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解析行业部分上市企业2023 年报与 2024一季度报

来源:中国安防协会
2024/6/28 8:51:349300
  【智慧城市网 市场分析】过去的一年,我国安防行业发展尽管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以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但行业整体上依然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平稳增长。产品技术创新持续开花结果,新兴市场、民用市场蓬勃发展,海外市场持续保持增长,行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力不断涌现。
 
  上市企业作为安防行业中产值高、产品技术先进、市场拓展较广的一部分,是行业发展风向标,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更强,凭借着强有力的市场拓展力与源源不断的创新投入深刻影响着行业的走向和趋势。
 
  笔者通过对部分安防上市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及 2024 年一季度报告的梳理,从整体业绩表现、不同类型企业业绩状况、重点市场发展、未来关注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以期捕捉行业市场热点动态,透视行业发展趋势,以飨读者。
 
  一、整体业绩走强 行业表现持续向好
 
  目前,我国安防行业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涉及上游元器件、芯片研发,中游产品设计制造, 下游系统集成与运维服务等几部分。根据产业体系上中下游不同的企业类型,笔者选取了沪深两市、北交所 92 家主营业务涉及安防领域以及部分业务涉及安防领域的上市企业进行业绩统计分析。
 
  (一)2023 年业绩表现强于上一年度
 
  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安防行业近六成上市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好转,超六成的企业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为正,同时扭亏为盈、亏损收窄的企业越来越多, 整体业绩表现向好,强于 2022 年。
 
  据纳入统计的 92 家上市企业 2023 年年度报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 2022 年平均增长 4.21%。其中有 55 家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为 59.78%,比 2022 年提高了 20 多个百分点,行业表现出持续增长态势。
 
  另外,92 家上市企业中归母净利润平均值为 2.6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正数的共 59 家,占比为 64.13%,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 2022 年实现正向增长的有 50 家,占比为 54.35%,比 2022 年提高了近 21 个百分点。
 
  2023 年统计的 92 家上市企业中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的企业数量有 39 家,占比为 42.39%,比 2022 年提高了 23 个百分点(见图 1)。
 
图片
图1
 
  (二)行业活力在加速回升
 
  在疫情转段、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以及数字经济不断深入的背景下,2023 年安防行业活力分季度呈现明显回升态势,同期叠加安防行业营收具有的季节性特征及其他因素影响,2023 年行业头部几家企业分季度的净利润数据格外亮眼。
 
  特别是海康威视,2023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超 20%,半年度净利润下滑减少至 7.31%;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 35.13 亿元,同比增长14%,整体净利润恢复正向增长;四季度更是单季净赚 52.56 亿元;大华股份则是受益于出售零跑汽车实现增利 41 亿元。
 
  另外,据 2024 年一季度部分上市企业报告来看,也证实了行业活力在提升。海康威视 2024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78.18 亿元,同比增长 9.98%,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实现净利润 17.60 亿元, 同比增长 13.27%,作为行业淡季的一季度能实现营收接近、利润突破 10% 实属不易(见图 2)。
 
图片
图2
 
  《中国安防》景气指数调查进一步证实了 2023 年行业发展整体呈现持续复苏回暖态势,其中一、二季度各项主要景气指数回升明显,三季度整体上延续了恢复增长态势,四季度与三季度情况相比,虽然在内销市场、企业盈利、外贸出口、科技创新等主要景气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但安防企业家对未来发展仍持有较大信心。
 
  二、制造企业总体态势趋好 集成及运营服务喜忧参半
 
  安防上市企业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安防产品制造、安防工程系统集成与服务以及运营服务。另外,随着近些年安防软件技术、AI 算法快速发展,行业中也出现了一些以软件算法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
 
  由于企业主营业务的差异,不同业务属性的企业无法在同一维度上进行比较。通过以企业类型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尽量详细展示行业发展态势。
 
  (一)60 家制造龙头企业情况
 
  在此次统计的 92 家上市企业中,安防产品制造企业共有 60 家,主要涉及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安检设备以及实体防护等几类产品。其中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前后端设备、传输设备、显控设备等, 出入口控制系统包括楼宇对讲、一卡通、智能卡以及ETC 等产品设备,实体防护主要为门锁设备等。
 
