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后续如何深化应用?专家们怎么看?
- 来源:中国交通信息化
- 2021/6/8 9:45:3436269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副主任王刚
ETC后续如何深化应用?如何与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发展同步?目前有一个设想:
第一步:充分利用现有门架、OBU的蜂鸣功能和情报板,实现I2V功能。集成商、设计院可以充分研究,这是产业机会。系统把监测到的拥堵或者事故信息,通过通信系统,传递给后方车辆,提醒后方车辆提高警惕,减低车速。如何实现?现在平均6~8公里就有一个门架,120公里时速情况下,3秒就能传递数据,接收信息后,OBU连续蜂鸣10声,警示司机采取安全措施,同时情报板展示前方几公里出现了什么问题。
前提是,监控监测系统和收费系统融合打通。必要场景可额外增设ETC天线和监控监测设备等外场设施。
第二步:依托车辆选装ETC工作,推动ETC前装普及,鼓励研发智能型OBU,实现OBU与车辆CAN总线和TSP系统的融合连接,为车辆计算平台提供信息,实现更高等级的车路协同(I2V),支持自动驾驶。
必须承认,现在有一部分OBU设备有问题,前装之后这类问题将减少很多。现在要开发智能型OBU,现在监控系统采集监测信息,事件信息,透过通信系统传递到ETC门架上去,未来智能导航仪、收音机也可以作为提示设备,这也是车路协同实现的方式之一。如果不够,在河流、隧道、气象灾害多发区等路段再增加一些检测设施。
这里要强调,ETC是为车辆计算平台提供信息,从而为更高等级车路协同提供支持。现在L2、L3等级自动驾驶车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路方没有责任的,但当路方也给车辆发送信息的时候,可能就要承担责任,必须考虑路方的责任豁免问题,怎么豁免?路方的信息只是为车辆计算平台提供参考,可以选择用,可以选择不用。商业模式,那是下一步的事儿。
我个人认为,如果公路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融合打通,将会产生聚合效应,衍生出很多新的应用和服务。通过优质服务增加道路经营者收益,应作为道路经营者考虑建设智慧高速和车路协同,要考虑收益。
如果基于ETC融入车路协同能落地实现,ETC肯定要迈入千亿级的产业规模。高速公路行业会因此节约数以千亿级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系统,这是新基建精神的要义。
再有,要同步开展基于V2X的研究和实现,不断推动技术、业务的融合发展,路网中心其实也承担着京沪高速先导示范车联网建设。我们应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高速公路智能化之路。
万集科技ETC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张宁
ETC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快速通行,收费准确,电子化收费,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市场发展趋势,ETC未来有以下四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第一个方向,收费精准。如何能按照实际路径真正做到应收尽收。稽核作为一个前期的监控性质的手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长期来看,终极的解决方案还是要提高前端门架的计费能力。
第二个方向,畅通高效。如何能完全实现车辆上下高速畅通无阻,真正做到减员增效。
第三个方向,管理升级。ETC介质的普及,给高速公路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个技术难点是必须要被解决的,那就是要区分主路上的CPC卡车辆和进入服务区的CPC卡车辆。
第四个方向,城市应用。随着OBU的普及,ETC依托于更好的用户体验,必将在城市中普遍应用。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副处长 张洋
基于ETC的高速公路智慧化展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OBU。随着技术迭代升级,基于ETC车载终端的全新升级,承载更多业务功能,如北斗定位、车载导航、语音视频交互等,呈现管理服务一体化的综合功能智能OBU,为公众出行提供*方位服务。这需要国家层面全力推进,要推进基于全面信息交互智能OBU的升级更新,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快达司乘,单向路侧采集变成真正双向交互。
自由流收费。取消匝道收费站,在匝道设置ETC门架系统,真正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通行,这需要在ETC用户成为绝对主流、高速公路去现金化收费基本实现、信用体系更加完善等前提下,完全ETC自由流将成为高速公路收费主要技术形态。自由流收费:以ETC发行体系及门架系统为基础,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融合发展,使ETC识别准确率更高、交易速度更快、进一步焕发出ETC技术新的生命力。
现在国土资源,土地资源非常短缺,匝道占地面积不小,真正实现自由流以后,是不是可以简化收费站布设,减少土地占用,当然只是一个设想,需要高可靠的自由流收费进行保障。
服务区升级。最后,随着产业聚集和城镇化发展,消费持续升级,客货运需求不断增长,服务区商业发展迎来新机遇,面临开放融合的新趋势。尤其城市周边的服务区,利用率较低,城外的车辆较少停留,城内车辆由于上下不方便,出入还得缴费,更没人去,ETC的全面覆盖给服务区发展区域商业综合体提供了条件和环境,通过智慧ETC可以提供加油、缴费、维修、住宿、餐饮以及休闲、分拨物流等服务。
来源 | 第23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ITS11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