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中国信通院马飞等:引领赋能产业数字化,行业云平台成为重要着力点

来源:中国信通院CAICT
2024/6/28 9:07:257441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云计算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技术基座,加快推动云计算行业应用创新发展,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举措。云计算持续向交通、能源、制造等传统行业渗透,具有行业属性的云平台受到关注。
 
  从行业云平台发展背景来看,企业云计算转型战略理念正从建设管理向经营管理过渡,私有云、公有云、专有云或混合云等部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龙头企业IT基础设施经营管理需求,大型集团化企业开始探索以分布式云平台的形式落地行业云建设,加速推动产业数字化。尤其是央国企,以行业云平台为抓手强化产业链链长的能力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具有行业属性的云需求凸显,龙头企业奋力发挥带动作用
 
  具有行业属性的云平台受到关注,带动行业企业数字化进程。随着各个行业数字化需求不断演进,牵引云计算面向垂直行业特定需求,向服务行业内各类组织的方向演进,云计算深入各行各业衍生出具备不同行业属性的云平台。这些平台能够基于对行业企业共性需求的理解,通过自身的生态、共享、协同发展能力,快速覆盖整个行业用户,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内企业大批量上云用云。例如,在金融领域,金融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在线银行、保险科技等领域;在制造领域,制造云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等目标;在能源领域,能源云应用于矿山开采、危化品管理、绿色能源等领域。
 
  行业龙头发挥领头羊作用,联合云伙伴建云赋能集团和行业。在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凸显。随着政策层面持续大力扶持,大型央国企数字化转型加速,在此过程中,各领域龙头企业积极发挥“排头兵、领头羊”作用,积极带动和协同领域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政策方面,政府鼓励中央企业探索以行业云平台形式推进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2023年4月,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开展行业领域公有云项目遴选工作,遴选出了第一批40个优秀行业云项目。旨在充分发挥中央企业行业龙头引领作用,打造一批自主可控专属公有云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质增效。产业生态方面,行业龙头企业沉淀自身数字化经验,联合云伙伴把先进的业务创新能力、数字融合经验沉淀在自身云平台,以行业公有云的业务模式向行业内中小型企业赋能,助力加快全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企业发展方面,集团型企业采取建设集团一朵云的模式,实现全集团资源的统管可控,为集团创新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引领企业增长第二曲线增添强劲动力,赋能“产业+数字”的集团生产运营新目标。
 
  二、行业云平台概念重新定义,解决垂直细分领域特定需求
 
  从近年行业领域云平台建设情况来看,行业云平台由概念期进入快速发展期。Gartner认为,行业云平台是通过组合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支持行业应用场景的行业模块化能力。到2027年,超过70%的企业将使用行业云平台来加速他们的业务项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认为,行业云平台通常由集团型企业统一建设,聚集行业龙头领先的实践经验和解决方案,为集团内子单位及行业内大、中、小各类规模企业提供市场化的IaaS、PaaS、SaaS等云上产品和服务,解决垂直行业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行业云平台的出现为企业传统上云方式提供了新思路,与传统的云服务侧重于计算相比,行业云平台更侧重于满足行业的数字化能力、数据的价值创造和云数融合。
 
  大型金融集团输出自身云上数字化经验打造金融行业专属云平台,快速赋能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细分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形成一批使用金融行业云技术的客户群体,构成云生态,促进金融服务数字化发展。由医保、税务、社保等主管部门牵头建设的省级政务行业云,快速推动区域范围内的医院、税务、社保等政务单位使用云上先进的数字化应用,提升服务社会的效率和水平。交通物流、化工、电力、汽车等传统行业期望能通过云平台的行业应用能力获得高效的上云用云方案,从而推动产业内上下游的数字化。
 
  三、行业云平台沿四阶段演进,以集团云和行业公有云为主
 
  随着企业逐步走向深度用云,行业云平台演进趋势呈现四个阶段,分别为特定私有云、集团云、行业领域公有云、行业生态圈。当前大型企业建云以第二阶段面向内部运营的集团云和第三阶段对外赋能的行业公有云为主。第一阶段,定私有云指早期上云阶段,企业为服务集团内某个领域、某个地区或某个分公司的私有云,产品规模小且单一。第二阶段,集团云指大型企业面向集团内统一建设的一朵云,服务于集团内多个二三级单位和子公司,云平台产品规模化体系化,以多租户的形式向云上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市场化机制尚不成熟。第三阶段,行业领域公有云指面向行业内企业提供的行业专属云服务,服务于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结合了私有云管理模式以及公有云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和行业业务属性。一般由行业主管单位、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云伙伴协同建设。第四阶段,行业生态圈是行业云平台的未来发展蓝图,汇聚行业内数字化生态伙伴,联合第三方厂商,便捷、高效地解决垂直细分领域中小型企业数字化难题,打造数字化生态圈。
 
  四、行业云平台呈现三化特征,建设理念由运营向经营转变
 
  行业云平台由运营管理过渡至经营管理,呈现服务化、市场化、属性化特征。第一是服务化特征,行业云平台的运营主体一般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部门以及云服务伙伴,信息化部门由技术提供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为用户提供运营服务,呈现服务化特征,运营方服务本质上是一种为用户提供上云咨询、上云迁移、云上精细化运营的MSP服务。第二是市场化特征,行业云平台综合私有云管理机制与公有云市场机制,相比传统的私有云平台,呈现市场化特征,平台工具应具备统一管理、租户运营、计量计费等市场化运营功能,平台运营人员应提升经营意识和品牌营销意识,构建全新的人才模型。第三是属性化特征,行业云平台在通用云计算产品和服务要求上,应满足行业业务特征和行业监管要求,金融行业云为满足监管合规要求,通常支持两地三中心的灾备能力和同城双活,交通行业云为支持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通常具备云边端协同能力。
 
  五、行业云平台发展展望及建议
 
  尽管行业云平台模式已经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展现巨大潜力,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在诸多方面存在发展空间。
 
  建设路径方面,紧跟需求充分挖掘符合行业特点的云平台能力建设。主流行业龙头企业行业云平台布局将更加深入。央企国企、行业龙头等大型集团化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引领带动,聚焦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前末端,协同合作伙伴生态。产业各方需持续探索如何更好地衔接行业特性与云计算技术架构,构建灵活稳定又兼具业务属性的云平台。
 
  经营管理方面,加强经营管理创新树立行业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和入口。行业云平台建设方可借鉴成功案例,结合行业特点,建立健全符合行业云平台的服务模式和运营体系,实现行业云市场化经营。从识别需求、迁移上云、深度用云等方面进一步帮促行业企业上云,为领域内大、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提供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人才技术方面,探索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融入到行业云平台能力建设场景中,培养或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一方面,行业云平台可在云计算核心基础设施能力底座之上,构建人工智能云服务、大模型云服务等智能化开放能力,并结合具体行业业务属性与应用场景落地。另一方面,行业云平台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底层技术的迭代更新,更离不开既懂行业知识又精通云计算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补充人才缺口。
 
  标准建设方面,行业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亟需一套完善的标准进行指导与规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积极推动行业云平台能力成熟度(ICPMM)标准体系编制工作,甄选行业云平台建设与运营的标杆案例,携手各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全面衡量行业云平台建设质量与服务能力的标准体系,持续引导行业云平台的规范化建设,推动各行业企业数字化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上一篇:海委举办机关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下一篇: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助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