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防汛进行时!科技筑牢防汛抗洪“安全堤”

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2024/6/20 9:25:1429390
  【智慧城市网 时事聚焦】近日,中国南方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气象部门预测,部分地区可能发生超警洪水,给当地居民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各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科技力量也在防洪抗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平台,包含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监控,视频监控用于实时了解现场情况,传感器监控主要用于测量水位和雨量;一旦发现画面异常或是监测水位超过警戒线,后台监管人员立即向前线下达指令。通过“智慧平台”防汛预警报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闸站周边防汛设施进行加固,加大排水量,并紧急转移危险区域的住户,保障了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智慧大喇叭”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环境,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面向大规模智能广播终端提供实时可靠的音频信息发布、语音对讲寻呼和紧急事件广播功能,可实现“一点广播,全域收听”,实现广播信息快速准确传达。
 
  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应用为核心,通过雨量计、水位计、摄像头等监测设备,对河道水位以及地道桥、低洼路段等积水水位进行实时监测,为城市治理机构提供道路积水、井盖异常、降雨量的实时信息,为市政排水管理部门提供资源调度智慧支持。通过城市内涝可视化平台建设,全面支撑内涝点的第一时间预警。响应、处置的全过程智能可视化管理和应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应急体系。汛前智能推演,提前布控物资,有效规避城市内涝风险。汛中根据实时采集的监测数据信息进行灵活应急指挥。汛后进行灾情复盘、信息总结上报及运维管理设备状态,保障汛期正常使用。
 
  在水利部统一指挥下,广东省省水利厅强化“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利用广东智慧水利一期工程(以下简称“智慧水利工程”),通过数字孪生与空天遥感技术实战,支撑水工程智能调度与灾情监测,强化智慧水利科技赋能防汛决策,有力防御了北江特大洪水在广东省智慧水利模型平台上,各地降雨、江河水位等实时数据在电子屏幕上滚动呈现,流域整体的雨情、水情一览无遗。该平台接入气象降雨数据,逐小时开展预见期为72小时的洪水滚动预报,深度应用“数字孪生”技术赋能调度决策。
 
  近期,福建省南平市遭遇入汛以来最强一次暴雨过程,面对来势凶猛的汛情,市应急管理局筑起一道坚实的“应急”防线。为进一步提高防汛应急能力和紧急情况的处置能力,南平市建立了防汛防台风应急指挥工作机制,分五个工作组有序高效开展防汛工作。防汛值班组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水情、雨情、风情等情况及各级防指有关信息,牵头滚动会商研判,对强降雨区域点对点预警指导;文秘宣传组负责防汛工作相关文字材料,做好防汛应急期间预警信息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后勤保障组做好工作人员后勤保障、各类值班设备的保障以及相关会务工作。确保网络和电力、视频会议系统的正常运行及车辆调度;灾情统计组做好水电路讯等灾情的收集、整理统计及上报;负责灾后重建有关工作;抢险应急组深入各县(市、区)检查指导,做好局主责主业防汛防台风抢险工作。
 
  科技改变生活,也在防汛救灾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为防汛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数字防线。同时,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加强区域协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

上一篇: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6月20日开幕 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

下一篇:2024鄂尔多斯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大会成功举行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