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能摄像机如何通过软件定义,去实现大规模落地?

来源:安防行业网
2024/6/25 8:38:1112479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人工智能浪潮愈涌愈烈,让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加快了对新一代智能摄像机的研发和制造。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市场上出现的智能摄像机种类日益丰富、产品功能不断提升。
 
  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产品类型来看,一类贯彻了边缘计算理念,是单纯以解放后端为己任的智能摄像机,能够实现本地化AI处理工作;另一类就是“软件定义”摄像机,可与多个智能应用平台对接,能更好地实现功能更新和升级。而通过软件定义的摄像机,无疑能够实现更为丰富和多样的功能。
 
  软件定义技术堆栈的最底部是操作系统,再往上是虚拟化层,然后是容器化技术,再往上是容器编排工具,这些技术已经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铺平了道路。
 
  现在,软件定义技术已经进入到智能摄像机领域,因为硬件性能足够强大,所以可以实现持续的软件更新和功能升级。
 
  三个因素促使摄像机发生巨大变化
 
  许多计算机视觉和摄像机产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是由3个关键趋势来支撑的:
 
  01边缘更智能
 
  过去摄像机还只是做本地录像,或者将录像传输到服务器,而智能分析一般是放在服务器或云端,而现在智能分析的工作正在由智能摄像机转移到边缘侧,许多智能应用包括物体检测、人脸识别,越来越多在智能摄像机本身运行。
 
  02设备更安全
 
  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或者涉及到公共安全敏感信息,有些信息内容还涉及到个人隐私,所以必须确保摄像机的部署既安全又有韧性。
 
  03开发云原生
 
  将来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在云端开发软件,然后部署到边缘的智能摄像机上。智能摄像机可以持续根据需求变化,部署新的应用程序和服务,从而延长摄像机的生命周期。
 
  软件定义摄像机 为万物互联提供基础参数支撑
 
  拿智慧安防来说,通过软件定义的摄像机,可以实现对进出小区人员的人员、车辆等进行实时监测,对人脸、车牌号等实时抓拍,与小区系统中的图像、数据等信息进行比照之后,小区安保人员就能更加精准、全面的了解小区的人流、车流状况,在人员来往密集的场所加大巡视力度,确保小区住户安全。
 
  近年来,视频监控设备市场持续增长。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交通、电力、金融等行会对摄像机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激增。
 
  人工智能时代,摄像机的新生命将由软件重新定义,那就是SDC(Software-defined Camera)。智能时代,摄像机将从“看得见”迈入到“看得深”、“看得懂”、“能预见”的多维智能感知世界。而作为这种转变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们在使用智能摄像机时,不仅能够发现其便捷和灵活之处,也将通过它记录一个更加精彩和丰富的世界。
 
  有专家指出,软件定义的技术本质是把原先一体化的硬件设施打破,将基础硬件虚拟化并提供标准化的基本功能,然后通过管控软件,控制其基本功能,进而提供更灵活、开放、智能的管控服务。而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加速实现的大背景下,“软件定义”的产品,如摄像机、投影设备等,都将在系统集成、平台融合、应用创新等方面具有更多的适用性和可塑性。
 
  而随着人、物、机融合程度的不断深化,软件定义所面临的挑战将变得更加突出。系统质量、系统安全、更轻量的虚拟化、体系结构设计决策等,也成为软件定义得以推动产品升级和行业转型的重要因子。为了更好地满足行业用户的实际需求,前端软件开发人员与技术研发者除了力争实现技术攻关外,在技术融合度、平台系统性等方面也需多多尝试。
 
  可以预见的是,向上层应用开发者提供开发智能应用所需要的摄像、录音、视频等基本硬件及软件资源,搭建系统化、自动化的数据资源整合及共享平台,以及结合实际需求创新产品应用模型和场景,正成为万物互联大时代“软件定义”给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变革和趋势。
 
  不过,归结到底,智能产品的诞生和出现,其初衷都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也许再过几年,智能摄像机、智能投影仪等设备的设计理念与功能构造与现在相比将大有不同。而“市场需求”这枚指南针的指引,将让智能产品“乘风破浪”,抵达世界各地的用户手中。

上一篇:数据资源会计处理流程研究报告

下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