业政策方面有利,网约车政策既给了共享经济法律保障,其细节却也给发展迅速的网约车带来了诸多限制。行业方面,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增长;交通大数据受到关注,数据开放成焦点;行业并购、上市等动作较多。人口增长方面,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持续上涨。科技环境方面,整体科研投入增速稳定。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无人机的发展:是飞机但不止是飞机

下一篇:传感器:未来信息安全又一主战场 不容忽视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