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中国信通院发布《数字乡村发展实践白皮书(2024年)》

来源:中国信通院
2024/6/4 16:46:4926455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数字乡村是立足于我国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总体上,我国近年来数字乡村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复杂性和艰巨性并没有根本改变。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全面脱贫向乡村振兴迈进的开局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大国小农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数字乡村建设统筹不够、基础薄弱、供给不足、区域差异等问题仍然存在,数字乡村建设如何有效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高效实施,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了《数字乡村发展实践白皮书(2024年)》,系统梳理了我国提出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以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在相关领域的实践做法及成效,充分结合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多个省级试点发展经验,总结提炼了基于实践的经验模式和路径,希望为政府、行业、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白皮书核心观点
 
  1. 我国数字乡村发展进入到快速推进阶段。当前,我国数字乡村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研发应用等数字化发展基础持续夯实,基层干部数字治理、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等数字获取能力不断提升,数字乡村发展已由网络建设和覆盖走向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服务应用,以数字乡村试点为重要抓手,以县域为建设主战场,以产业和治理为核心驱动力,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合作共建的数字乡村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 数字乡村重点领域应用实践成效显著。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带动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加快向乡村流动集聚,智慧农业、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服务、数字文化、绿色乡村等领域涌现了一批成功实践和优秀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模式,农民群众在数字化发展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3. 未来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未来2~3年是我国数字乡村发展的攻坚期,既要完成“十四五”期间各项任务目标,又要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应全面提升各类主体乡村数字化发展意识,推进数字乡村全域全链条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要素深度融合应用,不断探索以人为本、更可持续的新型发展模式。

上一篇:促进数字化发展 山东谱写新篇章

下一篇:202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亚太区第一次筹备会议在上海召开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