  60 家企业 2023 年营业收入情况:同比实现平均 2.51% 增长,其中实现增长的为 39 家,占比为 65%,略高于此次统计的 92 家企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情况,比 2022 年提高了近 38 个百分点(见表 1)。
 
图片
  归母净利润,受益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高净值,60 家制造企业平均值为 4.85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正的有 40 家,占比为 66.67%;其中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有 29 家,占比为 48.33%,低于 92 家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情况,但强于2022 年的 35%。
 
  2023 年 60 家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的企业有 24 家,占比为四成,略低于 92 家上市企业整体统计数据。
 
  从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的企业中可以发现,安防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均在其列。其中视频监控领域占主导,包括海大宇(2022 年统计中三家均不在其列),出入口控制企业捷顺科技、视讯企业魅视科技、显示设备企业洲明科技以及芯片企业思特威、镜头企业联合光电、安检企业同方威视以及实体防护企业王力安防。
 
  业绩比较突出的有大华股份,其因处置参股公司零跑科技 7.88% 的股权收益约为 45 亿元,实现 2023 年归母净利润 73.62 亿元,同比增长 216.73%;捷顺科技因传统业务稳定增长与创新业务快速增长,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12 亿元,同比增长 518.79%;还有主营安全门与智能门锁的王力安防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38.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27.28%。
 
  (二)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企业表现
 
  系统集成与工程领域的上市企业涉及主营业务主要包括雪亮工程、智能交通(包括公路、轨道交通、铁路)、智慧城市、建筑智能化等系统工程建设与服务。当前经济环境整体下行,政府支付能力变弱, 政府主导的一些监控工程大项目大幅度减少,对系统集成与工程领域上市企业影响较大(见表2)。
 
  此次统计的 2023 年系统集成与工程领域上市企业共 17 家,主要包括监控工程、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其中 2023 年有 9 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占比为 52.94%,比统计的 92 家企业整体水平及安防制造企业表现略差;归母净利润为正的有11 家,占比为 64.71%;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双增长的企业有 8 家,占比为47.06%。以上多项占比数据与 2022 年相比,整体提升 20-30 个百分点。
 
  虽然受政府投入减少等因素影响,但 2023 年系统集成与工程领域也不乏亮点。其中应急指挥老工业部多家企业实现了利润大幅增长,包括辰安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倍,华平股份 2023 年营业收入为 5.31 亿元,同比增长 28.75%;归母净利润为 1090.07 万元,同比增长 110.3%。另外智慧交通多家企业也表现不俗,佳都科技 2023 年实现营收62.28亿元, 同比增长 16.7%, 归母净利润为 3.95 亿元,同比增长 250.78%(见表 2)。
 
  安防运营服务核心业务主要包括监控维保服务、报警运营服务、产品系统集成服务等。此次纳入统计的运营服务企业共有 6 家,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其中只有 2 家营收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均为正值即都实现了盈利,其中萤石网络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利润 6.52 亿元,毛利率高达 76.09%,中安科安保运营服务实现 126.78% 的同比归母净利润增长(见表3)。
 
  (三)上游元器件、芯片及镜头企业情况
 
  近两年随着安防业务快速扩张,上游零部件企业不断壮大,以图像传感器、芯片、镜头等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成为安防行业的另一道风景线,但经历了 2020-2022“缺芯潮”期间该领域上市企业强劲业绩表现后,2023 年上述企业业绩表现不理想。
 
  此次统计的 8 家上市企业中,只有国产安防CIS 龙头思特威实现营收 15.08% 与归母净利润 117.18% 的同比增长,其他7 家或增收不增利或双双同比下降。
 
  光学镜头企业也类似,统计的 6 家上市企业中有 5 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凤凰光学、福光股份 2023 年为亏损状态,并且同比归母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只有联合光电实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见表 4)。
 
图片
  三、行业融合再度深化 向更广、更深的市场领域迈进
 
  安防发端于政策需求,即以安全防范为目的应用,涉及公安、交通、金融、园区等诸多领域。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面向政策端的需求正趋于平稳,面向行业端及消费端的业务需求风头正劲,海外市场表现不俗,并且随着更多新技术的融入,创新业务被越来越多的关注。2023 年行业市场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国内 ToB 与ToC 市场活跃
 
