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四大指纹识别图像获取技术
- 来源:安防监控网 作者:编辑部
- 2012/11/5 15:25:212576
此外,光学传感器中存在棱镜,其体积较大,一般为半导体的几倍甚至10倍大小,所以限制了其在小型设备上的应用。在类似考勤机、门禁等大设备上使用没有体积限制的问题,但在U盘、移动硬盘、手持设备上使用,体积成了大的障碍。成本低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光学传感器的大优势,但由于其制造过程一致性较难保证,随着以电容传感器为代表的半导体传感器的大规模发展,光学传感器的成本优势也已经不再明显。虽然大多数公司还在使用光学传感器,但其发展趋势是新颖的、高质量的半导体电容指纹传感器。
温差感应式识别技术
温差感应式识别技术是基于温度感应的原理而制成的,每个像素都相当于一个微型化的电荷传感器,用来感应手指与芯片映像区域之间某点的温度差,产生一个代表图像信息的电信号。
它的优点是可在0.1s内获取指纹图像,而且传感器体积和面积小,即目前通常所说的滑动式指纹识别仪就是采用该技术。缺点是:受制于温度局限,时间一长,手指和芯片就处于相同的温度了。
半导体硅感技术(电容式技术)
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于半导体硅电容效应的技术趋于成熟。硅传感器成为电容的一个极板,手指则是另一极板,利用手指纹线的脊和谷相对于平滑的硅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差,形成8bit的灰度图像。电容传感器发出电子信号,电子信号将穿过手指的表面和死性皮肤层,直达手指皮肤的活体层(层),直接读取指纹图案。由于深入层,传感器能够捕获更多真实数据,不易受手指表面尘污的影响,提高辨识准确率,有效防止辨识错误。
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包括半导体压感式传感器、半导体温度感应传感器等,其中,应用广泛的是半导体电容式指纹传感器。
半导体电容传感器根据指纹的嵴和峪与半导体电容感应颗粒形成的电容值大小不同,来判断什么位置是嵴什么位置是峪。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对每个像素点上的电容感应颗粒预先充电到某一参考电压。当手指接触到半导体电容指纹表现上时,因为嵴是凸起、峪是凹下,根据电容值与距离的关系,会在嵴和峪的地方形成不同的电容值。然后利用放电电流进行放电。因为嵴和峪对应的电容值不同,所以其放电的速度也不同。嵴下的像素(电容量高)放电较慢,而处于峪下的像素(电容量低)放电较快。根据放电率的不同,可以探测到嵴和峪的位置,从而形成指纹图像数据。
与光学设备多采用人工调整改善图像质量不同,电容传感器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调节指纹图像像素以及指纹局部范围敏感程度,在不同环境下结合反馈信息生成高质量图像。由于提供了局部调整能力,即使对比度差的图像(如手指压得较轻的区域)也能被有效检测到,并在捕捉瞬间为这些像素提高灵敏度,生成高质量指纹图像。
半导体电容指纹传感器优点为图像质量较好、一般无畸变、尺寸较小、易集成于各种设备。其发出的电子信号将穿过手指的表面和死性皮肤层,达到手指皮肤的活体层(层),直接读取指纹图案,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半导体硅感技术重要的优点是能够达到活体指纹识别。还可以在较小的表面上获得比光学技术更好的图像质量,在1cm×1.5cm的表面上获得200-300线的分辨率(较小的表面也导致成本的下降和能被集成到更小的设备中)。体积小、成本低,成像精度高,而且耗电量很小,因此非常适合在安全防范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使用,被称为光学以后的第二代指纹识别技术。
半导体电容指纹传感器因制造工艺复杂,单位面积上传感单元多,包含的,IC设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IC芯片封装技术等,所以电容指纹传感器几乎全部是由IC技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欧洲、中国台湾等地设计制造的。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厂家有能力生产半导体指纹传感器。
但半导体硅感技术也有缺点,就是会受静电干扰,但可以通过安装时接地解决。以前成本较昂贵,近年来成本大幅度下降,与光学传感器的成本日益接近,是目前理想的指纹识别技术。如银行金库和监狱等高危安保场所安防门禁系统,采用半导体硅感识别技术的指纹机用于门禁前端活体指纹识别,代替传统的密码、刷卡、光学指纹机,从而真正做到身份识别的惟一性,确保*。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指纹采集是一种新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嵴与峪所在的位置。
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1×104Hz-1×109Hz,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与医学诊断的强度相同)。超声波技术产品能够达到好的精度,它对手指和平面的清洁程度要求较低,但其采集时间会明显地长于前述两类产品,而且价格昂贵,也并不能做到活体指纹识别,所以目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