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机器人工程”成香饽饽!今年25所学校增设该专业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2024/6/26 15:55:2820997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6月23日起,2024年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截至目前,已有26个省份公布分数线。接下来,如果挑选心仪的专业和院校成为高考生们的头等大事儿。
 
  近年来,“机器人工程”专业成为热门的新工科专业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期间,共有281所大学新增设置“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对于国家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制造网根据教育部2024年2月4日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梳理发现,今年有25所学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分别为
 
  北京邮电大学
  天津大学
  江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长春科技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泰山科技学院
  齐鲁师范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伊犁师范大学
 
  *以上排序不分先后
 
  其中,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大学、江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多个学校公布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学重点。
 
  北京邮电大学
 
  据悉,北京邮电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将与其他专业一起以“自动化类(智能机器人)”大类招生。“机器人工程”专业面向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需要,该专业将依托学校在信息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注重深化“新工科”背景下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实施基础与应用并重的培养模式,打造由机器人本体设计、传感与控制、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等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培养“科学与工程相结合”的高素质学科交叉型人才。完成学业后,学生将具备未来智能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创新应用等能力。
 
  天津大学
 
  从天津大学公开信息中了解到,机器人工程专业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将使学生深入学习自主机器人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硬件开发、运动控制、智能感知、导航规划、深度与强化学习及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在机器人工程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和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江南大学
 
  从江南大学了解到,机器人工程专业是江南大学面向新产业革命和新经济发展设立的“新工科”专业,整合了江南大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优势资源。该专业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中涉及的机器人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台应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解决机器人设计、集成应用、智能感知与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将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点等相关学科平台,立足于自动化专业,秉承“工学并举”办学特色,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致力于服务京津冀产业经济,以培养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中从事机器人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
 
  广东海洋大学
 
  “机器人工程”专业隶属于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据了解,该专业以满足广东省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和南海海洋经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协同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意识,系统掌握机器人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能在机器人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机器人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开发与应用、生产组织与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机器人工程”是支撑我国机器人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机器人科技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专业技术和复合型高端人才”;要“推进新工科建设,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
 
  《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请下载附件↓

上一篇:青岛市国资委发布市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下一篇:河南省市级消防救援局统一挂牌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