  众所周知,安防行业面向政府端的市场多为政策效应的结果,受政府投入影响较大。2023 年在政府投资总体下行的背景下,这一领域市场波动较大。海康威视 2023 年公共服务事业群 PBG 业务实现营收 153.54 亿元,同比下降 4.84%,大华股份政府端业务实现营收 43.33 亿元,同比净增长仅为 0.18%。
 
  此消彼长,随着企业对数字技术的认知逐步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业务价值被更广泛认可,企业数字化赋能业务持续扩容加速。另外,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生活水平的改善,面向消费端的民用安防加速成长。
 
  1.ToB 数字化市场扩容
 
  在一些传统安防市场受限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着手向行业应用市场比如能源、旅游以及制造行业寻求落地。
 
  大华股份在 2023 年年报中披露,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华股份重点落地的场景。以视频加非视频的物联技术, 再结合人工智能应用,解决一些传统人力密集型行业和传统产业竞争力不足面临的难题。特别是面对一些中小型企业, 通过简单便捷的产品和服务的下沉,满足碎片化的中小企业市场对数字化发展的基本需求。
 
  大华股份 2023 年企业业务整体韧性强,全年实现营收90.87 亿元,同比增长 9.92%;海康威视企事业事业群 EBG 实现营收 178.45 亿元,同比增长8.12%,特别是在工商企业、能源冶金、教育教学等行业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中小企业事业群 SMBG 实现营收 126.79 亿元,同比增长 1.46%。
 
图片
图3
 
图片
图4
 
  2.ToC 市场表现抢眼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消费者对家用安防摄像头、智能门锁、儿童看护等一系列消费类智能家居产品需求日渐上涨。2023 年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民用安防市场表现抢眼。
 
  萤石网络实现营业收入 48.4 亿元,同比增长 12.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629 亿元,同比增长 68.8%。其中占据营收三分之二的智能家居摄像机增长平稳,智能入户、其他智能家居产品增长迅猛。
 
  王力安防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30 亿元,同比增长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 亿元,同比增长 227%;其中智能门锁营业收入 2 亿元,同比增长 30%,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电商收入 0.63 亿元, 同比增长 19%。
 
  (二)国际市场增长强劲
 
  国内安防企业长期面临着地缘政治的冲击,近期大华股份出售了美国全资子公司全部股分,撤出美国市场。即便如此,国内安防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努力依然不减,成效也受人瞩目。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带动下的东南亚、中亚、拉美及中东市场,逐渐成为国内厂商在海外竞争的新战场,并且以电商为重点渠道,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安防产品颇受海外用户欢迎。
 
  去年海康威视海外主业收入 239.77 亿元,同比增长 8.83%;大华股份海外业务方面 2023 年逐季回暖,实现营收 153.27 亿元,占营收比接近一半;萤石网络 2023 年境外收入为 15.13 亿元,同比增速 24.79%。
 
  同样作为视频监控领域企业,同为股份完全避开国内激烈竞争,全力开拓国际市场,2023 年公司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2.52%,营收占比提升至 96.32%。特别是 2024 年一季度同为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2.69 亿元,同比增长 32.62%,实现归母净利润 4322.35 万元,同比增长近 4 倍,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
 
  2023 年锐明科技海外收入实现 8.83 亿元,占比接近 60%,同比增长 27.04%。2024 年第一季度更是接近 70%,海外业务已然成为公司的基石业务。
 
  另外,显示终端企业艾比森海外营业收入在2022 年已经取得约 76% 的高增长基础上,2023 年再度增长约 46%,达到 26 亿元。年报显示,公司已经在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约 6000 家的渠道合作网络。
 
  四、边界不断扩维 创新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展企业原有业务的边界已经成为安防企业出圈的增量业务板块。目前来看,该部分业务主要依托主营业务板块的核心产品技术,进行横向的应用延伸或者向运营服务拓展。
 
  在视觉技术应用方面,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最具代表性。海康威视依托视频技术当前已经孵化出的 8 大创新业务平台,覆盖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等多个领域,2018-2023 年创新业务收入从 26.97 亿元增长至 185.53 亿元,收入占比从 5.41% 上升至 20.77%,2023 年公司创新业务整体收入185.53 亿元,同比增长 23.11%,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 20.77%,成为公司新业绩增长引擎。
 
