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捷顺科技中心打造新型储能示范标杆,计划推广到全国100个园区

来源:捷顺科技
2024/6/7 9:58:0933387
  【智慧城市网 品牌专栏】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明确提到积极发展新型储能。工商业园区作为用电大户,是新型储能的重要应用场景。如何借助储能实现绿色低碳经营转型,同时实现降本增收,已成为各园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考量。
 
  为此,捷顺科技聚焦新型储能在工商业用户侧的应用场景,并在捷顺科技中心打造新型储能示范标杆
 
  捷顺科技中心储能项目
 
  盈利预计超60万元
 
  2024年初,捷顺科技正式进军储能业务,推出工商业储能方案,并以捷顺科技中心停车场为应用场景,科学规划投建新型储能系统,配备2台自研100kW/215kWh智能液冷储能设备,实现谷电峰用,降低用电成本与需量费用,进一步打造绿色低碳园区。
 
  根据综合测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电费约12万元,预计4年可收回投资成本,10年总收益预计超过110万元,盈利超过60万元
 
  打造新型储能示范标杆
 
  计划推广全国100个园区
 
  捷顺科技中心储能项目,实现从设备研发、系统集成、安全防护、科学投建和平台管理等关键环节一站式落地应用,进一步形成专业化、标准化、可复制推广的工商业园区新型储能建设模式,成为新型储能示范标杆。
 
  为进一步响应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要求,捷顺科技制定了工商业储能应用推广计划,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建设100个工商业园区储能项目,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目前,捷顺科技基于“一场一策、科学投建、批量复制”的模式,在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各类园区,与合作伙伴积极开展落地应用。
 
  那么,工商业园区应该如何进行储能投建呢?捷顺科技总结了一套储能科学投建六步法,并结合捷顺科技中心项目进行分析,帮助各类园区科学测算,高效投建。
 
  储能科学投建六步法
 
  一站式高效投建、保障收益
 
  第一步:
 
  电价峰谷分析,评估配储价值收益
 
  配储要选择实行尖峰平谷电价机制的地区,优先考虑峰谷电价差高的地区,尤其是每天具备两充两放条件的地区,每天可赚取两次峰谷电价差,投资经济价值更大。捷顺科技中心参照深圳市工商业用户峰谷分时电价,储能系统可以每天执行两充两放策略,大大缩短储能项目的投资回报期
 
  第二步:
 
  用电负荷分析,确定储能放电用途
 
  根据项目变压器用途及其高峰用电情况,并结合各用途用电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优先考虑高峰用电量大且全年相对稳定的用途,确定储能放电用途,实现价值最大化。经过综合分析测算,捷顺科技中心车库和充电桩高峰期用电量较大,且全年不同月份波动较小,均适合进行配储放电。
 
  第三步:
 
  确定建设选址,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
 
  场地位于室外,优先选择离变压器距离较近且便于线缆排布的空旷区域,尽量选择远离办公场所和密集人群,且周边不存在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或有腐蚀性物质。实际项目需根据当地消防部门的要求预留安全防护通道和隔离通道。捷顺科技中心选择1楼停车场附近作为配储选址,既符合安全配储的原则,又兼顾了线缆排布的经济便利性。
 
  第四步:
 
  确定充放电策略,储能经济价值最大化
 
  结合负荷高峰制定储能设备运行策略,捷顺科技中心储能系统采用两充两放策略,将储能经济价值最大化,通过捷顺天启储能管理平台预设充放电时间。
 
  第五步:
 
  制定配储方案,明确数量和放电消纳方案
 
  根据捷顺科技中心项目各变压器全年及单日用电情况分析、两充两放策略制定,结合变压器剩余容量,该项目最佳配建数量为2台100kW/215kWh智能液冷储能设备。经过综合分析,最优消纳方案为充电桩配备1台,车库配备1台,能够基本全部消纳完储能放电。
 
  第六步:
 
  投资收益测算,明确回报周期和预期收益
 
  按照储能设备10年运行年限,考虑期间电池衰减和维保费用(前5年免费维保),对捷顺科技中心2台储能设备进行综合测算,前5年每年平均收益约为12万元,项目约4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成本(包含设备和施工费用),第6-10年每年平均收益为10万。项目10年总收益超过110万元,盈利超过60万元
 
  捷顺天启储能管理平台
 
  设备管理无忧,收益一目了然
 
  捷顺自研天启储能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易用、清晰、便捷的储能管理服务,轻松实现设备实时管理、充放电管理、异常告警处理、电价管理、收益分析等一站式全方位管理,同时配备大屏数据看板,让储能管理更省心,收益情况更清晰。
 
  捷顺科技作为行业引领者,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与高效运营模式,不断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新思路、新方案、新成果,助力构建面向未来的低碳绿色智慧城市,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合肥警方“筑安6号”行动启动,清新互联“智慧警灯”装备巡控守护

下一篇: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辰安科技应急指挥和通信保障的应用和实践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