  大华股份 2023 年创新业务占比 15.23%,同比增长 19.2%。创新业务主要包括机器视觉及移动机器人、智慧生活、热成像、汽车电子等相应业务。
 
  另外,宇瞳光学在 2023 年年报中披露,公司依托安防光学镜头产品积极推进向多领域光学产品发展战略,响应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热潮,公司大力发展车载光学产品,车载镜头、车载光学部件业务快速增长,2023 年车载类收入 2.20 亿元,同比增长 192.92%。
 
  2023 年捷顺科技依托传统智能硬件业务,快速推进停车场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停车时长等在内的创新业务,全年创新业务整体实现营业收入 5.65 亿元,同比增长 64%,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五、前景逐渐明朗 更多机会点值得关注
 
  上市企业年报不仅反映了过去一年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为接下来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背景下,我国安防行业迎来了数字化转型、产业链提升、关键技术赶超的重大机遇期,特别是 2024 年随着国家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行业发展众多有利因素开始显现,包括低空经济、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等等,将为安防行业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
 
  叠加当前生成式 AI、大模型技术逐步融入行业众多细分场景,接下来安防行业发展有多个机会点值得把握。
 
  (一)依托大模型技术推动业务革新
 
  当下,大模型技术正加速融入行业市场,以端侧、边缘侧带来的商业化落地将为行业带来全新的突破口。目前多家上市企业已经开始着手推进大模型与行业应用的深度结合。
 
  千方科技(宇视科技母公司) 在年报中提出AIGC大模型等技术为更多的长尾场景提供了解决路径、拓展了更多新型用户,不断拓宽智能物联行业的边界,推出更多高价值场景化解决方案。
 
  正如,宇视科技总裁张鹏国提出“大模型技术一个大的机会点就是大量在网产品的更新迭代。即所有装备,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
 
  沿着这个思路,以往一些长尾场景或者难以落地的“碎片化”场景,可能会有新的需求迸发。同时一些新的应用场景也有可能涌现,以宇视在文教体行业落地方案为例,大模型 AI 产品有比较好的“着陆点”与市场应用空间。
 
  另外,以商汤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以往更多关注计算机视觉技术为主导的研发和商业化,目前借助生成式 AI 正在经历 AI2.0 转折点,转向新的业务领域将成为这类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抓手。2023 年商汤生成式AI 收入为 11.8 亿,同比上升 200%,占总收入比例提升到 35%,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
 
  (二)行业及企业数智化转型值得挖掘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进一步深入,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降本需求越发突出,数字化是实现需求的主要方式。安防企业凭借在视觉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大数据方面积累的技术实力, 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赋能者。
 
  海康威视在年报中提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海康将其作为自身 AIoT 战略的另外一个业务方向,将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提供巨大的成长空间。自身也正在成为 OT(Operational Technology)厂商,并将基于更加丰富的感知技术,为能源冶金、快递物流、商贸零售、建材化工、生态环保更多领域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众多场景下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当前,AI 正在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逐步渗透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云从科技面向智慧金融、智慧出行、智慧商业、泛 AI 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赋能,培育出针对不同行业特有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2023 年云从科技泛AI 领域营收增速迅猛, 包括智慧出行营收 0.93 亿元,同比增长 564.92%;智慧商业营收 0.59 亿元,同比增长 524.75%。
 
  伴随着人工智能 + 兴起,2024 年行业及企业数智化应用值得期待。
 
  (三)民用安防期待市场放量
 
  在 2024 年举办的各类科技型展览会上,面向社区、家庭的各种应用场景的摄像机、智能门锁以及报警装置随处可见。智能家居一改以往不温不火的态势正站在新的风口之上,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
 
  行业内以萤石网络、大华股份乐橙、狄耐克、王力安防为代表的面向终端消费者上市企业 2023 年业绩表现亮眼,特别是萤石网络针对智能入户、智能家居产品以及物联网云平台增长迅猛。
 
  特别是随着电商销售模式普及,民用安防增长的趋势在加速。根据洛图科技(RUNTO)《中国监控摄像头线上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2024 年 4 月,中国监控摄像头线上市场销量为 192 万台,同比增长 23.9%。
 
  新型网络通讯技术不断被利用,语音及视觉大模型技术融入,民用安防产品功能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拓展丰富智能家居应用场景,可以肯定接下来民用安防市场将进一步放量。
 

上一篇:总金额超四千万 智慧城市项目招标中

下一篇:10家企业营收4升6降,环境监测行业的新机遇在哪里?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